181.第181章 大玄朝堂(2 / 2)

不多时,身形消瘦,面色苍白至极,虚弱得仿佛风一吹就倒的大玄皇帝,在山呼声中,坐上了宝座。

这些妖怪既然接受朝廷的敕封,接受朝堂的管制与束缚,就证明它们不愿或不能与大玄皇朝起冲突。

哪个世家门阀不会在天下将乱时准备多条后路呢?

但是……

紫竹道人仅仅只是紫竹道人吗?

不,紫竹道人代表的是尸解仙这条道途!

有紫竹道人这个先例在,那些暗地里兼修、转修或者主修朝廷禁止的失传道途的修行者,就多了一个投奔处。

“哲忠。”

随即,李崇云不顾其他官员的诧异、疑虑或者提防,也迤迤然走进了皇宫。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依然没有松开对人族修行的管制,别说主动传播修行法门了,还抽调了很大一部分国力,去打压那些传播修行法门的人与势力。

收到第五封信的时候,王哲忠越发觉得那位天尊有着一整套成熟的纲领与发展方案。

城外的人拼了命得想挤进来,比如他那不成器的女婿。

“哦?”

“是,谢萧公提点。”

李崇云却在这个时候,在皇宫门外,大庭广众之下喊住王哲忠,显然不是有紧要之事,顾不得其他,便是要挖坑埋了王哲忠,甚至整个三槐王氏。

想到这一点,王哲忠理都不带理李崇云的呼喊,像是没听到一般,迤迤然走进了皇宫。

极短时间内,从一开始的九品白敕,到四品青金敕,这个跨越很是惊人。

龚梓臻不清楚,他王哲忠却知道,并没有哪位接受过大玄朝廷敕封的一品紫敕天尊转世重修,也没有哪位未经大玄朝廷敕封但凭一己之力成就的一品紫敕天尊转世重修。

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来得更好?

考虑到“大玄皇朝迟早要完”这个准备退路的前提,王哲忠这一支,实际上是三槐王氏的弃子!

为了家族利益,为了家族延续,王哲忠愿意做弃子。

“机会!”

不多时,在丫鬟的侍候下,王哲忠换好了官袍,出门坐上马车,向皇宫行去。

金銮殿的大门这时缓缓拉开。

慌张无用。

一条退路在朝堂,在京都,也就是王哲忠这一支;

一条退路在并州老家;

萧尚书声音低沉,严肃说道。

两人之间,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只能算是同僚。

李崇云脸上笑意不退,状似坦然说道,“无非一死以报圣人而已。”

很多人看不懂那位天尊敕封出一位土地公的意义究竟有多大,但他王哲忠看得懂。

有了比弃子好上太多的一条退路,为何要做弃子呢?

不能是挑出棋局大龙绞杀的一颗闲子吗?

百官躬着身子,继续往下躬不妥,直起身来更不妥,只能维持这么别扭的姿势。

却也是最适合王哲忠这一支投入那位天尊麾下的时候。

王哲忠心中想道,“还得想个法子,通知女儿,伪装出她们一家已经身死的局面。与便宜女婿的联络也得断掉去,并且抹除痕迹。”

鸣鞭三响。

唔……哪位爱卿与朕分忧?”

因为大朝会的原故,街巷上没有行人。

代价则是不单单是偏远地区的民生与商贸衰落,连京畿周边地区的民生与商贸也在衰落。

朝堂之上自有派系之分。

但……

“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天下之财力,总是一个恒数。

王哲忠拉长了音调,阴阳怪气说道,“李公高义,某佩服之至。”

想到这一点,王哲忠眉头皱了起来。

江山萧氏从世家没落成寒门,三槐萧氏虽然没有落井下石,却也没有伸出援手。

在大玄皇朝国力愈发衰落的这些年,在大玄皇帝愈发“乱来”的这些年,朝廷就是靠着户部萧尚书缝缝补补,方才勉力维持了下来。

“我在,萧公。”

却是根基也在滦州,只不过在蟠龙府的天水李氏旁支,礼部侍郎李崇云在出声。

联姻又如何?

冷眼旁观便是最好的回报。

是风还是雨,是棍或者刀,一会儿就能揭晓。

国力鼎盛时倒没什么影响。

看来朝堂之上很多人,都将他王哲忠与不成器的女婿看作一体,将他与那位在滦州做下好大事的太乙救苦天尊联系在了一起。

最重要的是,王哲忠这一支的根基就在滦州的升龙府。

大玄皇帝挥手,身旁太监正在主持的朝拜礼仪戛然而止。

官员们这么想,没太大影响。

萧尚书摆摆手,说出了一番有些奇怪的话。

向来最擅长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大家族与有识之士们,都已经在暗地里寻找别的出路。

撂下这句话,王哲忠不再搭理凑上来的李崇云,站到户部尚书身后,等待金銮殿大门打开,太监通知上朝的时间到来。

可国力一旦衰微,比如现在……

现在,萧尚书冷不丁提起江山萧氏与三槐王氏的情谊,他人不一定听得懂,王哲忠却是明白得很。

家族之间,哪有论情谊的?

只论利益!

忍住看向站在官员们队伍前头,三槐王氏的这一代领头人,身居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一显贵要职的王圭公的冲动,王哲忠平静站着,等候朝会的开始。

至于雪中送炭一事,自有人执行他的意志。

城里的人,说不定削尖了脑袋想钻出去,比如已经站在深渊旁边的萧尚书。

“大玄皇朝迟早要完!”

屠村、屠乡、屠城之事屡见不鲜。

话音刚落,大玄皇帝就剧烈咳嗽起来。

百官们回话不妥,不回话就更不妥了。

一时间,金銮殿中陷入诡异的氛围之中。(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