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秦渊废后(1 / 1)

自打秦渊登基以来,这个国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好。

贺临身居内阁首辅,对此再清楚不过。

其实贺临一开始当官是被推着走的,毕竟她猝不及防的就穿越到了这个地方。

只是后来,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她看到了这芸芸众生之苦,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

这一路以来,她所追求的并不是扬名千古,只是为了让百姓过的好一些罢了。

如果是为了千古留名,她不会得罪这些官员,得罪那些文人墨客。

毕竟笔掌握在这些文人手上,而撰写史书的人也是文人。

现在她被骂,可能到了后世,她同样会被误解。

而现在,她已经将她能做的大部分事情都做了,只剩一些小的措施。

接下来更重要的,其实是巩固住改革的成果。

这点其实并不是一定要她去做,毕竟只要秦渊这个皇帝能撑住,成果就能巩固。

贺临对权力并无太多的贪恋,哪怕如今已是官居一品。

许多人只看得见拥有权力的美好,因为他们只是为了一己私欲而追求权力。

然而贺临很清楚,这权力之下所背负的是重如泰山般的责任。

想让百姓过的更好,一定只能由她去做吗?

当然不是的,世界这么大,必然有许多能人异士。

而她想做的,只是尽量做好自己能做的事,让这些能人异士被发现,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所以在其位,她自会谋其政。

若不在其位,那也落得个逍遥自在。

只是进了后宫,还能逍遥自在吗?

当然不可能,因为她轻易走不出深宫。

可是转念想想,若一直在这个位置上待着,她又能轻易走出京城吗?

可能也得等到老去,退下了这个位置才行。

现代交通如此发达,许多人一辈子也没走过几个省市,更何况古代呢?

你不得不承认,大部分人一辈子就是在某个地方待着,安然度过。

深宫为何压抑?仅仅是因为规矩多吗?

并不,在封建时期,大多数女人哪怕不在后宫,也会在其他男人的后院,而后院同样有一大堆规矩,同样要与其他女人分享丈夫。

深宫压抑,其实是因为自己的价值仅仅体现于帝王的宠爱,与许多郁郁不得志男人一样,深宫对女人而言像囚笼,也是因为她们在这其中郁郁不得志。

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唯独不是她们自己,她们也没法证明自己。

但不要以为只是深宫中的女人是这样,这一点对于如今全天下绝大部分女人而言几乎都一样。

而她们甚至从出生那刻开始,就被定好了一生的轨迹,几乎没有其他的路可走,要么进后宅,要么进后宫。

即便拼上了所有的努力,没有选择这两条路,也要遭受着整个社会的唾弃。

这种现状想要改变,除了要大量的女性团结起来做出争取,最重要的是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步。

古代女子地位低,是因为在农业经济中,女性所能贡献的力量低于男性。

而到了工业时代,女子能顶半边天,各种工具在各行各业拉平了男女之间力量与体力的差距,女性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比男性低,所以她们才能有底气去争取自己的权利。

究其本源,是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谁掌握社会分工,谁就有资源分配权,然后才有社会的主导地位。

而男人们掌握了社会主导地位之后,再利用了大量的思想文化上的武器,对女性进行灌输,以求巩固这种社会主导地位。

所以说,生在现代是幸运的,那不是最完美的时代,但那一定是千万年以来最好的时代。

而如今,贺临觉得自己比当代大多数女人都要幸运的多。

因为她已经做了很多事情证明了自己,她的自我价值,已经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实现了。

可贺临内心深处依旧想公布女子身份。

因为她很清楚,自己目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在男子身份之下的。

她并没有作为一个女子,在大众眼里实现自我价值。

而且,她并不想以男子的身份过一辈子,那样不过是为这个父权、男权社会添砖加瓦罢了。

以往这种想法被现实因素压制住了,因为她不确定自己公布女子身份之后还能不能活下去,若是活不下去,所谓改革自然无从谈起。

而现在,重大措施的改革她都已经推了下去,或许该以女子身份证明自己了。

当然,她如果公布女子身份,必然有许多男人会气急败坏,觉得她挑战这个男权社会,给天下女子树立了“坏”榜样,恨不得将她碎尸万段。

再深处想,为什么这些男人会恨不得将自己碎尸万段呢?

很简单,为了警告其他女人,你们别想像贺临一样,你们就乖乖走整个社会安排好的路,乖乖成为男权的附庸。

那换个角度想想,如果秦渊真的护住了她,还让她成为皇后的话,贺临觉得事情会朝着一种很有意思的方向发展。

因为那样一来,那些男人们除了气急败坏的跳脚之外,根本杀不了她,不仅无法警告其他女子,还只能看着她这个“坏”榜样成为皇后,成为天下之母,甚至于他们还要跪下来朝拜自己。

多有意思。

如果自己公布女子身份,定然能鼓励到许多女子。

而若是自己在公布女子身份之后还能成为皇后,这难道不是更大的鼓舞吗?

仿佛在说,看,哪怕我做了这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我也不会沦为悲惨下场,甚至成为皇后,你还觉得你的人生没有其他可能吗?

那时候,她的经历,将会成为女子们对抗男权社会洗脑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从这一点出发的话,贺临是希望看到这种场面的。

因此,贺临对上秦渊的视线之后,贺临回握住了他的手:“我也希望你能做到这一切。”

秦渊笑笑,将她揽入怀中。

*****

秦渊废后的想法提出来之后,朝中有过反对,但因为秦渊给出的理由很难反驳,再加上数次新政推行,朝廷官员们经过了几次洗牌,绝大多数人都是偏向秦渊的,因此,这种反对并未太过强烈。

在经过了两三个月的扯皮之后,这件事还是定了下来。

官员们本以为事情将会就此了结,可秦渊接下来的决定却让他们纷纷震惊——秦渊居然并不将卫柔关在深宫之中,又或者赐死卫柔,而是放了她出宫,甚至给她赐了所宅子,就让她在京城生活!

以前从未有过这种先例,官员们纷纷上奏疏反对。

可秦渊却说大庆律例并没有规定废后不能离宫拥有自由身,民间被休之妻尚且能重回娘家,怎么被废的皇后就一定要赐死或者打入冷宫呢?

双方之间又是一顿扯皮,而这个时候,卫柔站了出来,主动表示自己不要宅子,就去城外的寺庙清修以度日。

秦渊有些意外,可卫柔说自己即便得了宅子,也不可能在京城安然度日,还不如到寺庙清修,能省去不少麻烦,还能隔绝外面那些流言蜚语。

见她态度坚决,秦渊答应了下来。

于是乎,整个废后事件从年中持续到建明五年的年初,最终,以放卫柔出宫到寺庙清修为结果,终于结束。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