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新任首辅(1 / 1)

在一体纳粮成功推行之后,贺临打算稍微歇歇,不再搞什么大动作了。

或者说,封建王朝已经到了某个顶峰,限制于生产力跟生产关系,也没法再搞出更大的动作了。

除非生产力跟生产关系得到新的突破,而这必然伴随着科技的发展。

因此,贺临决定之后将重心放在提升科技进步一事之上。

然后通过设立一些类似于科学院的机构,广纳天下人才,鼓励科技创新,一点点转变大众从前所认为的奇技淫巧、不务正业的观念。

当然,这必定是个十分长久的过程,十年起步上不封顶,而现在她能做的,只是先让国内跟上国外的进度。

所以过完年之后,贺临便开始准备对外交流往来一事,而恰好,在从开放海禁到现在已经有好一段日子了。

庆朝跟外面的往来交流便频繁了许多,不时会有外国人进入国内。

贺临亲自接触了好几次西洋来的传道士,每次都会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新奇的玩意,通过这些去判断国外科技发展的程度。

与此同时,贺临还同秦渊谏言,开放同蒙古那边的互市,同时加强边关防卫,以稳定边关关系,集中力量发展国内。

这些谏言,秦渊都采纳了。

在贺临忙着处理朝中各项事务的时候,秦渊也面临着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许多大臣都同他上疏,请求他开宫选妃。

第二件事则是要选出新任的内阁首辅。

第一件事秦渊拒绝了好几次,一直在拖着,而第二件事,秦渊则已经拿定了主意。

建明四年六月,秦渊在某日的朝会上颁布了圣旨,表示要让内阁次辅贺临接替首辅之位。

虽然自杨和谦倒台以来,贺临这个次辅早就成了内阁实际上的话事人。

但依旧有些老臣对此感到不满,他们觉得贺临才三十岁,能做到次辅都算是运气爆棚、祖上积德了,现在居然还提拔到首辅的位置?

那他们这些替朝廷勤勤恳恳做了这么多年事情的老臣算什么?

不过这些反对的声量并不大,毕竟贺临的能力朝廷中的大员们有目共睹,尤其是那些自秦渊登基之后才得到升迁的官员,更是十分支持贺临。

因为考成法是贺临推出的,而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因为考成法才被朝廷看到才能,然后被重用。

所以升贺临为首辅一事,虽然遇到了一些阻力,但并不算特别困难。

于是乎,建明四年六月十五,年仅三十、同进士出身的贺临成为了大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内阁首辅。

贺临成为首辅,是考成法彻底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偏见,不拘出身和资历大胆任用人才的一个体现,也影响到了许多学子。

因为以前朝中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而这里面所谓的进士,是指科举一甲、二甲出身的人。

三甲作为同进士出身,万不可能有这种待遇。

然而贺临却凭借着同进士出身,一路做到了内阁首辅的位置,堪称励志。

这极大的鼓励了那些学子们,让他们看到了即便是三甲,也能有大作为的希望,而不是考到三甲便如丧考妣。

而就在贺临成为内阁首辅之后的一个月,大臣们又一次同秦渊上疏,请求他开宫选妃。

这一次,秦渊搬出了那个震惊朝野的决定——他要废后。

大臣们本来是反对的,可秦渊给出了他们无法反对的理由——卫柔无子。

这便让大臣们哑然无言了。

一般三年无子便能休妻,而卫柔跟秦渊成婚那么多年了,硬是没有诞下一儿半女,大臣们根本无法反驳秦渊。

而另一边,贺临看到秦渊做出这种决定,也意识到秦渊那日许下的承诺有多么认真。

不过贺临对此有些担忧,私下里面见秦渊的时候,她便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皇上此番废后若成,皇后该何去何从呢?”

秦渊笑了笑:“我知道你与她年幼相识,担心她的处境,其实自成婚之后,是我一直没有碰过她,才导致了她无子。

这些年她过的不容易,我心中对她也有愧,不会让她过的太艰难的,我打算在城内找所宅子,将她送出去,以后放她自由身。”

贺临微微瞪大眼睛:“原来皇上一直无子居然是因为这个吗……”

秦渊察觉到不对劲,微微皱眉:“你以为是什么原因?”

贺临尬笑了两声,意图将此事糊弄过去:“微臣以为是皇上醉心国事,没有精力宠幸后宫……”

秦渊才不信她的鬼话,从椅子上站起走到她面前:“你觉得我会信吗?”

“臣……”

“我说了,私下无人时,我只是秦渊,不用敬称。”秦渊打断她。

贺临抬头看了他一眼。

秦渊拉住她的手:“我从不与你说假话,那日同你许下的承诺,我一定会做到。”

“这很难。”

“我知道,我还知道,你有许多抱负,许多理想。”

“可若成为了皇后,这些抱负,这些理想,还能实现吗?”

“能。”

贺临眼神复杂,深深的望着他。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