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交锋抢人(1 / 1)

京市的一户人家也正在看报纸。

秦爱民指着照片中正在讲课的王月荣。

惊讶道:“爸、妈,报纸上这个是二婶儿吧?”

他二叔二婶不是被下放了吗?怎么还给人讲上课了?

而且他二婶看起来一点儿也不瘦弱,比在京市的时候好像还胖了点儿!

下放户的待遇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马梅阻止儿子道:“别瞎说,咱们早就和他们脱离关系了。也不过就是在鸟不拉屎的地方当了个乡村老师罢了,”

再说,当年局势所迫,自家和秦家断亲,主动举报了秦家。当时公公秦淮庸被批斗时候没少吃苦,引发了旧疾,没多久就走了。

婆婆张淑英和二弟秦伟一家很快被狼狈被下放了。

走的时候婆婆可是说过,不再认他们的。

秦宏:“你妈说的对,咱们虽然还姓秦,但早和他们决裂了。”

“你现在是秦爱民不是秦之毅,你妹妹叫秦爱华不是秦之晴。时刻记住了自己的身份,别让人抓了尾巴!”

秦爱华体贴道:“爸,你当初和家里脱离关系,不也是为了保全秦家的地位和血脉么。要是咱们也跟着一起下放,兴许连个根儿都留不下。”

“这都是为了秦家的未来,爷爷在天之灵也会理解的。”

秦宏欣慰地看着自己的闺女:“还是你理解爸爸。”

秦爱华……她当然理解,毕竟他们父女是一样的人。一样的把自己的利益摆在第一位。

马梅:“不过这王月荣竟然当上老师了,他们是不是过得不错?这报纸上可写了,那边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不少余粮。”

这事儿她还是有点嫉妒的。当老师比她当工人可是轻松不少。

秦宏:“瞎惦记啥,眼皮子太浅可不行,现在对咱们来说安稳最重要。咱们一家四口都留在京市比什么不强。”

反正让他去乡下种田,还被人指指点点,他做不到。

马梅撇撇嘴。

留是留下来了,可以前秦宏咋说也是个科长。现在好了,一家子都是普通职工。

收入更是大大比不上以前。

一家人大手大脚惯了,尤其秦爱民的媳妇儿还没工作,俩人还给家里生了一个大孙子也不能受委屈。

家里人的工资根本攒不下来。

还有秦爱华,和秦之雅一样大,做梦都想嫁个好人家。平时可不得穿戴好点儿么。

……

而此时阳迁市。

领导们都聚在会议室。

潘永明几人正在汇报事情的原委。

四人你一句我一句,把于卫民这几年的举措和向阳公社的变化都说的很清楚。

尤其说了这次其他公社si'ge主任一起找来县里,希望能把位置让给于卫民。

“事情就是这样,我们几个是觉得向阳公社主任于卫民的位置该往上提提了。”

市长听的眼前一亮,想了想又沉吟道:“那你们觉得他适合提到什么位置?”

这事儿潘永明几人路上就商量过。

“最好是能负责县里所有公社。您也知道,我们这领导班子一直没有安排副职。给他安排成正职也行啊。”

言下之意,就是希望他进县领导班子。

市长曲着手指头在会议桌上反复敲着,一副思考的样子。

委婉道:“你们几个的品性我还是了解的。如果这人真的是你们说的这样,那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说到这里,语气一转。

“不过,其实市里也挺缺人的,你们也知道,我这边压力不比你们小。”

“与其把他放在县里,不如把他放在市里。平台大一些,这样能发挥的才能更大不是?”

他也早就愁的脑袋上没有几根儿毛了。再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也是好意不是。

继续说服道:“你们县也是属于市里的,要是能调到市里来,还能不管你们县?”

潘永明几人……心凉了半截!

他们火急火燎赶来,不想多耽误一天功夫,就这?

md,千算万算没想到啊,市长还有这流氓行径啊!

当他们没来过行不行?

潘永明反驳道:“市长,这事儿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

阳迁市市长:“咱们市里的情况你们也知道。不但缺少支柱产业,市里的建设更是跟不上。”

“他既然能带着向阳公社的人和津港那边合作。市里的资源更丰富一些,他来了能发挥更大的能量。你们说是不是?”

发现一个人才不容易,机会摆在面前,说啥也不能放弃啊。

潘永明:“他一个公社主任,这样跳级也不合适。最好的就是在县里历练两年,再往市里升。这样才不被人说闲话。”

阳迁市市长:“人才引进是可以破格录用的,这事儿我完全可以安排。”

……

这边争论的厉害。

此时的于卫民在干啥呢?

正在苦哈哈的帮媳妇爆爆米花。

一锅接着一锅,砰、砰、砰!只觉得耳朵不是自己的了。

“媳妇儿,这钱赚的也不容易啊!”他都快被炸聋了。

曹秀说道:“不容易也得赚,等开放了经济,咱才有更多的本钱去干别的。”

他们在大城市居住习惯了,有机会的话还是想回京市。

更何况闺女悠悠的夫家大概率也会回京。还能长期两地分居不成?

儿子小远按照现在的架势也会考大学。最好的学校不也在京市吗?

再一个,随着国有企业下岗潮的到来,于柔对象一家的工作估计也不保险了。到时候还不是得想办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就不如他们提早开始奋斗新生活,寻机会举家搬去京市。

曹秀的想法很简单。自家条件好点,那就是孩子们坚强的后盾。总比差点强吧。

有啥事儿也能伸手帮帮。

现在是1975年,77年国家就恢复高考,后面就放松回城政策。再后面就开放个体经济。

保守估计再有两年多她就可以一展拳脚了。

于卫民……

说的也是,就他现在这个官当的,真心没有什么油水啊。

所以就,扎心啊。

他还是想做他的种子公司,可怎么就越跑越偏了呢?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