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刘备曹操互相针对(2 / 2)

刘备多少有些尴尬,他不像曹操这么直爽洒脱,刘备谦虚的说:“曹公客气了,其实我也没有做多少事情,只不过,刘琦刚刚接任,经验不足,我帮着打理一下罢了。”

曹操大笑道:“玄德真是太谦了,刘琦虽说是荆州牧,但他哪里能和你相比呢,依我看,迟早这荆州牧非你莫属。”

张飞忍不住接了一句,“论能力,论名望,刘琦哪里能和我大哥相比。”

张飞平日里对曹操一向没什么好感,今日见他主动夸了大哥,也不免对曹操印象好了几分。

郭嘉跟在曹操身边,也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刘皇叔,听闻荆襄出了两位当世大才,一位是卧龙,一位是凤雏,得其一,便可安天下,但不知这两位大才,刘皇叔近水楼台,可曾笼络在身边呢?”

不少人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刘备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件事确实是他的一大遗憾。

刘备人在荆州,又近又方便,他又积攒了不错的名声,但偏偏卧龙和凤雏,他一个都没有笼络到身边。

一想到诸葛亮,刘备不由自主的朝皇帝那边看了一眼,至于凤雏,行踪不定,刘备也一直无缘相见。

直到现在,刘备也不知道,究竟凤雏长的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

郭嘉并不是要故意打击刘备,纯粹是好奇,觉得很有趣。

这口气未免有点大了吧?得到其中一个人,就能安定天下。

如果有机会,郭嘉真想见识一下,领教一下。

见到关羽后,曹操便和他聊了起来,尽管关羽不太喜欢曹操,但曹操却并不在意。

“云长,陛下出兵青州,你可是功不可没啊,亲手斩杀了袁谭,又立了一大功。”

关羽不卑不亢的说道:“陛下差遣,我自当尽力而为,服从陛下的命令,这难道不是臣子应有的本分吗?”

曹操点点头,“那是,那是,凭云长的功绩,不管怎么赏赐都不过分啊,伱看,那张郃也做了青州刺史,云长杀了袁绍父子,现在就连汝南太守都让了出去,当真可惜啊。”

论忠心,论功绩,关羽早就超过了刘备,怎么赏赐都不过分。

但因为刘备的关系,刘协就有了顾虑,如果让关羽的职位超过刘备,那关羽和刘备都不会高兴。

曹操这么说,关羽还以为他在挑拨自己和刘备的兄弟情义,便冷冷的回道:“关某为朝廷效力,可不是为了高官厚禄。”

曹操指了指他身上穿的绿袍,“这我自然相信,云长乃是为了忠义二字,我所料不假的话,你身上这件衣服,乃是陛下所赠吧。”

关羽挺起了胸膛,傲然的回道:“不错,正是陛下所赠。”

曹操欣赏的点了点头,“我很欣赏你这一点,只是我忽然有一个疑问,还望云长帮我解惑。”

关羽就这么看着他,等他接着往下说,曹操有意无意的看了刘备一眼,问道:“一边是兄弟,一边是朝廷,倘若日后二者出现分歧,云长,你当站在哪一边呢?到底是忠于兄弟之情义,还是忠于社稷之大义?”

关羽的脸色顿时变了,凤目渐渐眯起,冷冷的看着曹操。

曹操笑了,“云长,我只是随口这么一问,你不必当真。”

刘备就在旁边,他也听到了,刘备的脸顿时沉了下来,忍不住说道:“曹公,你这个玩笑未免开的有些大了吧,什么叫兄弟情义和社稷大义不一致,你分明是话有所指啊。”

郭嘉急忙打了个圆场,“这也不能怪曹公,人生在世,本就免不了有时候要有所取舍,自古就有忠孝难以两全的说法。出现分歧,有所取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刘皇叔何必计较呢?”

刘备给了曹操一个不满的表情,“既然曹公今日有此一问,那我就替我二弟来回答你,我们三兄弟,无论何时何地,对朝廷都忠贞不二,任凭陛下驱使。”

“说的好!”

曹操带头鼓掌,郭嘉荀攸等人也纷纷响应。

郭嘉一边鼓掌,一边眯着眼睛看着刘备,笑的越来越高兴,越来越神秘。

但刘备也抓住机会,反将了曹操一军,“敢问曹公,你身为当朝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是否会以身作则,至死忠于社稷,至死忠于陛下呢?”

“……”曹操看着刘备,笑了,咬着牙笑了。

刘备还真是狡猾啊,不放过一丁点的机会。

这一问,让所有人的目光唰的一下,全都集中到了曹操的身上。

张飞也兴奋的瞪大眼睛,见曹操在犹豫,便打趣道:“曹丞相,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还需要考虑吗?”

刘协也从殿台上好奇的看向这边,陆逊凑了过来,对刘协说道:“陛下,他们两人最好在大殿里赌咒发誓才好呢,都抢着表忠心,无形当中就又给自己上了一层枷锁,陛下正好坐收渔利。”

刘协点了点头,心说:正合我意,都抢着表忠心吧,反正你们忠的也是朕。

被刘备当众质问,曹操越是犹豫,刘备越是嘴角带笑,笑呵呵的看着他。

曹操突然哼了一声,“老夫追随陛下多年,东征西讨,南挡北杀,一直在为朝廷做事,自然不会有二心,你听好了,老夫至死都忠于社稷,忠于陛下。”

曹操真有些急了,当着这么多人,当众表忠心,这和发誓也差不多了。

刘备带头鼓掌,“有曹公如此忠臣,实乃天下之幸,汉室之幸。”

心里,刘备也不由得发出一阵冷笑,但愿你曹操心口如一,说到做到。

“诸位。”

过了一会,刘协走了过来,来到刘备和曹操的近前,刘协一手拉住曹操,一手拉着刘备,笑着对众人说道:“你们两人是朕的左膀右臂,朕希望你们能和睦相处,齐心匡扶社稷。”

当着皇帝的面,两人都笑着点头,异口同声的说道:“谨遵陛下吩咐。”

刘协笑着安慰了一番,然后进入了年会正式的环节,自然免不了要总结一下今年都发生了哪些大的事情。

立功最明显的,自然是曹操,先后平定了冀州和并州。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