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第211章 金陵巨变!魏国公震惊!李东阳(2 / 2)

他就离开金陵两三个月,可这一次这下回来,他发现都好像不认识金陵了一般。

差不多逛到了傍晚,他才终于回到魏国公府。

“春梅,昨日孝陵招工发放了多少永乐宝钞,这个数据,待会儿拿给我。”

“夏荷,昨日兵部领了多少永乐宝钞……”

回到魏国公府,徐俌都发现,多出了许多陌生女人,他的管家之类的都不见了。

倒是有下人认出了他,他没有让人伸张。

反而顺着忙碌的人群,最终在徐云妙这边的院子,发现忙碌的徐云妙正在有条不紊的安排。

“嗯……爹!你回来了?”

终于,忙碌的徐云妙抽空扫了一眼,发现了徐俌。

“云妙,你们……你们在干什么?”

徐俌张了张嘴,问了出来。

“爹……我现在没空和您细说,您先去议事堂等我,差不多一个时辰吧。”

“那谁,冬梅,带我爹去议事堂。”

然而,徐云妙都没有理他,反而还像是对待外人一样,还安排其他人招待他。

徐俌脑门之上出现了一排问号,都有些怀疑,是不是走错门,这还是不是魏国公府了。

……

皇宫,御书房。

“陛下,我实在是不理解,您为何要把这事情越弄越大?”

“这样真的会造成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对百姓是一场灾难,不知又要造成多少百姓的死亡。”

朝会结束,李东阳等到了傍晚,也才得到朱厚照的召见。

时隔几个月了,师徒两人终于有正式单独见面的机会。

为此,朱厚照都直接先安排了其他更加紧急事情,在御书房弄好一桌子菜,款待李东阳。

“老师,你也饿了吧,先吃,先别急一上来就质问朕吧。等朕,先补充一下,填一下肚子再说。”

朱厚照没有回答,而是埋头干饭。

今天他真的是日理万机,把八部的人都见了,都安排了一些重要的事情。

几乎没有停歇的,没办法,安排一些事情,也很累的。

李东阳却没有胃口,不过看着朱厚照不顾形象狼吞虎咽的样子,他也发现——

朱厚照真的是变了,不在特意端着了。

哪怕他先前也教过朱厚照用餐礼仪,但朱厚照来到金陵之后,似乎都把那一切抛之脑后了。

他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反正现在,他看不出朱厚照在想什么了。

“老师你真的不吃点什么吗?”

一番补充后,朱厚照能量得到了补充,一边吃,也一边说。

“陛下,臣没有胃口。”李东阳摇头。

“那朕就不管你了……”

朱厚照也不介意,一边吃一边说:“老师,知道朕为什么现在才单独召见你吗?”

“不知。”

李东阳摇头。

“其实我之前,遇到一些问题,倒是真的想要得到老师的指点,不过,后来我发现,路是自己走的,自己不走,就不知道这条路上的磕磕绊绊,不知道这条路的艰难。”

朱厚照开始闲聊,李东阳听着。

“而老师,你知道吗?在京城,朕甚至不能确定自己走哪条路,不能走自己想要走的路。反而是需要你们指引,你们的确做的很好,为朕规划了一条很好的路,甚至为了怕朕跌倒,还提前提醒朕,那有石头,还会提前帮朕把石头清理掉。”

“你们,对朕真的很好。”

朱厚照擦了擦嘴,真诚的看着李东阳:“父皇选你们当顾命大臣,也确实英明,也确实全都为朕好。”

这是要盖棺定论了吗?

李东阳听出了朱厚照话中其他意思。

这可能也是对刘健、谢迁、以及他最终的评价。

好,确实是好。

但,不是皇帝想要的。

皇帝长大了,想要自己走自己想要的路,不需要别人去搀扶,不需要别人去指导了。

“陛下您,确实已经不需要我们了。”

看着朱厚照如此真诚的样子,李东阳忍不住感慨,有点欣慰,也有些难受,他们的确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思路了。

“不!老师,你又错了!”

朱厚照摇头,纠正了李东阳的说法,转到了正题:“我还是需要你们,正如我让你组建大明议会,专门对金陵总统府进行监督,你懂监督的意思吧。”

“就是……你们这个大明议会,完全是对朕负责的第三方,相当于锦衣卫、西厂之外的另外一个机构。只是你们的权责,是监督金陵总统府一系列宰执大明的工作。他们工作做不到位,或者有任何偏差,朕需要你们进行提醒,弹劾。”

“嗯?”李东阳还是露出了疑惑:“陛下,这不是和督察院、锦衣卫职能重合了吗?”

李东阳自然懂,感觉朱厚照这个大明议会没有必要。

“不不不,老师,你不懂!”

朱厚照再次纠正:“我再举个例子吧,就以金陵当下四年的工作为例。”

“接下来的四年,我需要金陵总统府做到以下事情:一、军事上。第一个阶段是打赢北方。第二个阶段是打赢蒙古入侵。第三个阶段是收回故土。第四个阶段是彻底消灭北方威胁。”

“慢着!四年?陛下你要借此机会,消灭北方威胁?”李东阳这才才理解朱厚照的离谱战略,直接震住了。

“老师,这之后再说。你先听我说完你们大明议会工作职责。”

朱厚照没有解释,再次拉回话题:“军事上,算是这四年的工作。第二个工作就是民生上。他们需要在接下来的四年之中,重新建设好北方,恢复北方的民生,甚至有可能,重新分配北方的土地。”

李东阳压下震惊,一听这个,他似乎感觉到朱厚照让他利用的这大明议会的真正用意了。

“第三件事,下西洋!四年之中,假定朕需要他们下西洋达到十次。”

“第四件事,经略倭国!四年之中,朕需要他们经略倭国,让倭国为我们提供粮食、矿产等达到一定数量。”

“第五件事,兴修铁路。四年修建一段一千里的铁路这样……”

“第六件事,税收!当前我大明税收为一年两千万两……四年内,朕需要让他们用正常手段把大明的税收增加到三千万两,纯白银,不要那些实物充数了。”

“反正差不多都是这些大事要事……”

“你们大明议会所要监督的,就是朕给他们布置下的这关系于大明真正强盛的大事要事。他们如果在这其中打了折扣。那么,总统府或者内阁,便是集体乞骸骨吧。南方内阁不行,那么,朕就换北方内阁来继续干这些大事!”

“当然,到时候如果换成北方内阁来干事,南方内阁便是直接进入大明议会,继续对北方内阁进行监督!”

朱厚照终于也算袒露摊牌了两阁制,到了现在,他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

“慢着!陛下,你这是要实行两京两阁制!”

“这……这怎么可能!?”

“这……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设计!”

“这样的话……那,那,那大明……不,这样的大明,岂不是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楚国之类的,因为战争威胁,要变得更加强大。”

“可,我们大明,已经足够强大了啊!”

“也不是王朝末期群雄争霸的时期……”

“在这样的话,伤害的还是百姓啊!”

李东阳是彻彻底底被震撼到了,而且也一下子理解两京两阁制的作用之下,在这些具体事务指标上,大明真的会越来越强大。

这种模式,一时间差点没有找到例子,可很快就感觉这就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也是王朝末年天下诸侯争霸的发展模式。

这种设计,也不算前无古人,前所未有。

华夏这片土地,到了诸侯争霸的时候,都会自动启动这种内卷模式。

而在李东阳眼里,大明其实已经不需要了。

已经不需要这种以军事争霸为先的发展模式,大明都打遍天下无敌手了,这种内卷模式下来,大明要强大成什么样子。

同样……百姓要被压榨成什么样子!

这注定是观念上的差距。

这个想法,基本上和朱厚照此前的想法相同。

“老师,你觉得我们大明真的很强大了?”

朱厚照也算预料到李东阳会这样说,反而反问。

“不是吗?陛下……虽然有蒙古的威胁,但我们,的确已经够强大了的。”李东阳也反问,甚至也知道蒙古各部会有一点威胁。

“不,老师……朕想要的大明强大,不是这样子的。”

朱厚照也庆幸开阔了视野:“我举个例子吧,你觉得我们大明强大……”

“但……能不能够做到,让全天下大明六到十六岁的儿童,都接受教育?我们大明免费给他们提供读书的学费、粮食。”

“陛下,不能。”

李东阳没想到朱厚照还能转到这上面来,很是苦涩道:“这样的程度,甚至大宋、大唐、大汉也做不到。”

“所以……我们大明能称得上强大?”

朱厚照再次举例:“老师,你觉得……让我们大明百姓,吃上朕面前的这些菜……不,哪怕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我们当前大明,能做到吗?”

还真的是越来越离谱了,李东阳没想到朱厚照安排吃饭都有深意。

“不能!”

“绝对不可能!”

他很干脆的摇头,同时他也陌生无比的看着朱厚照,没想到朱厚照竟然变成了这样。

“所以!朕想要的大明就是这样的强大!能让儿童免费读书!能让大明所有百姓都能吃上朕能够吃到的这御膳的百分之一,甚至争取不让一个人饿死!”

“那老师觉得!我们的大明……距离这样,还有多大的差距?”

李东阳沉默了,这一下不论朱厚照话真话假,他感受到了朱厚照伟大的宏图志向。

他也逐渐理解了……朱厚照说的,这一条路,是一条怎样的路。

一条大明从未设想过的路!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