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第263章 吃大馒头,上坟祭祖!(2 / 2)

馒头也已经回弹好,彻底定型了。

温度刚刚好,吃起来甜香甜香的,味道最是醇厚!

同时,还保留有很大程度的水分,还不容易噎着。

秦淮茹津津有味的吃着白面馒头,幸福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吴大哥,今儿早上有人来找你,说他是牛爷。

他说一给你说,你就知道他是谁。

他说明天还来。”

吴有德点头,笑道:“哦,我知道了,我刚从他那里回来。”

“哦,那就好。”

秦淮茹笑了笑,又问道:“吴大哥,晚上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我还想吃馒头。”

“啊?除了馒头呢?”

“除了馒头……”

吴有德皱眉想了下,说道:“不是买的有海鲜,把鲍鱼好好洗洗,吃这个吧。”

“哦,好的呢~”

……

晚上这顿饭,吴有德吃的很开心。

海鲜配红酒,味道美滋滋。

解腻又解馋,吃完就打牌。

一晃,就到了第二天。

……

一九五二年,腊月三十。

辛卯年·兔。

除夕。

除夕是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人们都要祭祖上坟。

祭祀祖宗,给祖宗们烧纸供香,以尽孝道。

同时向祖宗们祈福,祈求祖宗们在天有灵,保佑家中子嗣后代,行大运发大财,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保佑家族福泽绵长、兴旺发达……

至于吴有德,

虽然原主的父母,并非是他的亲生父母,但他如今是占据了原主的身体,所以……

又可以说原主的父母是他的父母。

不能说,彼此之间没有一点关系。

吴有德稍作考虑,还是决定替原主去上坟。

于是,早上起来吃完饭后,他就带着秦淮茹、薛春梅两女,拎着贡品香烛黄纸去了‘万安坟’。

这‘万安坟’毗邻‘万安公墓’,是民众自发形成的一处公共墓园,说的再形象一点,那就是乱葬岗。

不过‘万安公墓’不是乱葬岗,这是一处公墓。

兴建于一九三零年,民国时期就有了,是京城最早建立、历史最长的现代公墓,地理位置很好!

西倚香山,北近卧佛寺,东望玉泉山、昆明湖,南至西山八大处,众多名胜之区环列四周。

此地“山脉由昆仑来龙,形势无美不备,盖又合于一般之有风水观念者,诚天成地就之大吉壤也”,为风水福地和建设公墓之最宜地点。

因此,自从‘万安公墓’建立以后,就陆续有很好名人葬于此地,比如李大钊、马占山等人,就长眠于此。

既然是公墓,那普通老百姓自然也可以选此地来安葬亲人,就是得花钱,那么有没有办法,能不花钱,还能让亲人享受此地的好风水呢?

一些人就盯上了‘万安公墓’的周边区域。

这里到处都是荒山,也没人管,选个地儿葬呗!

虽然没有‘万安公墓’的那地方好,但也距离那里不远,就算差也差不了多少,关键这还不花钱。

于是乎,

渐渐的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将亲人葬在这里,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就形成了一处小有名气的乱葬岗,人称‘万安坟’。

吴有德这具身体原主的父母,就是葬到了‘万安坟’。

‘万安坟’挺远的,还得上山。

吴有德三人紧赶慢赶,三个多小时才到坟上。

吴有德很累,但秦淮茹和薛春梅却是一脸的激动和兴奋,她俩都是吴家媳妇,今天要给婆婆公公烧纸祭祀。

这对于两人来说,意义重大!

于是磕头的时候,两人那叫一个积极,砰砰砰就是使劲儿磕。

秦淮茹脸色肃穆,神态虔诚,一连磕了九个。

见状,

薛春梅也有样学样,跟着也磕了九个。

等她俩起来的时候,那土地上已经磕出来一个浅浅的小土坑,看的吴有德是哭笑不得,但也没法说什么,人家这是心诚嘛!

吴有德在磕头的时候,心里默念:“你们放心吧,一笔写不出两个吴字,五百年前是一家。

吴家有我在,一定会多传香火,把老吴家发扬光大,断然不会让吴家就此落败下去……

还有我前世的老爸老妈啊,你们也要吃好喝好睡好。

老妹,你要照顾好他们啊。

嗯,你们也放心吧,一笔写不出两个吴,我在这边也会把老吴家发扬光大的!

放心吧,放心吧,全都放心吧,我很好!”

嘀嘀咕咕,絮絮叨叨,吴有德郑重磕头。

一下一下,又一下。

一下一下,又一下。

他磕了六个,然后便站了起来。

看的旁边的秦淮茹和薛春梅,都有些惊奇。

三个能理解,九个也能理解,九为数之极嘛,代表着最大。

但这六个,又是什么意思?

两人心里疑惑,但在坟上自然也不好多问。

“吴大哥,咱们把周围的杂草清理一下吧?”

秦淮茹提议,却没等吴有德回应,就自顾自的开始弯腰拔草开始清理了,至于薛春梅,她连问都没问,就第一个动手了。

两人这个积极呦,让吴有德都有点儿小感动了。

真是好媳妇!

……

今天没啦没啦,兄弟萌新年快乐~岁岁平安!!晚安~都少喝点儿,打牌多赢点儿,放炮的多来几发,你懂得!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