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官收官解(2 / 2)

说到这里,苏闲态度无比认真。

四五.三二.八五.二四四

毕竟朝廷不可能派人去地方,一个个的详查。

如果将格物院的事情对应起来,常森、徐增寿、傅忠这些“小掌柜”,不就是民收民解制度下的“富户”?

而常升、徐膺绪等伍长,则是负责监督的官员了。

反而是在说给自己等人听。

朱雄英果然一头雾水。

这种寂静不知道持续了多久,总之他的眼神一直晦暗不定。

苏闲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而富户的定义可不只是商人,甚至还可以认作为:有田产的人,认定标准也基本上是基层官府来确定。

朝廷不再按照之前,让各地官府去负责,而是自己来负责!

自己要将这些富户,根据所定的额度进行征收,收上来之后,随后再将这些钱财也好,粮食也罢,再分发下去。

他可不会忘记,当初给朱元璋说的时候,后者对于民收民解的肯定。

现如今。

利用此法,将大笔的财富聚集在自己的党羽之下。

一个却在下方,真正掌权!

朱元璋几乎是一想,就能想到其中巨大的数额。

这也需要百姓的税收。

而这些人一旦入了官府,便可以不上“富户名单”,便不需要负责那些朝廷定下的支出。

回答的声音就已经响起。

而苏闲早在朱元璋询问的时候。

“不会消失,只会转移。”朱元璋愣了片刻,心中却翻起滔天浪花。

“谁说没有那么多钱?”苏闲无奈道:“之前常森、傅忠他们开店铺的时候,不也是拿着店铺的营收,去给那些工匠发俸吗?”

崇宁公主掩住嘴巴,黑白分明的眼睛却瞪得溜圆,她看向太子妃、目光又转到临安公主和宁国公主身上,问出的话却根本得不到回答。

但说出来的话,却让朱雄英根本听不懂。

说实话,最大程度的利用富户,如果真的大家都规规矩矩的情况下……

类似左班老八这样的奸臣。

苏闲所说的这些非常简单。

就如同刚开始。

朱元璋甚至已经能想到,苏闲下一句给他的回答是什么。

宁国公主抬头看向父皇,发现后者面目阴沉,嘴巴轻张,“应该是吧?”

此话一出。

如此一来,官府需要维持这些运转。

可是,其只要和身为“官员”的兄长常升联合,甚至买通了“左班”,还专门利用小朝廷制定的策略漏洞,就可以很快反败为胜。

但一个在台上高坐,如同泥胎神像。

常菁则一阵迟疑,而后才看向另一边的朱标,后者似乎也有所感应的望来,常菁眼神带着疑问,朱标却暗自摇了摇头。

此话一出。

也就是说,让天下所有的胥吏,都吃上皇粮!

要知道民收民解最大的好处,就是朝廷不用负责太多。

未必不可能发生。

原有的富户消失,那不是意味着朝廷在“民收民解”这个框架下,富户也在被吞并。而他们原本是要给朝廷负责大量的税收,以及负责维持诸如吏员岁俸,道路营缮,水利、驿站……等等基层支出。

当然,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将其分担到更多的百姓身上!

但有一点他很确定,苏闲已经把疑问,喂到了自己的嘴巴里,“那我该承担什么责任?”

下一刻,苏闲的声音已经响起。

因为官府可是需要他们来“维持”的。

“你这小子,是真的在说格物院吗?”

甚至还可能增加其它名目,短暂的去维持。

“你既然看到了,现在的局面已经到了眼下这样子,雄英收上来的钱越来越少,又该怎么解决?”

“要知道,钱财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简单到这一刻的朱标、朱元璋父子,却是纷纷皱起了眉。

可是……

苏闲刚刚说的,格物院换个主人,虽然有些危言耸听。

终于,他首次打破寂静。

苏闲这才道:

“问题既然已经找出来了,那接下来所做的,无非就是修正而已。”

而苏闲所说的那两个后果,也非常清晰明了……

也就是说,小朝廷的民收民解,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了。

宝钞之事在前,所有人都在联想,也不会有人真的认为苏闲就是在玩。

而朱元璋则一直看向苏闲。

甚至,还有他们这个格物院不能看到的一项——各地卫所士卒的岁俸!

要知道,除了一些边关重地,还有出征大军的粮草之外,大部分盘踞在各地的卫所,是需要当地的都指挥使司去养的。

甚至跟他想的一模一样!

“如果真的把咱们这格物院,来比作小朝廷的话,之前可以认作为,常森他们自己的民收民解。而一旦改制,此法便是……”

“官收官解!”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