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私盐也是利(2 / 2)

不过细看之下,他自己倒是陷入两难起来。

现如今,大明通过盐引给戍边的将士运送粮草,说白了,其和漕运体系,就是大明中枢连接边疆的血管,不可轻动!

谁动就是在阻碍国朝运转,若是蓄意破坏,盖一个扰乱军国大事、图谋不轨的罪名,诛杀九族都不过分。

可是另一方面,这上面说的,理智分析下,却也确切存在。

各路转运司、各个盐运使有没有存在“私卖盐引,官商勾结”的情形,有!这些年处理下来,还不止一个两个,光是杀的贪官,朱元璋自己都记不清楚有多少了。

还有山西、两广等运盐方便的地方,以及福州府、川蜀等运盐不方便的地方。

这些地方也的确存在,灶户所制之盐,有些很快就被商贩运完,有的却根本无动于衷的情况。

更重要的,还是上面说的私盐问题……

“但就算这些问题再多,现在依旧是我大明良策,而非如其蛊惑所言:是灭国之患!”

朱元璋还在自己安慰自己。

但马皇后看完之后,却是眉眼沉重,“先人一步者是天才,先人十步者又是什么?重八,这《盐引论》怕是比你想象的还要重要!”

“就是不知出自谁之手?难不成真的出自苏闲吗?”

提及格物院,众人下意识的就会想起苏闲,但马皇后却总觉得,这番言论不是其能做出来的。

可话又说回来了,当今国朝,格物院内,谁敢这么大胆?再加上其早前就在空印、藩王、科举之事上,屡次展露不俗眼光。

这已经不是用常理来评定得了的。

而关于此事,个人有个人的立场,百姓看到的,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有人在盐上,开始大抒笔墨,看似一幅癫狂疯子的做派,连亡国之论都敢写上去,但这又何尝不是写到了百姓的心里?

众人看着,只会万分赞同,因为他们买的天价盐让家里不堪重负!

而胡惟庸看到的全是对自己的反对,所以下意识的就怒火熊熊,认为其在蛊惑民心,甚至要在朝会上大肆发难!

朱元璋和马皇后看到的又有不同,前者脾气暴躁,再加上心里早就有警惕,一眼看到,顿时生出果然如此的错觉,只觉得自己猜对了,但其中的言论却让他生出隐忧,故而让标儿也来坤宁宫,家里人一起商量。

但马皇后性格温和,睿智良善,看到的又侧重于百姓。

“重八,你且坐下,咱们慢慢分析。”

马皇后让一旁的宫女,送来纸笔,却没想到朱雄英也跟着过来了

他只好让其坐在自己身边,而朱元璋和朱标,则坐在一旁。屏退左右之后,她这才缓缓说道:“先不要先入为主,将这《盐引论》,看做是故意为之。”

“若此论,是雄英做出来的呢?”

此话一出。

朱元璋犹自愤愤不平的眼神,转移到一旁的朱雄英,瞬间平稳了下来,“要真是咱大孙做出来的,咱还真得捧着他。”

“所以啊,此子之前给孙儿送盐,伱是生气他给你来了个先斩后奏,让民心大乱!”

“难道还不是?他若是在咱面前做出这《盐引论》,咱还佩服他,再度坚定当初让其入大本堂的选择没错!”

马皇后莞尔。

忽然想到什么不由得一笑。

而一旁的朱标则是想说什么,却不料自己的儿子,先说了出来。

“皇爷爷,苏闲这是帮了你,你不是说京城到处传宝钞的传言吗?这下子应该没了吧?”

朱雄英尚且分析不出来,刘伯温背后之事,就算分析出来,他也下意识的认为皇爷爷没错。

而他话音刚落,朱标嘴角笑意扩大,就连马皇后都莞尔起来。

“说的正好,你不是正愁民间没办法压下此事吗?现在好了,你就算当着他们的面,再度提及洪武八年的刘伯温,恐怕也会被人说是老生常谈,咽下去的反刍上来还要再嚼?”

朱元璋呆坐原地,“可……可咱也没让他,闹出这么大的乱子啊?”

“若是百姓从内心开始质疑盐引制度,接下来万一出了差错,岂不是祸事!”

马皇后温声细语,“急什么?那就再仔细看看这《盐引论》。有用的便先拿出来,没用的或者暂时用不上的,就先放下。至于其所言可能引起的后果,难道你还真认为不会出现吗?”

朱元璋哑然。

“就说这各路转运司、盐运使的贪腐问题,如何杜绝?”

朱元璋眼眸一眯,他不是从这《盐引论》上毫无收获,而是早就想好了。

“那就设立御史监察制度!”

“咱大明现在以两广、南直隶的沿海地区盐场最多,若是要防止贪腐,那就每年一次……御史巡盐!”

“至于北边的边疆地区,就让咱的儿子们去……当然也可派遣御史!”

“若是真发现了,官商勾结,贪腐盐利的问题,那就一概不论,全都剥皮萱草!”

马皇后谆谆善诱道:“看看,你这不是早就有了盘算吗?”

若是苏闲在这里,听到这大明的御史巡盐,一定面露古怪之色,因为这是从永乐时期,才想出来的办法。

迁都北平之后,南方的盐运使贪墨,已经成了一个无法根治的难题,御史巡查制度确立后,虽然解决了表面问题,但另一方面,却也加深了文官集团,对于朝政的掌控,乃至对于武将兵权的一些涉及……

此后,随着内阁的完善,大明的文臣彻底把握政权,盐引制度也一度来到巅峰,成了官商营私勾结的肥沃土地。

而到了嘉靖时期,严嵩为何能坐稳数十年的内阁束缚?

搞钱、选仕,皆在其手。

甚至连派遣的巡盐御史,都是自己人……

“巡盐御史,哼!这可是咱看到这盐运使的第一个念头。”朱元璋愤愤道。

有一点他必须要说,那就是这篇《盐引论》再如何戳他心肺管子,但在这贪腐问题上,还真是给他提了醒。

“那接下来,就是私盐,以及解决这各地盐场不同命的问题。”

马皇后说着,就连表情也严肃了起来。

“当然,随着这篇《盐引论》一出,民间的言论恐怕也压不住了!百姓吃不上好盐,只能去吃私盐!”

“正如这《盐引论》上,如何把私盐之利,变成我大明国本之利……”

“这才是重头戏!”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