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十一岁的汉顺帝可比他爹强多了(2 / 2)

【追感邓太后的恩训,怜悯邓骘无辜,下诏恢复邓骘的宗亲朝见,任命邓骘亲属十二人为郎中。】

【同时将汉安帝时被诬陷而死的太尉杨震平反昭雪,以礼改葬。】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看着天幕感叹道

“又一个少年英才啊,只可惜……”

许平君望着刘病已,探究道:

“可惜什么?”

刘病已对许平君笑了笑。

“可惜宦官坐大,不知是好是坏。”

随后看着天幕,幽幽说道:

“朝臣、外戚、宦官。”

“若能保持平衡,帝王之座无忧矣。”

“若不能……”

“绝嗣隳庙就在眼前啊。”

……

炎汉·安帝时期

章德宫

刘祜端着酒爵又拿又放。

这小子这么厉害?

要不……就不废黜他太子之位了?

但阎姬那边怎么办呢?

另一边,

长秋宫。

“这小崽子不能留!”

……

大明·成化时期

头戴翼善冠,一身常服的朱见深以手扶额,揉了揉太阳穴。

看着刘保那堪称丝滑顺畅的一套施恩之术。

他突然想起他爹来了。

不是说他爹像刘保。

而是说他爹跟刘保他爹一样。

都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不行!

一想到那老头子脑袋就疼!

……

【刘保跟他爹刘祜有一点很不同,那就是刘保虽然急切了点,但他有脑子。】

……

刘祜:放肆!

……

【公元126年正月,汉顺帝朝拜阎太后】

【正月十九日,皇太后阎氏崩殂。】

……

大汉,

刘邦摸着下巴,点点头,又摇摇头。

一旁的吕雉不想搭理他,刘盈却忍不住问道:

“阿父,你为什么又点头又摇头?”

刘邦看着刘盈,目光复杂。

随后摇摇头道:

“以你的智商朕很难跟你解释。”

一旁的吕雉怒目而视!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皱着眉头。

“这孩子未免太急迫了,操之过急不是好事。”

一旁的卫子夫端起酒爵放到嘴边。

好险,差点笑出声。

……

【公元126年八月,中常侍张防滥用权势,收受贿赂,司隶校尉虞诩依法追究,但奏章不得上报。】

【虞诩愤慨之极,于是捆绑自己去见廷尉然后上书,让汉顺帝莫循汉安帝,导致宦官樊丰害死大臣杨震的旧事再次上演。】

【另一边的张防则在刘保面前流泪哭诉,然后虞诩被判定罪刑,贬为左校。】

【宦官孙程、张贤、孟叔、马国等十九侯得知虞诩因忠获罪,便怀表上殿为虞诩伸冤,并大声斥责张防。】

【虞诩的儿子虞凯与太学生一百多人,也都举着旗帜到另一位中常侍高梵跟前,向他叩头流血申诉虞诩的冤情。】

【高梵向刘保说明此事,汉顺帝便将张防流放边疆,将其党羽贾朗等人处死或罢黜,当天释放了虞诩。】

【然后又以“怀表上殿争功”为罪名,将孙程等十九侯全部逐出京师洛阳,遣至封地】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摇了摇头

“终究还是年轻,太操之过急。”

刘启则看向刘恒询问道:

“那阿父,这事应该怎么办?不能坐看宦官势力变大啊!十九侯啊!”

刘恒瞥了一眼刘启。

“你嚷什么,朕问你,皇帝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启挠了挠头。

“拳头大?”

刘恒深吸一口气。

“你可真是个‘天纵之才’啊!”

“朕说!你听!”

“帝王垂拱天下高高在上,一言一行皆有旁人去做。”

“帝王不需要亲自去做什么事。”

“亲自做了,你就不是帝王,而是‘臣子’了。”

“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

……

大汉·景帝时期

“彻儿,你要记住,当皇帝最重要的就是礼法名器。”

刘启看着小刘彻教导着。

小刘彻挠了挠头。

“阿父,当皇帝的不应该是拳头大吗?”

刘启翻了个白眼。

“你个榆木脑袋!”

“没有礼法名器!拳头再大也只是一方诸侯!项羽拳头不大吗!不还是死了!”

“礼法名器在手,你才能号令天下!”

“知道始皇帝与高皇帝的区别在哪吗?”

小刘彻摇了摇头。

“始皇帝是灭六国而称帝,高皇帝是诸侯奉为皇帝。”

“始皇帝灭六国,很威风,但并无大义在身。天下人对他这个皇帝并不承认。”

“项羽倒行逆施使得诸侯全部以高皇帝马首是瞻,高皇帝经七王联合推让这才当了皇帝,有了天下承认的大义。”

看着小刘彻似懂非懂的模样,刘启叹口气,别扭的说道:

“你要实在记不住……”

“就想想你阿父为什么要杀了晁错。”

……

【公元127年,因乳母宋娥拥戴汉顺帝即位,于是封宋娥为山阳君,食邑五千户。】

【同年,班勇征服了西域的焉耆国,于是龟兹、疏勒、于胘、莎车等十七国皆来服从。】

【公元128年,司徒朱伥就孙程等宦官十九侯被放逐一事上表进谏:

“陛下即位,孙程等人皆有功劳,如今陛下忘却孙程等人功劳,只因一点过失就革职放逐,如果孙程等人在放逐途中死去,陛下将会蒙受诛杀功臣的讥讽。”

汉顺帝听后,采纳了他的建议,将十九侯召回京师洛阳】

……

大明·嘉靖时期

朱厚熜躺在摇椅上嗤笑一声。

“本来垂拱而治,非要亲自下场。”

“这回好了。”

“摊上个朝令夕改,赏罚不明的说辞。”

“怀表争功?安个罪名都不会吗?”

“还是年轻。”

……

【公元130年春正月,疏勒国王遣侍子入东汉,大宛、莎车国王皆奉使贡献。】

【公元131年,下令在伊吾开设屯田,“如永元时事”,并置伊吾司马一人。】

【公元132年春正月,汉顺帝册立梁妠为皇后。】

感谢“arthurhoh”“北伐苍穹”“清风不解雾心”“苍髯青峰客”“晓莲月”读者大大们的打赏。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