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汉高祖与汉光武,孰优孰劣?(2 / 2)

刘启想着刘发那孩子,那孩子胆小但纯孝。

只是因为他阿母身份卑贱,所以封国不大。

要不要对他好点?加大点封地?

想着想着,刘启不由得看向身旁正在猛往嘴里塞肉的小刘彻。

还是算了,一动不如一静。

万一把心养野了岂不是给彻儿填麻烦?

抚摸着小刘彻的脑袋,刘启如此想着。

“阿父?你饿了?要吃吗?”

感觉到脑袋被摸,小刘彻鼓着被塞满的两个腮帮子看着刘启,举起手里的烤肉向刘启询问道。

“阿父不饿,彻儿慢慢吃。”

刘启慈爱的看着小刘彻,微笑道。

“哦…阿父啊,这耕田真是太辛苦了!老百姓们都这么辛苦吗?那我们真应该对他们好点……”

小刘彻将头埋在饭堆里,一边吃一边不停的跟刘启唠唠叨叨的嘟囔着。

听着小刘彻的话,刘启望着天幕里意气风发的刘秀。

秀儿的确厉害,但时间相隔太远了。

未来谁也不知如何,就这样吧。

……

【彻底拿下河北之后,已经“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刘秀在耿弇冯异的劝说和疆华献上的《赤伏符》的谶纬中,决心称帝。】

……

天幕上,

在一座五色坛上,举行着一场大典!

一团团的烟气从燃烧的木堆上升起。

刘秀身穿玄色的冕服,两肩绣着日月,后背绣着星辰与五岳,头戴十二冕旒冠。

朗声念着手中的祝文:

“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眷顾降命,属秀黎元,为人父母,秀不敢当。

……王莽篡位,秀发愤兴兵,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诛王郎、铜马于河北,平定天下,海内蒙恩……

……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秀犹固辞,至于再,至于三……

……群下佥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

帝王诏书,群臣俯首。

……

【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河北鄗城千秋亭设坛举办登基大典。改元建武,定国号为汉。】

【这一年刘秀31岁。】

【同月,赤眉军攻破长安,缢死更始帝刘玄。赤眉军将领樊崇等人拥立刘盆子为皇帝,建元建世。】

【公元25年八月,刘秀抵达河阳,遣冯异吴汉等将领包围困守洛阳的朱鲔。朱鲔担心刘秀因杀兄之仇而不放过他,不降。】

【刘秀曰:“举大事者不忌小怨”,派人向朱鲔保证如果投降,决不清算,并且“官爵可保”,朱鲔随后投降,刘秀也履行诺言,封其为平狄将军、扶沟侯。】

……

洛阳城内,

直道两边的百姓敬仰的看着直道上的车架。

红漆的两轮乘舆由六匹纯色的骏马牵引着,四匹黄色的良马居中,两匹红色的宝驹分列两边。

乘舆上,头戴十二冕旒,身穿日月冕服的帝王如巍峨之山。

车架两旁,则是一排排手持长戟气宇轩昂的羽林将士。

……

【公元25年十月,刘秀的车驾进入洛阳,驻于南宫却非殿,就此定都洛阳。】

【公元26年,因为赤眉军与绿林军相争,三辅之地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

【公元26年六月,刘秀立郭圣通为皇后,子疆为皇太子。】

……

元朝·明宗时期

花甲之年的张养浩坐在一处简陋的庭院内,苍老的双手拄着一根简易的木杖,浑浊的眼睛看着天幕里那羽林军昂首挺胸的模样。

又想到来到陕西赈灾的这一路上所见的饥民,堪称行尸走肉,尸横遍野。

不由得悲从中来。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长安附近各地的豪强聚众以为营垒,坚壁清野,以断绝长安的粮食供应。二十多万的赤眉大军拥在长安,粮草不日匮乏。】

【公元26年十一月,为了补充粮草,赤眉军决定撤出长安西进军陇右。】

【但却被割据陇右的隗嚣所败,当时正逢严冬,“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二十万赤眉军只得再次返回长安,随手击败了乘机而入进驻在长安的邓禹,使其退出长安。】

【邓禹西征失败后,刘秀遣冯异前往关中指挥西征大军。】

……

天幕上,一张非常简陋的地图出现。

绿色的赤眉军从长安一直撵着红色的汉军跑,

一直到撵到一处两面夹山之地。

突然,从山峰两侧窜出两支汉军夹击赤眉军!

绿色的赤眉军急匆的向东败退。

最后一头扎进刘秀所在的宜阳!

随后两个大字代替地图出现在空中。

『哦豁!』

……

【公元前27年闰正月,汉征西大将军冯异大败赤眉军于崤底!赤眉军八万余人投降,余部十余万向东逃去。】

【刘秀亲率六军,在宜阳将赤眉军全部包围,赤眉军献上传国玉玺与七尺斩蛇剑投降。】

……

天幕上,纷乱多色的军阀地盘被红色的汉土再次覆盖。

河北、中原、燕蓟、关东、陇西、巴蜀……

【公元27年六月,平定睢阳的刘永,夺取长安,取得东西二京。】

【公元29年二月,刘秀攻占燕蓟及其北地。杀董宪于朐县,夺占东海之地。】

【公元30年,刘秀平定关东,分封三百六十多位功臣为列侯。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

【公元32年八月,平定陇西。】

【公元36年十一月,攻略巴蜀。】

【刘秀登基后,历经十年,再次平定天下!】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看着天幕上煌煌四方的汉土,又想起征战四方之时。

而底下的一众大臣却是略微有点不好意思。

自家人知自家事。

基本上那些一锤定音的战斗都是陛下自己打下来的,对于这一点他们属实是有些汗颜。

自家陛下实在是过于厉害了点。

……

炎汉·明帝时期

北宫·宣明殿

一身常服的刘庄看着天幕上英姿勃发的刘秀,暗自垂泪。

“阿父…阿母…”

“庄儿……再也不能…如平生欢了。”

……

曹魏,

“诸位。”

头戴通天冠的曹操看着帐中的谋臣武将,缓缓开口道。

“高祖与光武帝都是崛起于田野,芟夷天下战乱从而开创帝王大业。”

“高祖豁达大度,光武帝谨慎细心,各有所长,龙飞凤翔。也都是拨乱反正,拯万民于水火中的帝王。”

“比较这二者的济世之大德、帝王之天威,孰优孰劣呢?”

平陇西,定巴蜀,这两事是写不了了。

太长了!人物又多又杂!我捋不过来!

而且,再讲下去我这书就可以改名叫曝光光武帝的一生了。

看看明天能不能把光武帝这篇给结尾咯。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