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2 / 2)

{葡萄、美酒、美人,我们来了!}

{西域都护府对北方的游牧势力起到很强的牵制作用!}

{是的,在控制了西域之后再遇到游牧南下的话,中原王朝是可以通过从西域都护府出兵直接深入北方游牧的大后方的!}

{但有效性,因为游牧的王庭位置不是绝对固定的,但多少能够掌握一部分军事主动权。}

{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还有常惠和解忧公主,他们并不是历史中耳熟能详的人。}

{也许因为苏武的光芒太盛,盖过了常惠。也许因为解忧公主女性的身份,他们没有获得太多人的关注。但这俩人皆是有气魄者,解忧正如其名,是解国家之忧,西域都护府的建立,她功不可没。常惠白发苍苍,却依旧为国家奔走当青史留名!}

……

大唐·德宗时期

一身蓝色圆领袍,头戴幞头的李适怔愣的看着天幕上。

“西域…安西…”

“河西、安西、瓜、沙、甘、凉、肃,这些诸州都不在了…不在了…”

“太宗啊…朕该怎么办?”

“大唐的出路在何方啊…”

……

【公元前59年五月,匈奴单于派遣弟弟呼留若王胜之到长安朝见汉宣帝,祝贺正月】

【公元前57年,太子刘奭行冠礼。】

……

长乐宫中,

一身玄袍头戴长冠的刘洵看着坐在下首一脸认真的刘奭,脸色难看。

“阿父!”

“治天下要用仁政!”

下首的刘奭侃侃而道:

“您以法吏刑名绳下是错的!”

“法家过于霸道不可取!”

“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只是指出您的过错就为罪而诛!”

“阿父持刑太深,用法太酷,宜用儒生。”

刘洵拍案而起!

刘奭被吓得一激灵!

刘洵气的来回踱步,一边不停的剑指着自己儿子。

“你……你啊!”

“蠢!蠢得出奇!”

“我汉家自有制度,向来都是以霸道和王道杂糅而用,怎能像周朝一样,只依靠道德教化呢!”

“那儒生迂阔不堪!总是以古非今!成天弄些炫目而不切实际的东西,还敢重用?!”

刘洵指着缩着脑袋不说话的刘奭,大声喝道:

“滚!给朕滚!”

看着灰头土脸匆匆离去的刘奭。

叉腰无奈的刘洵忍不住长长叹息。

“乱我家者,太子也!”

……

{南园遗爱,故剑情深,宣帝对于许平君的感情始终无法让他像自己的曾祖父一样废掉太子。}

{可惜没多生几个。}

{乱我家者,太子也。汉宣帝刘询也是为感情所累。}

{刘洵:儿啊,记住嗷,咱们汉家天下治理要玩外儒内法,别忘了哈!}

{刘奭:啊,爹,我懂了,外儒内法是吧,我外朝都用儒官内朝都用法吏,爹你看这是不是外儒内法(狗头)}

……

大秦,

“儒生,哼!”

“一群迂腐之人!”

想起什么不太美妙之事的嬴政冷哼一声。

“看样子,汉家衰败是要落在这个太子身上了。”

……

大汉,

“萧何啊,你说这些儒生的脑袋怎么就那么僵呢?”

双手向后支着台阶的刘邦翘着二郎腿,完全不在乎谁乱汉家。

只是一脸的百思不得其解。

“周朝要是那么好还能亡?”

“陛下,儒家之道从来不在恢复周朝之时,而是恢复宗法制度。”

萧何叹了口气,缓缓解释道。

“哦?什么意思?”

“陛下,因为…”

“算了!乃公不想听了。”

刚想详细解释明白儒家理念根本的萧何差点一口气没缓上来。

看着晃着脚放荡不羁的刘邦,

萧何又再次努力的运着气。

这人年轻时居然是这么讨厌!

……

大汉·武帝时期

本来还在生气的刘彻在看到刘洵的那句“霸王道杂之”后。

忍不住一乐。

“真不愧是朕的后代,有朕的风范!像朕!”

“霸王道杂之!说的好!”

但随后又叹了口气,

重用儒生只不过是说给其他人听而已,

作为皇帝是要利用儒家的说法里那些对统治有利的观点!

而不是被儒家说法所利用!

这个太子真是愚不可及!

治理国家的复杂与人心的难测,哪有像儒家口中那么简单!

施仁政,光有仁政有个屁用!

刘彻又想到天幕里自己对太子的教导,不由的扶住脑袋。

敢率兵反叛朕,说明骨子里还是有点儿血性的,只不过是被儒家的那一套养废了

看来不能光给据儿指一些儒生做老师了。

不过……

这么蠢的人你还要让他继续当太子。

你就非得当这个情种吗?

刘彻不理解。

……

【公元前55年,汉宣帝减少天下口赋。】

【公元前54年,正月,匈奴单于称臣,遣弟谷蠡王入侍朝廷。】

【同年,设立常平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民便之。”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

【同年,霍成君自杀,葬于蓝田县昆吾亭东】

【公元前53年正月,匈奴单于派遣其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入侍朝廷】

【冬,匈奴单于派遣其弟左贤王来朝贺。】

【公元前52年冬十二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叩求于五原塞,愿奉国宝朝贺甘露三年正月】

天幕继续播放着,

甘泉宫内,

头戴通天冠,身穿玄袍的刘洵面带微笑的看着底下行跪拜之礼之人。

“臣,呼韩邪拜见陛下!”

发扎小辫,头戴鹰羽,一身裘袍的匈奴人高声行礼。

“呼韩邪单于不必多礼,来人,领单于下去休息。”

坐在上首的刘洵摆了摆手。

……

【公元前51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狦来朝,朝拜时称藩臣而不报名,郅支单于孤立而远遁,匈奴从此安定。】

【汉宣帝赐百姓爵二级,下令减少全国百姓算赋钱,1算减30钱。并免除当年田租。】

【三月,诏令各儒出讲《五经》的同异,设立《易》、《尚书》、谷梁《春秋》博士】

【冬季,乌孙公主刘解忧归国】

【公元前49年春正月,宣帝驾临甘泉宫,郊祭泰畤。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

【二月,宣帝下诏整饬吏治,要求三公与御史重视并仔细核查计簿,以安百姓】

【冬十二月,宣帝病重,诏命侍中、乐陵侯史高为大司马兼车骑将军,太子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少傅周堪为光禄大夫,共同辅佐太子。】

【公元前48年十二月甲戌日,刘洵崩于未央宫。在位25年,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葬于杜陵。】

其实,汉宣帝晚期也开始昏庸了,跟他曾祖父一样。

得亏是早死。

不靠谱且不负责猜测,李隆基如果早死那就是汉宣帝的复刻版!

而汉宣帝如果不早死,没准会是李隆基的前辈。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