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第154章 短跑精英公开课(求月票)(2 / 2)

“之前对于100米这项短跑运动,有一个广而熟知的概念,那就是100米短跑分为四个阶段: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

“这四个阶段顾名思义、简单易懂,但如果用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就必须把这四个阶段具体对应的区间进行划分,结合欧美专家们的研究,我是这样进行划分的”

“首先,我会把起跑和加速跑结合起来,把0~30米的区间定义为启动加速阶段。然后,是30~60米的途中跑第一高速度阶段、60~80米的途中跑第二高速阶段,以及最后的80~100米降速冲刺阶段。”

话说到这里,有一名来自川体的教师听得有些不耐烦了,站起身来打断了黎庆的讲话。

“黎庆教授,我们千里迢迢的来到首都,来到清华大学,是想听听您究竟是怎么培养出文浩这样的优秀运动员,究竟是通过怎样先进的训练方法,来帮助他突破10秒大关的。”

“这些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概念问题,别说我们这些人了,就是那些还在准备全国体育统考的高中生,能说得上来的也不少,我们就别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好吗?”

此话一出,立刻便有人跟着附和了起来。

“是啊黎教授,给我们讲点干货吧!”

“这种课题直接跳过吧黎教授,给我们讲讲那篇论文多好啊?”

“.”

面对这个情况,黎庆只是摇头笑了笑。

“我知道在座的各位都已经在短跑领域深耕多年,有的教出过许多国家一级、健将级短跑运动员,有的曾经在国内乃至亚洲比赛上拿过奖,甚至创造过全国纪录、亚洲纪录,觉得这种基础的概念问题没必要讲了。”

“好,既然这样,那我就举了例子!”黎庆把目光放到距离文浩只隔了几个座位的元国强身上,“老元啊,不介意我拿你的学生,做个反面教材吧?”

“我?”元国强指了指自己,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摆手笑道:“你讲嘛,只要你讲的东西是正确的、合理的,不用顾忌我这个糟老头子的面子。”

看到黎庆直接点了元国强的名,之前那几个发出质疑声的人立刻就闭上嘴吧了。

元国强是谁?

电子计时以来中国百米第一个国家纪录保持者,国内获奖无数,退役后转型短跑教练,为广东田径短跑队培养出一位又一位短跑名将。

不论是曾经当运动员的时候,还是转型成教练之后,元国强都是同时代领域内的佼佼者。

结果,现在要被当成反面教材了?

如果真的连元国强都能被当成反面教材,那我们这些人算了,不管真假,先看看再说。

讲台上,黎庆让胡恺调出了一份视频素材。

“这是今年石家庄全国锦标赛,男子100米半决赛第一组的比赛录像,大家现在把目光集中到第7道上,这是元国强教练的学生苏炳天。”

“这个89年出生的小将表现非常不错,全青赛上跑了10秒49的PB,不出意外的话20岁之前肯定能跑到10秒3以内。”

听到黎庆的介绍,教室里不少人都有些懵。

是啊,这不是挺不错的吗?

16岁就能跑进10秒5,20岁之前能跑进10秒3,虽然跟文浩比起来肯定远远不如的,但和国内的同龄人比起来那肯定是佼佼者了。

这也能当反面教材?

“相信大家此时心里有些疑惑,这么优秀的一个苗子,怎么会被我当成反面教材呢?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请大家看一下这场比赛的录像”

胡恺适时按下了播放键,这场比赛的视频画面便完整的展现了出来。

短短的十几秒眨眼而过,黎庆看向教室内众人:“比赛录像大家都看到了,画面里苏炳天在我之前说的0~30米启动加速阶段表现优异,比起胡恺、庞桂宾都可以说是不落下风。”

“在启动加速阶段结束后,苏炳天被迅速拉开了距离,不过尽管如此他也跑出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这场比赛在-1.7m/s的风速条件下跑出了10秒54,比起他10秒49的PB明显有了进步。”

“但是——!”黎庆话锋一转:“他在启动加速阶段的领先,除了他本身具备的天赋之外,更多的是源自他的跑法。”

“而我之所以把他当成反面教材来举例子,就是因为他使用了一种近乎是‘自杀式’的跑法,因此我想对国内的短跑教练们说一句话——你们这样的不科学执教,完全是在浪费这些好苗子的天赋!”

“100米绝对不是这样跑的!更不是这样教的!!!”

感谢北方麻匪的5000赏~

感谢Lyiii的200赏~

月票双倍活动还有最后两天,手里还有月票的读者老爷们,拜托请把你们手里的月票投一下吧~

小宇撅屁股拜谢!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