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入府(1 / 1)

荀攸已经在巴郡有所进展,此时的幽州,刘虞才接到刘辩的诏书。

平心而论,刘虞对于天子想要进一步削减鲜卑人战争潜力的意图是有些不解的。在他看来,塞外的鲜卑部族之间已经够乱了,尤其是他与柯比能开展贸易之后,柯比能与素利、弥加等人所率领的鲜卑部族的关系持续恶化,如今汉家只需要坐山观虎斗即可。

就算要插手,也得在有能统一鲜卑的人出现的时候,如今根本不必深入其中。

可惜在刘虞看来,天子这次没有给他反对的机会,因为在诏书之后将要来的,会是天子绝对的心腹关羽和他的故吏赵云。

刘虞的想法老成持重,但他的心腹们却有不同的意见。

在鲜于辅和齐周之外,刘虞时常召见问策的人选中又多了一个阎柔。

后者自从鲜卑归来,因其才能和对鲜卑乌桓的了解,很快得到了刘虞的重用,辟为从事。

而阎柔对这份官职也十分珍惜,毕竟刘虞本身德高望重,深得两代天子信任,作为他的属吏本身就是一个很高的起点。

“将军,下官曾与柯比能交往,早知其有效檀石槐之志,今天子既有平乱之心,将军不妨顺势而为之!”阎柔不是第一次卖柯比能了,早在第一次见刘虞时,他就告诉了刘虞柯比能的狼子野心,撇清了他与鲜卑媾和的嫌疑。

鲜于辅与齐周虽都看出刘虞的不愿,却也都和阎柔一般劝刘虞奉命行事。

一则是天子的诏书已经到了,关羽赵云正在路上,二则……对付鲜卑往往意味着军功。

汉家谁人不想要军功啊!

刘虞镇守幽州多年,正差一个再进一步的契机。

而军功,正是最好的钥匙。

作为刘虞的属吏,刘虞不进步,他们怎么好进步呢?

在几位心腹属吏的劝说之下,刘虞总算答应了遵从诏书对鲜卑主动出击。

只是在应下之余,刘虞仍忍不住叹息说:“此次再起战端,不知会有多少伤亡,在吾等看来或许只是记在名册上一个个姓名,但于其家,却是失去了顶梁柱……”

“将来谋划之时,诸君务必多顾念百姓。”

这虽是刘虞不知兵之言,但听在三人耳中,却让他们肃然起敬。

……

身处高位,却仍然会考虑着百姓的安危,这正是君子之风吧!

得益于刘虞近些年发展幽州的举措,幽州整体府库充裕,在关羽和赵云抵达之前,刘虞便已经遵从诏书之意准备起来了。但幽州终究底子薄,就算刘虞上任之后一直重视农业,粮价如今已降到了六七十钱一石,可真要出塞作战,还得需要青冀二州的粮草相助。

秋耕刚过,早已接到命令的州吏郡吏们马上扩招了州郡兵和民夫。

而这时,关羽与赵云已经来到了幽州,他们在上任之前,正好顺路先行拜访刘虞。

彼时,隔壁上谷郡的吕布也被刘虞召来相见,右北平太守丁原人虽未至,却派了同时受他与刘虞喜爱的田畴前来,一同谋划对鲜卑的策略。

“将军,府外关太守和吕都尉要打起来了!”

正在等人拜见的刘虞听闻齐周之言心中一惊,连忙问道:“怎么回事?”

齐周说道:“也不知是不是巧合,两人竟刚好在府门前,谁也不肯退让,就这么僵在那儿了。”

“彼辈竟不知谦让为何物吗?世风日下!”刘虞无奈地抱怨了一句后,只得赶紧起身出屋。

他心中明白,吕布素有傲气,而这新来的关羽作为天子心腹,听起来脾气也没多好。

今日之事若处理不好,将来渔阳上谷两郡有隙,只怕不利于大计。

齐周连忙跟在刘虞身后。

关羽与吕布皆骑在马上,互不相让,二人虽未露兵刃,但手皆握住了佩剑。

关羽近年来在朝中为官,表面上看为人处世丝滑了不少,但其本性难改……若吕布彬彬有礼先来谦让,他也不是不能退让。可而今吕布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关羽不知吕布此举是出自谁的授意,但让是不可能让的。

赵云在关羽身旁也看得分明,这吕布为一郡都尉,哪里来的挑事的底气?今日若让,便威仪尽失。

只是他曾被刘虞征辟,相信以刘虞的德行不至于行此下作之事,很有耐心的劝说关羽等待刘虞前来。

而吕布之畔,早早赶到目睹这一切发生的田畴头痛不已。

他早知道自家府君的义子性情一言难尽,可没想到这般不知进退。

代表着丁原而来的他哪里不清楚,吕布此举,纯粹是觉得关羽比他年轻却身居高位,认为关羽是幸进之徒,心中不满,所以才脑袋一热生了事。

至于什么计谋、暗手,对于吕布来说,那是什么东西?

根本就是没有的。

眼见着事情越闹越大,田畴再次跻身吕布旁边,小声道:“都尉,借一步说话?”

“没空!”吕布的双眼依旧盯着关羽,给出了和之前一样的回答。

田畴再次强调道:“都尉就算不考虑自己的前途,也该多为府君着想……此事闹大了,终究是都尉理亏?”

听到前途二字,吕布聪明的智商总算占领高地了。

但此时他已经骑虎难下,众目睽睽之下,他焉能无故退让?

吕布嘴硬道:“正是为了义父,才不能退让,否则以后出兵塞外,谁为主谁为副?”

说话间,鲜于辅与阎柔两人已经先一步赶到了,见到门口的对立的关羽和吕布,两人头疼地上前了解情况。

面对两人,吕布的嘴更硬了。

未久,忽有人喊道:“将军来了!”

待到刘虞出现,哪怕是关羽,也不能安坐马上了,赵云更是先一步下马,拜见刘虞。

刘虞向众人回礼后,先上前扶起赵云,赞道:“数年未见,子龙英姿依旧啊!”

然后才看向关羽和吕布,故作疑惑地问道:“诸位既然到了,为何不进府?莫非吾之府前,竟还是块宝地不成?”

“子龙此去经年,不知可还记得府中的路该怎么走?”

赵云的反应很快,立刻应道:“牢记在心,将军若是不信,今日便由云来带路?”

“甚好!”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