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量劫之疑,百花齐放(2 / 2)

这等于是说,量劫就是洪荒宇宙的潜意识推动导致的,觉得寄生虫——修士数量多了,死掉一大片,还归天地,才算是干净畅快。

然后,这就会引申出一个结果——修行环境一个时代比一个时代的差,后人能达到的高度普遍不如前人。

一代比一代弱——这很讲究,符合许多玄幻修行小说的背景设定,什么东西都是前人的好,正好跟科技向的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进,背道而驰。

到最后,顺理成章的出现末法时代,天地灵气没有了,不能修行。

很完美,很顺畅,看起来合情合理。

然而,一旦从高处俯视,那么就会有一个惊悚的问题。

——既然天地要大清洗,将寄生虫杀个干干净净,那么为什么还要有圣人这种不死不灭的特殊位格?

圣人不会死,对资源的消耗可能比数十上百尊大罗强者还要多的多,他们才是大头,需要清洗的重量级目标!

或许,圣人可以做刀,斩杀一些不容易杀掉的寄生虫,但如果真的是这样,一两尊便足以胜任,携天地大势镇杀,谁人能挡!

……

伏羲觉得,有必要搞清楚里面蕴藏的秘密。

虽然现在的他很弱小,才刚刚成为太乙境界的修士,离圣人有些远,但并不妨碍打打擦边球,从其余的方面去探索,管中窥豹,洞悉部分根源。

“我们的万神殿,现在有不少殿堂……”伏羲道,掐指算了算,“有天机殿,炼丹殿,制器殿……十几个殿堂,除却少部分用于对外扩张、探索,剩下的都是实验方向的。”

“正好,现在再加上一个——监天殿!”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说出一个霸气十足的名号,“监察天地元气流转,核算增加与降低的程度!”

“现在我们人手不够,先从附近开始。到了日后,我要这洪荒大地,四方海洋,万古星空,九幽归墟,都有我们的人手,汇总测算出宇宙的元气密度与质量!”

“整个洪荒世界,就是我的实验场所!”伏羲无比郑重,“这将会是一场最浩大、最漫长的实验,或许过程会很枯燥,但是它的结论,注定会影响深远!”

“你是想说,随着我们的修行,整个世界的灵气资源也会变化?”同为先天神圣,智慧灵动,凤凰转瞬间就捕捉到伏羲话中未尽的深意,尽管她不知道量劫的存在,不了解圣人的层次,但并不妨碍她根据这些信息洞察天地对修士的影响,“这……倒不是没有可能。”

“不错……”伏羲揉了揉眉心,“如果,世界虽广阔浩瀚,资源却有极限,没有额外的补充,这里面意味着什么,想必你再清楚不过了。”

凤凰沉默,她当然清楚,若是伏羲所阐述的为真,那么就意味着——共参大道可以,但不是谁都能最终站在同样的高度上。

总有牺牲者,倒在道途中,仰望他人的背影。

“确证了结果,就是修行方向的抉择与改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向符合天地发展的道路靠近,淘汰掉很多种修行体系。”

诸神皆是开道者,这并非虚言,而是实指。

所谓的开道,不仅仅是道路的不同,甚至连对修行方式的定义都不一样,每一尊先天神圣,都有着自己的修行体系!

很不可思议?但这就是实际的情况。

比如说接引,他侧重心灵道果,那么他修行的关键与元神识海有莫大关系,以此为根基阐述延伸出了修行的法门。

锤炼心灵,壮大元神,头颅是他的第一起点。

而伏羲又不同,先着手于体魄,而后是血肉筋脉,扩展到筋脉穴窍,最后才是元神真我。整个过程,符合他前世熏陶培养出来的观念。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

当然这些种种修行体系,说不重要?自然不至于,但要说多重要?也未必。

境界道行什么的才是关键,这些修行体系顶多是影响修为和法力,让炼化元气成为法力的速度快一些,战斗时战力强一些,也就是这样了。

诸神之间最多彼此借鉴一二,用来补充自己的不足。

也因为此,每一尊先天神圣对于修行的境界划分,观点也不一样,看法也是五花八门。

你认可的,我不赞同;我划分的,你又不能理解。

只有几个具有共同性质的大境界,才勉强被诸神接受。

比如说金仙,就是所有人修行道路上都要经过的相同层次,或许叫法不一,但是本质是相同。

先天神圣,都要在这个境界完成真我不朽的修行,证就“我之为我”,拥有不朽真性。

再比如说太乙,自身成界,不管行走的是什么道路,差不多都会缔结这样的成果,拥有与洪荒世界对话的能力,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洪荒天地对修行领域的一种收束,在一定的框架内发展。

大境界统一,而在其中有怎样的小境界划分?那就随你便了。

要拉风一点,在里面插上十几二十个小境界?

无所谓,你高兴就好。

反正,境界再怎么多、名字叫法再怎么牛气,也改变不了世界啊!

最多,也就是日后给传人后辈等修行体系继承者一种——老祖很牛、老祖很强的概念。

“唔……这么一想,也不是不行啊……”伏羲琢磨着,“我要不要把太乙境界给它划分出十个八个的境界?”

“以后写自传吹牛逼的时候,也好营造出本人修行道路上,踏破一切艰难险阻、强势突破的那种豪迈心气?”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