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纸鹤复来(2 / 2)

故此,赵敏很珍惜这份友情,也不自觉的臣服于林朝辞的个人魅力之下,幸好眼下张三丰还在,赵敏的头脑比较清醒,冷静了一下就拽回了思绪,不然,怕是连孩子的名都想好了。

张三丰笑眯眯的看了一眼林朝辞。

你用哲学来抨击哲学。

一纸协议什么的,封山百年什么的,都是双方坐上谈判桌的条件互换,就像元朝那边承诺不动武当一样,可是,条件交换是不难的,难的点在于如何坐上谈判桌,拥有对话的资格!

如果精神上的那根弦一直绷着,终究是会断掉的。

这就像“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辩证一样。

一句话,说的赵敏心头一颤,也令张三丰忽而沉默:“如果让我在世界与朋友中选择一个,是毁灭世界留下朋友,还是杀死朋友留下世界,我想,我一定会选择毁灭世界而留下朋友,人生中,知己难得,只要我的朋友坦诚对我,那么,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舍弃他们,这世界太大,我的心却很小,只能装下那些对我好的人,所以,请原谅我会舍弃这个世界,哪怕世界孕育了我,可它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怜爱,并非是对我一人的关爱,不是吗?”

故此,掉转矛头,指向了设计此次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赵敏,语气放缓,收敛起年轻时的热血,一下子似乎又变成了那个慈眉善目的老人,气息圆润如意,看不出任何练武的痕迹:“敏元郡主大费周章,想要的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不弱于他的绝顶高手。

深呼吸两下,才止住那种感动。

也许,他才是错的呢?

想到这里,张三丰没说话,只是用沉默这种方式尊重林朝辞的理念,不过,不认同也是真的。

别看林朝辞只是个先天。

能撑过一招,都算张三丰输。

而同样的问题扔给张三丰……这是一个选择题吗?

直觉告诉他。

不需要一纸文书。

就像是西方那边,有对树洞发泄情绪的习惯一样。

有林朝辞在。

“一个承诺。”

这是事实。

可是,他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赵敏心头一凉。

还特么是个不知深浅的张三丰!

活了一百多岁的老神仙,谁知道这位是宗师还是大宗师,就算是宗师,张三丰少说都还有二三十年好活,如果是大宗师,再活一百年还是可以的,这就像是一柄悬在元朝所有权贵脑袋上的利剑,请问,谁能不胆颤心惊的啊?

故此,如果张三丰执意刺杀,别说是汝阳王府挡不住,就算皇宫里的那些大内高手也挡不住!

种种意想不到的麻烦就会接踵而至。

倒也不算是辱没昆仑。

说眼下的昆仑没有宗师坐镇。

得到的结果只能是意见不同。

赵敏刚提起来的心顿时又放下了。

武当派只是名义上没反元。

承诺什么的,就是一张废纸。

据他的观念,不正确。

嗯,也可能是一句废话。

“而朋友,则是对在一段友情中双方的确切称呼。”

别说武当了,就算是少林,对元兵也是该杀的杀,杀不了的只是不强求,并不会说什么出家人慈悲为怀,只不过在明面上都没像明教这般打起明确的反元大旗,盘踞一方正面开战。

<div class="contentadv"> 故此,要说明教是反元主力,六大派怎么说也算是个刺头了,就连华山掌门鲜于通这个善于玩蛊的小人,手里也是有不少元兵的鲜血,也真做了点实事,在赵敏眼中都不是啥好人。

孤家寡人,从不是说说而已。

如果换个角度想一想,张三丰也挺喜欢和林朝辞这种人做朋友的,一个坦坦荡荡不会坑你的朋友,能让伱在任何时候绝对相信的朋友,想必,不仅仅是正常人喜欢,便是那古往今来的明君雄主,也一样渴望这种知心的朋友。

不过,赵敏忌惮的并非其余五大派。

绝非正确或不正确。

尽管是歪理。

“您的观念太老旧了,不至于腐朽,可交友这种事,本就不该被世间的任何东西限制,如果说,我连交个朋友都要先看看他是什么种族的人,要为民族大义考虑,我想这个朋友就配不上这个称呼了,因为掺杂了太多思量的友情本就是利益关系,从来就不是什么朋友。”

林朝辞笑着拍拍赵敏的肩头。

元朝可没有宗师。

没林朝辞在。

想撕毁就撕毁,想不承认就不承认。

这便是武林。

这便是江湖。

一个强者能列土封疆的大争之世!

求收藏,求评论。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