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回家过年(2 / 2)

“大娘,您这是做什么呢。”

<div class="contentadv"> 小妹紧着就凑了过去,邹大娘正取了些土豆在削皮,看见小丫头凑了过来,笑着解释一句。

“我看你们家柜子里,已经准备了不少菜,寻思着做几个凉菜,估计你们没准备,这是想做个土豆泥的芥末墩。”

按说老京城人都爱用蔬菜尤其是大白菜做芥末墩,可吃过朱雪峰做的土豆泥后,又听土豆泥做芥末墩也不错,邹大娘就记住了,这不找到个机会就想试试。

朱雪峰脸一红,这老京城过年的年饭讲究一个“四四见底”,是指宴席由四凉、四热炒、四肉菜、四汤菜等组成。

自己瞎琢磨,安排了不少菜,可还真没按这个讲究来准备,这要是三兄妹自己吃就算了,现在请了邹大爷老两口,不按规矩来是有点不合适。

可就这几个人,真要按老规矩可真是用不了,老百姓家也都变动一下,改成“四碟八碗”,即四碟冷菜、八碗热菜,多为家常菜。

一会年饭上什么菜,还真的重新规划一下,要不然得让老两口看笑话了。

传统四凉菜:炸饹馇、芥末墩儿、肉皮冻儿、五彩花生米,炸饹馇用乾隆白菜替代,现在再弄也来不及,花生米邹大爷倒是都准备完了,肉皮冻傻柱还是帮着熬的,在地窖冰库存着,凉菜算是齐了。

八个热菜准备做红烧鲤鱼、葱烧海参、清炒虾仁儿、红烧丸子、青蒜回锅肉、卤鸡凑一个,再炒俩素菜凑齐八个,这样团团圆圆、开开心心都有了,有鸡有鱼的也算吉庆有余了。

这些都是现成的,早准备好了,都在冰库,这海参还是傻柱帮着发的,发好了就冻在冰库了。

四汤菜要是按老规矩是准备不上了,一是来不及,二是没食材,估计就今年的年景,大家都很难凑齐。

只能把数凑够,是这么个意思,再说就五个人,整四个汤也浪费,到时候熬一锅骨头汤,涮一锅羊肉,再凑海米紫菜蛋花汤,一个鸡汤完事,所谓“四四见底”,也就是讨个四平八稳的意思。

朱雪峰把自己安排的菜一说,老两口没有二话,都说好,没想到这朱家大小子准备还挺充分,家里还准备了几个,看来用不上。

“这饹馇大娘已经炸好了,你就别折腾那个什么皇帝白菜了,大过年的,不让他来家里捣乱。”

邹大爷提醒一句,朱雪峰只能接受。

“大爷,不是皇帝白菜,是乾隆白菜。”

“什么乾隆、康熙的,都是老黄历,现在不兴这个,我看啦,炸饹馇就挺好。”

“行行行,听您的。”

“骨头汤和鸡汤你也甭弄了,巧了,你大娘早炖上了,没想到你也是这么安排的。”

邹大爷笑嘻嘻的看着朱雪峰,老两口老早就注意着兄妹三人准备的玩意,估摸着今天回来肯定早不了,这汤早在隔壁炖上了。

“雪松,你和妹妹去地窖把菜都拿上来,然后再去洗个澡,一会咱们得上手了。”

“好咧。”

老二开开心心的拿了钥匙,带着妹妹下去了,这年前洗个澡,总不能把头年的污垢带过年吧,一会朱雪峰也得洗一个,这两天颠簸还是有点累人的。

有了计划,后面的就好办了,大家各司其职,全体动手,时间不长,年饭就准备好了,厨房都摆不下了,邹大爷老两口也找了个借口先回去,朱雪峰知道老两口这是回避,老朱家该祭祖了。

院子里也不知道是谁家,已经急匆匆的开始放鞭了,远处也时不时的传来鞭炮的动静,院子里一堆孩子在到处乱窜,谁家放鞭炮就去谁家。

“雪松,把鞭炮去挂上放了,一会得摆桌。”

“好咧。”弟弟妹妹扔下手头的活,去放鞭炮,朱雪峰将爷爷奶奶、父母的牌位整理一下,重新摆好,摆上贡品。

按这边的规矩,吃饭之前要在门前或院子里放上一挂鞭炮,表示喜庆,只有放完鞭炮之后,才能把饭菜端上桌。

门口噼噼啪啪的鞭炮炸响,朱雪峰也出去点了四个二踢脚,只听鞭炮声中,传来“澎”的巨响,然后老久才在半空中传来“啪”的一声爆炸。

老二又在一边放了不少麻雷子,这玩意动静也不小,可惜就一声响。

以牛小犇为首的孩子都在一边等着,就等放完了,再扒拉扒拉,找找没炸的。

“一会可得小心点,有些可能是慢引,抓到手才炸,可别伤了人,多等会再捡。”

朱雪峰可是有过经历,小时候动作飞快先抢了一把,炸断掉落的十几个鞭炮,可惜在手里炸了,痛不欲生,当场就炸了三个紫色的血泡,疼了好多天。

三大爷家几个孩子也在院子里挂鞭炮,见老朱家开始了,就捂着耳朵在一边看着,等放过了,自家再放。

“哟,大兄弟,这是红红火火啊,你这还整二踢脚了,还有没有,给哥哥几个,我也放放。”

傻柱远远的看见老朱家居然放二踢脚,赶紧过来,这玩意太少,很难碰到。

“有啊,来拿吧,你们家啥时候开饭。”

“早准备好了,这就去接老太太,一会就开始。”

傻柱也拿了四个二踢脚,美滋滋的走了。

“谢了兄弟,一会我们家,也红红火火,来个四响。”

看闫家三个小家伙眼红,看着傻柱开开心心拿了二踢脚,想要又开不了口。

“小妹,跑了一趟,去送三大爷家四个二踢脚,大家一起放。”

“谢谢峰哥,谢谢小梅姐。”

闫解娣和小妹最熟,上前接过,道了声谢。

“一会得注意点,这玩意炸起来厉害,得,你们家放吧,我们得去上菜了。”

根本没人听朱雪峰的鬼话,鞭炮一停,一群孩子就扎了进去,然后就是…。

伴随着老闫家的鞭炮声,三人从厨房把菜一个个端上桌,赫然是四凉八热,加上火锅算四个汤,倒是合了四平八稳。

“跪下磕头…。”

拜祭完爷爷奶奶和父母,这些贡品还得一直摆着。

“去把邹大爷老两口请过来,咱们也开饭了。”

时间还早,现在还不到七点,这京城人过年,这年饭又叫年夜饭,没有个固定的点,早点的五点多就有人吃上了,晚点的八点才开席的也不少,各家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

这点倒是和南边不同,记得南边好多家年饭都是大中午吃的,这京城这边就叫年夜饭,一般一吃就到了下半场,就和后面包饺子接上了。

除夕年夜饭是一年最隆重的一顿饭,其意义之重,饭菜之排场,吃饭时间之长,都可谓是‘一餐独秀’。

过得再艰难的家里,都会尽最大能力安置一顿年夜饭,既是犒劳大家辛苦一年,又带有强烈的寓意和愿望。

现在晚上也没啥娱乐,没有电视,对了,家里有收音机啊,怎么把这事忘了。

“老二,把收音机拿出来啊,这事还要我说啊。”

收音机里这会是戏曲节目,老两口爱听,三兄妹是先吃为敬了,饿了大半天了。

年夜饭很丰盛,还有一盘萝卜丝,这个没算在菜里,就是个意思,头菜,还有二斤涮羊肉,满桌菜就是看着热闹,吃得开心,可真吃不了多少,昨天两老帮着蒸的馒头除了朱雪峰干掉三个,其他人也就一人吃了一个。

馒头上都点了红点,这都是老两口帮着弄的,朱雪峰早忘了,见了红点才想起来,三人压根就没准备,好在有老人帮衬,才不至于露了怯。

弟弟妹妹早知道大哥开始练武后,这食量暴涨,没觉得意外,倒是邹大爷两口子,看朱家大小子吃了不少菜,还能干掉三个大馒头,有些惊讶,这每月的粮食够吃吗。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