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章 剑神南下,少圣东征(2 / 2)

一剑吞鸿 曹家大官人 3313 字 6个月前

世上最欢心的事,兄弟重逢,算一个。

青山之上。

小娇娘发丝飞扬,坐在一旁,看着兄弟二人重逢,兀自坐在那里发呆,满脸愁苦地开始暗自嘀咕:最开始是皇甫录出来捣乱,再后来是李二牛,到现在,又变成了应成,娘的,你刘懿的兄弟都是你刘懿的姻缘煞星不成?不行,回凌源城以后,我得防患于未然,把王三宝偷偷教训一顿,让这小子识时务些才好。

越想这些,乔妙卿看应成的眼神,越眼睛不是眼睛的,鼻子不是鼻子的,惹人生厌。

“方才误把大哥和乔姑娘当做了别有用心的贼人,哈哈!哈哈哈!冒失,实在冒失啦!”

应成一嘴带过前因,抱着山鸡狼吞虎咽,边吃边问,“大哥,好久不见,你居然入致物境界了?”

“哈哈!侥幸,侥幸。要不是高人指点,也不能得此成就。”

刘懿搂着应成的肩膀,没有责怪应成方才的冒失,他笑看应成,哈哈笑道,“你也不赖啊,这才几年功夫,居然攀上了卸甲境界啦!这要是假以时日,岂不是能得武道大造化!”

“大哥说笑了,我天资不高,想要砥砺剑道,唯有苦修一途,可耗费三年之功,方才入境卸甲。越往上走越难熬啊!”

应成咽下最后一口肉,抹了抹嘴唇,反手将油渍蹭在刘懿的下摆上,坏坏一笑,美滋滋地说道,“有些人,误就误在了这人有我无的三分天资

手里,可追求剑道极致,是我毕生之愿,总有一线生机,也要倾尽全力。”

刘懿本想邀其出世共建一番大业也好青史留名,可君子不夺他人之志,应成志不在此,自己也不做挽留,两人互道了一番心事后,刘懿便问,“兄弟此后有何打算?”

应成反问道,“大哥,你呢?”

刘懿哈哈大笑,“我没得选,自然是在庙堂里浑水摸鱼!”

应成不看刘懿,兀自说道,“大哥不觉庙堂凶险?”

刘懿摊手道,“没办法,读书人想要施展抱负,救世安民,总得在庙堂上有一把椅子,有了这把椅子,才有话语权和能力,否则什么宏图大志,什么功成名就,全是纸上谈兵。当然,挤不进官场,退一步,穷则独善其身,做好学问也不差,像三宝一样在地方上传道授业,教化百姓,开化民风,也行!可比起前者,毕竟寂寞无趣了些啊!”

刘懿一席话说得云淡风轻,一双眼眸极为平静,只有两只大袖摇晃不已,如两朵白云往复飘荡。

“你呢?今后何去何从?总不能在深山里闭门造车吧!”

应成久居深山,自有一份山人自带的畅意极致,他意气风发地伸出手指,指向南方,“哈哈,当然不会,这几年深山独居,甚是无趣。大哥,我想好了,大秦有箫心剑派,我大汉有倚剑阁,北面太冷,又是敌国,我自是不能去求学的。我打算随你出山,回凌源城

,待参加过你的大婚之后,便辞别父母,南下求学。”

应成悠哉悠哉地躺在地上,眼神坚毅,精神饱满,激情昂扬,“这些年未建寸功,未得寸名,唯有一腔热血,所以我要单枪匹马闯江湖,我要成为八百年内天下武夫不能超越的剑道魁首,一约既定,万山不可阻,就算前路坎坷,我也会奋勇直前,纵使枪掉枪头,亦不回还。”

人生天地间,必要有所成,我应成虽已经残缺之人,亦不悔此道。

刘懿感慨万千,“曾经的锦衣公子,变成了今日的上进青年,时光总教人改变呐!”

应成嘿嘿一笑,“大哥不也一样?曾经一心想做望南楼掌柜,如今,倒想做天下人的掌柜了!”

刘懿轻轻锤了一下应成的胸口,指了指应成佩剑,信誓旦旦,“愿二十年后,此锋一出,天下莫敢争锋!”

应成坐起身来,面上终于有了些许庄重,“我以长剑扫江湖,兄以文韬安苍生。我们兄弟,要纵横天下!”

两人从小时候撒尿和泥巴,又聊到了当年赤松郡平田被围,一直说到了伏灵山之战和凌源山修炼,不知不觉,已经聊至晌午,应成对乔妙卿的称呼,也从‘乔姑娘’换成了‘大嫂’。

乔妙卿舒心地笑了。

应成见此,悄悄地对刘懿道,“公子真是菩萨心肠。”

......

临近刘懿和乔妙卿的一处山巅,有观景大坪,夜半,两人坐看星辰。

满月悬空

,光辉素洁,乔妙卿在看星星,刘懿在看乔妙卿。

乔妙卿一副昏昏欲睡的表情,还没到盏茶时间,便看腻了,看的直翻白眼,她起身抻了个懒腰,又再坐下,无趣地道,“观星望月,那都是八十岁老头子才干的行当,你我加起来还不到四十岁,在这瞅个啥子劲呢?”

刘懿坏坏一笑,“或许,只有你自己在看星星。”

乔妙卿侧脸看向刘懿那张始终盯着自己从未离开的双眼,忽然明白了些什么,她羞臊一笑,吐了吐舌头,“懿哥,讨厌!”

小娇娘嗓音温柔,宛如泉水叮咚,悦耳动听,让刘懿的心,都要化掉了。

刘懿眼角余光打量着没心没肺的乔妙卿,忽然问道,“妙卿,如果你有个朋友,他过得好,你会不会高兴?”

乔妙卿不假思索,点头道,“当然高兴,我这辈子结交朋友兄弟,都不是嘴上说说的那种,虽然说,我并没有什么朋友。”

刘懿又问道,“那,如果你的这位朋友,过得比你好很多,你会不会高呢?”

乔妙卿忽然有些犹豫了。

刘懿紧握着乔妙卿的玉手,憨笑道,“我会更高兴。”

刘懿说过了之后,就没多想什么,本就是随口一聊而已。

但在乔妙卿看来,这一刻,刘懿的双眼,犹如万古长夜中的璀璨明星,靓丽而纯洁。

随之,乔妙卿在这一刻,则有些神色恍惚,她突然觉得自己混了多年的那座腥风血雨的江湖,似

乎跟刘懿根本就不是一座,是自己的江湖太深?还是刘懿的江湖太浅呢?

想着想着,这对儿碧玉佳人,在璀璨群星下,相拥而睡了。

......

刘懿是个说话算话的人,回到凌源城后,他做的第一时间并不是处理政务,而是拽着乔妙卿来参拜父亲。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刘懿和乔妙卿都到了《汉律》规定的嫁娶年龄,两人又在四年来饱经风雨,所以,他们的爱情,只要两个当事人没什么意见,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刘权生欣然应允。

选了个良辰吉日,刘懿终于八抬大轿,在凌源城百姓们的山呼海啸之中,迎这位斥虎帮帮主过了门儿。

姻缘造化,几年前还是萍水相逢的少年少女,如今登堂入室,喜结连理。

对于曲州形势来讲,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结婚。

一对儿新人喜结良缘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告诉世人,平田居与斥虎帮算是结成了坚不可摧的联盟,一个新的、足以改变曲州格局的强大势力,正在凌源山脉这个控北要地,冉冉崛起。

六月初一,微风不燥,都已经长成了半大小伙子的‘子归五小’,齐聚在凌源城南门之外。

少年已经长大,此出南门,必要经历风雨。

李二牛、皇甫录一文一武,已经成了刘懿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王三宝渐渐淡出两座江湖,时常游历山水,回来便在子归学堂前栽榆柳,后种松楠,桃李枣梅,

无所不备,看样子是想一心求静做散仙儿,乐业安居不出了。

独臂的应成,则成为了小有成就的剑客。

五个人,各自有各自的前途,各自看着各自的风景。

喝过装行酒,深情相拥之后,应成独自一人,在亲朋好友的深情注视之下,踏上了南下倚剑阁的千里求学之路。

提剑路漫漫,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仅此一别,五人再见面时,便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

“我儿一人出门在外,不知冷热,真叫为娘担心啊!”应成娘眺望着那道即将消失的背影,黯然伤神。

应知轻轻拍了拍应成娘的肩膀,向刘懿点头示意后,双双回城。

而刘懿和乔妙卿这对儿青衫情侣,则跨上战马,向城头上为自己送行的刘权生和夏晴微微点头,带着八百骑骁勇,虎啸东南去。

少年心中本无事,一身热血许报国!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