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大汉发展规划和再当夫子(1 / 1)

第355章,大汉发展规划和再当夫子

长安这座城市越来越繁华,尤其是经过徐凡三大改造之后,以前的泥土路面,砖头路面全部被平整的水泥路面取代,以前苦涩的老旧水井被喷泉水池取代,规模庞大里城墙体系的框架被拆除的干干净净,扩大了道路的面积,整座城市空间变得大了许多。

街道两边普遍都是三层的水泥楼,不说电力设施和其他机械,此时长安城有徐凡后世90年代的小县城样貌。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多的水泥高楼,也从未见过如此宽阔干净的水泥马路,长安城对于从未到过的人冲击极大,即便是他们最美好的想象也难以超越长安城的繁华,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天上的神都。

而大汉的太守诸侯看到新的长安城也是极其吃惊,同时暗下决心要以长安城为模版打造,在自己的治下打造一座和长安城一样的城市。

今年大汉的上计没有太特别的事情,总的来说就是粮食增产,税金增加,人口增加,这其中以三川郡为中心的中原六郡因为改革税收体系,税金暴涨。

丞相周章决定全面推行税制改革,抓大放小,让地方上郡守县令,严抓亩产过万的大地主家族,税金上缴情况,并且新成立税务监,位比九卿,由三川郡郡守周勃担任税监令。

这个新成立的九卿部门让大汉所有郡守咂舌,不是因为朝廷开始严抓税务,而是税监令下属居然有一营士兵,他们居然可以武装征税。这在大汉九卿等级的部门当中可谓是独一份了。

周章面无表情解释道:“这是为了保证朝廷征税效率。”

其实这是徐凡特意加上去的,两千年封建史,王朝末日几乎都是穷死的,有钱人的征不上,穷鬼没有钱,徐凡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大明,因为海贸几乎吸干了天下的金银,大明的士绅阶级成为了当时全球最富裕的群体,结果这个可悲的王朝居然是被穷死的。

尤其是崇祯皇帝为了给军队弄军饷,求遍了整个朝廷王公大臣,最后只得到20万两白银,结果李自成一個拷饷弄出7000万两白银。

周章道:“朝廷不是不修轨道,而是无法同时开启如此多的轨道项目,朝廷的财政是有限的,只能重点开发几个项目。”

这就导致了今年各郡的贤者,纷纷提出本郡的轨道网络建设计划,求朝廷支持。

而今年的贤者会就极其热闹了,几年下来大家越来越适应贤者会模式了,现在大汉的太守们也会和本地的贤者联合了,他们自己的提案很难在朝廷通过,但可以由贤者们在贤者大会上提出。而这些贤者也热意为本郡争取利益。

这是一笔极其庞大的财富,要知道大汉的农业每年创造的财富也不过就500-600万金,但农业基本上见顶了,而大汉的海洋经济却是刚刚开发出来,几大产业加起来就超过了上百万金,还处于大有可为的阶段。这些沿海贤者认为朝廷应该加大和海洋经济有关的投入。

上计令张苍道:“关中洛阳段轨道是很赚钱,但这段轨道联通的是我大汉最富裕的两个郡,关中和三川郡有坚固的经济基础,修建轨道才能赚钱。”

这个时候一位东海郡贤者道:“陛下一直强调,朝廷不是商贾,很多时候亏本的事情也是要做的,长安城到肤施线这段轨道的确不赚钱,但他的军事作用大,这段轨道修成,朝廷就的军队就可以朝发夕至,抵达边疆,这效率是区区军事价值能比的。只要能赚回维护的钱,轨道的军事价值和对经济拉动的价值就足够朝廷推广轨道了。”

这个时候假相陈平道:“尔等不能只看轨道带来的好处,却不看轨道的对尔等的冲击力。”

他看向三川郡的方向冷脸道:“关中载重马车价格低廉,大量的商贾愿意购买,但却遭受到三川郡打压,难以进入三川郡市场,不就是你们想要维护洛阳城的车马场。”

这个对比太强烈了,再过几年大汉的地主豪强也应该富裕起来了,不想办法弄一个强力的税务机构,只怕大汉朝廷的税金也会缓慢流失。

而沿海郡县贤者们则多提交了扩建码头的议案,从发现香料开始,大汉的海贸经济就越来越庞大,一个香料就可以给大汉带来几十万金的利益,后面的渔业,捕鲸业,鸟粪石行业全部加上去,每年大海能给大汉带来上百万金的财富。

关中已经有一个小型的轨道网络,联通内史十余县,轨道对这些小县城的带动作用是肉眼可见的,更不要说长安和洛阳城这样的主干道了,洛阳的特产几乎如同潮水般涌现长安城,同时长安城的特产也如同潮水一般涌现洛阳城,两地今年的税金在极其高的起点上,还增加了三成,这几乎都是轨道拉动的结果。

但轨道高昂的价格却也不是地方郡县能建造他们,这就导致他们不得不依靠朝廷来建设轨道了,于是今年大汉50个郡县的贤者都提交了本郡的轨道交通计划。

这条大汉的主干道联通,每天运输在轨道上的马车可谓是川流不息,长安城和洛阳城的发展变得更加繁荣,沿着轨道的县邑更是呈现爆发式发展,轨道对经济的拉动已经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了。

这个部门成立让很多太守幸灾乐祸起来,海贸兴起,大部分的利润都被会稽郡获得了,其他只有东海郡,琅琊郡,胶东郡等北方郡县获得几千斤的税金,内地郡他们更是没有受到海贸的利益,所以新成立的海关他们是热意见到的。

但显然周章是不可能全部通过这些贤者的提案的,大汉朝廷的财政根本没有办法支撑如此庞大的计划,甚至连十分之一都不可能通过。

“而与此同时长安城到肤施线这段轨道也开通了,但运行半年时间,勉强只收回维护的资金,按照朝廷的计算这段轨道几乎不可能回本。像长安到洛阳段轨道在大汉是少数情况,像长安到肤施段轨道才是大汉大部分的情况。”

同时今年上郡的经济也是快速增长当中,羊毛,牲口随着轨道快速进入关中,今年上郡的税金提升了一倍有余,面对轨道对经济的拉动,周章对轨道已经不排斥了。但不排除却不代表他会大规模扩大轨道,实在是轨道的价格太贵了,维护价格太高,大规模建设轨道,周章担心朝廷的财政会扛不住。

当然朝廷也给会稽郡一点弥补,同意在会稽郡修建轨道网络,还在会稽郡建立鲁班分院,海贸学院作为补偿。

但一位会稽郡的贤者更是说道:“周丞相,现在最赚钱的是木轨和港口,朝廷应该把资金投向这两个行业,加快我大汉的发展。”

而后就是成立海关部门,以后海贸的税金由海关部门征收,关税令由曹性担任,同时成立垦殖部,管理大汉新发现的领土,垦殖令由庞源担任。

轨道在大汉已经出现了三年时间,今年长安到洛阳城的轨道更是被修建好了。

陈平的话让三川郡的贤者们尴尬了。

洛阳城以为在天下之中,加上有庞大的手工业群,所以他们制造马车的行业也是极其庞大,在三川郡的产业当中只差纺织业,也是支柱产业。

但半年前关中价格低廉,数量众多的载重马车打入三川郡市场,长安车马厂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因为有轨道交通,商贾会先在长安城装上时候轨道的车轮,而后在洛阳城改装车轮,低价把这些马车卖出去,

这就导致长安的载重马车来到洛阳城,几乎不需要运费成本,而价格却比洛阳城本地的车马厂低一半。

这让洛阳的马车如何竞争的了,半年时间洛阳的马车厂倒了一半,洛阳城的作坊主可谓是哀鸿遍野。当然这些作坊主自然也不会等死,他们发挥自己的关系,想办法限制长安载重马车进入洛阳城,抢夺自己的市场。

为此诞生了天下第1个商标,洛阳的轨道马车都会打上洛阳的标志,没有这个标志,轨道马车不能进入三川郡。

三川郡贤者吃瘪不少人都在暗笑,谁让三川郡的贤者非常嚣张,总是用鼻孔看人,现在被长安的老爷教训了吧。

而后陈平扫视一圈贤者道:“你们可要想好,轨道不止有好处,轨道带来的冲击力你们能承受?

现在长安的载重马车只要2万钱,要是数量多价格还可以下降。长安城的麻布一匹400钱,羊毛布一匹600钱,普通丝绸一匹千钱,轨道一联通,不是你们把货物卖给长安城,而是长安城的货物会像潮水一般涌向你们的家乡。”

关中的农业产品虽然价格高,但手工业产品却是整个大汉价格的洼地,长安的手工业品价格普遍都比外地低三成,只是因为交通的原因,让这三成的优势发挥不出威力,但轨道马车就可以改变这一点。

没办法有新技术都是先在关中使用,关中的生产效率是比其他郡县要强很多的,只是大汉落后的交通阻碍了关中产能的爆发。

一时间所有贤者都被陈平描述的场景吓到了。

丞相周章宣布休会。

翌日,丞相周章就召集大汉的郡守,和他们一起商议大汉的发展问题,把地方郡县的发展融入在整个大汉发展体系当中。

第三日,贤者会上,丞相周章拿出《大汉8年—12年轨道发展计划》《大汉8年—12年海洋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大汉接下来五年时间主要投入的轨道建设和码头港口建设当中。

接下来的诸侯大会也是极其平静的渡过,不过各路诸侯都想以长安城为模版,建设自己的都城,为此发展钱庄大量贷款。

同时滇国国王庄署找到熊心,看着大家都是楚国遗民的份上,拉他这个亲戚一把。

熊心给的意见是内附,求朝廷派遣官员治理滇国,学习魏咎,魏豹两兄弟,这样的话庄署一脉还能保证荣华富贵。

庄署听了熊心的话,当即找到大汉丞相,表达自己想要重新回归大汉文明之心,求朝廷派遣官员来治理滇国,派遣士子来教化滇国的百姓。

周章看庄署如此识时务,命令陈晓停止对滇国的谋划,同时派遣官员进入滇国。

在诸侯大会结束之后,丞相周章和陈锤两人开始巡视少府年产值千万以上的工厂,他们认为合格的厂长奖励,有的厂长甚至直接被周章安排为大汉的县令,而不合格者则被他们调回长安城,深造学习。

这引起整个少府体系下的厂长内心忐忑不已,有种等待最终命运降临的感觉。大汉一向只考核汉吏,优秀的升官,不合格的深造,犯罪的搭配边疆。

这次终于轮到他们了,成功者鱼跃龙门,失败者一落千丈。像以前那样安逸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但只要有野心之人还是期待丞相到来和考核的,毕竟厂长的权利再大,能大过汉吏。

同时徐凡不得不在长安城开一个工商管理学习班。

说句实在话,徐凡在后世不过是个底层打工仔,真没有管理过工厂,也没有学会过什么IBM。

他只能用自己在网上看到,平时才接触到半桶水的信息交给这些人。当然即便是这半桶水,也比这个世界大部分用地主老财式的管理方法要好得多了。

既然是上课,自然是越多人懂工商管理越是好,所以徐凡也没有限制人来听。

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引起整个关中工商业界的轰动,这是天子讲课,他们可以听,学成之后,他们不就是天子门生了。

这还有什么说的,关中只有知道这个消息的作坊主纷纷来听天子讲课。

徐凡知道他们的想法之后,只是笑笑,并没有阻止,听课就算是天子门生,徐凡的门生要有几十万人了,你们不知道这个天子名称的含金量非常低。

徐凡讲课是以长安车马厂为范例,对他们讲了什么是标准化,什么是标准化生产。

“之所以要把每个零件的公差制定在一分的差距,就是因为零件越标准,产品性能就越好,一个产品分解的零件越多,制造的难度会越小。”

“例如打造一个马车,这是单独一个老师傅来学需要学习十年,他才能单独制造出一辆马车。”

“但要是把这辆马车分解成几百个零件,每个学徒只学习这一部分,只需要一个月时间,这个学徒在制作这个零件的能力可以追上这个老师傅。”

“同样是制造一辆马车,一个老师傅要从头到尾,这需要十年的培养时间,但召集几百个学徒他们每人只学习一部分,只需要一个月时间,就可以培养出一批打造马车的工匠。同时双方的效率也不一样,一个老师傅打造一辆马车可能需要半年的时间,但几百个学徒分工合作,只需要不到半天,这就是标准化生产的威力。”

“标准化不是为了增加生产的难度,而是为了降低生产的难度,要是整个大汉都用一套标准,我大汉不管是培训一个学徒的时间,还是制造一种货物的时间都会降低和费用。”

“长安车马厂是第一个实行全标准零件,标准化生产的马车厂,所以它的一辆载重马车可以减低到2万钱。但即便他把价格打到如此低了,但他们一辆马车容乃可以赚1万钱以上。”

“也就是说,长安车马厂还可以把载重马车的价格降低到1万钱左右,他们仍然有的赚。但其他地方的车马厂就要死光了。”

一个洛阳城的车马作坊主脸色难看道:“陛下,我等也是您的子民,某是车马厂一年要交十几万钱的税赋,对大汉也算是有贡献,但您不能这样一下我们打死呀。”/

“是呀,是呀,您再这么降下去,我们全活不下去了,我们也是您的子民呐。求陛下仁慈,放过我等吧。”1万钱的载重马车,把所有人都给吓住了,这是完全不过活路呀。

徐凡淡然道:“朕身为天子要看的是天下人的大利,而不是只看你们这一点人的利益。对天下人来说,大利是什么?就是能用上便宜的载重马车,这样天下的货物成本会降低,百姓可以获得更加廉价的产品。在这个天下大势面前,你们这点利益不值一提,”

开作坊就是要和天下所有的同行竞争,这个行业最讲究优胜劣汰,伱们自己弱小,却不把你们淘汰,只能是拖累整个天下。”

“你们以其求朕放过你们,不如自己发奋图强,如何制造标准零件朕已经告诉你们了,如何制定生产标准,朕也告诉你们了,长安车马厂能做到事情难道你们就做不到?既然做不到把这个市场留给强者不是应该的吗!”

这个时候来到洛阳城的端睿问道:“我等也愿意上进,只求天子给我等一个机会,能不能请朝廷大匠指导我们?建设标准化的零件,制定标准化的生产。”

徐凡笑道:“这是朕今天最想听到的话,你们想要在竞争残酷的产业界发展,只有自强不息才是王道。”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