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静塞军?(1 / 1)

甲胄!成批的披甲士卒!

仅仅目光一扫,赵铭就感觉其数目不下两千人。

稍作一想就清楚这是哪支禁军铁骑了。

乖乖!

禁军这么有钱吗?

说实话赵铭之前有些低估禁军了,这都是全员佩甲了。

仔细辨别了一下,赵铭就看到了好几种甲胄。

分别有山字纹甲,步人甲,锁子甲,皮甲四种。

两三千人的队伍,具备四种甲胄,在其他朝代或许比较罕见,但在与大宋几乎十分类似的大燕,这很常见。

因为宋朝的甲胄横跨各个类别,本身又处于铁甲至皮甲的过渡阶段。

光是大分类就有,铁札甲,锁甲,皮甲,棉甲,纸甲,布甲。

唔没错,几乎横跨了所有大类别的甲胄。

“竟然有步人甲,禁军竟然有这玩意?”一旁的张武忍不住开口了。

步人甲这玩意自从缴获了几套后,他们这些大乾高级将领也没少测试其强度。

可以说,寻常刀剑,劈砍在甲片上几乎不会伤及皮肤分毫。

偏偏步人甲这种玩意又是近乎全包裹的重甲,面部和颈部都有不错的防护力。

加之战场环境复杂,想要对付这种敌人,最好的武器就是铁锤和斧子。

擅长使用此道的,在大乾内部并不多。

目前仅有胜捷军那五百人铁锤和斧子都可以拿捏。

可整个武库目前也就一百副铁锤和斧钺。

“禁军当然有重甲!”说话的是王奎。

见众人目光看过来,他便解释道,

“既然是禁军骑兵,在禁军中无非也就几个。

有重甲,且均有皮甲,且你们看,那还有一百副神臂弩。

想来是三衙亲军马军司的精锐。

马军司全员皆是上等禁军,月奉也是拿得最顶级的,更是大燕官家亲军。

有重甲自然不稀奇!

不过咱们麻烦的不是这重甲,而是那一百副神臂弩!”

王奎的神情格外凝重。

虽说禁军武备松懈,战斗力远不如眼下的西军,可人家装备这么好。

装备差就够现如今的大乾狠狠喝上一壶。

“另外既然是马军司的人,我估计其中还有不少是静塞军后人。

此战我军绝不能出城野战!

出城必败!”王奎语气格外的严肃。

众人也是听得有些晕乎乎的,旋即就是一阵长久的沉默。

禁军他们可以嘲笑,但静塞军却是没啥可嘲笑的。

作为曾经的大燕子民,许多人都听闻过北燕时期的静塞军有多么勇武。

静塞军算是大燕继承至前朝部分甲胄,组建的一支精锐骑兵。

全员只有三千人,每人五匹马,装备极其精良,全都是继承自前朝的重甲。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更是万里挑一,不仅身披重甲,还配备多种武器,其中就有一套分量不轻的重弓,能开弓两百斤。

铁桶般的防御,外加锋利无比的攻击力。

在大燕之初曾打的大渊抬不起头。

这点赵铭也听闻过,相当于大宋的静塞军。

战绩也确实比较了得,相较于大宋的静塞军,多次击败过,辽国铁林军,皮室军。

在北宋时期静塞军与辽国铁林军,西夏铁鹞子军,女真铁浮屠,蒙古重甲骑兵,并称为当世五大铁骑。

大燕这支静塞军战绩也不差,多次击溃大渊的轻骑大军,重甲铁骑。

一次关键大战中,曾打没了大渊五万轻骑兵,阵斩五千俘获战马无数。

只是结局与大宋的静塞军如出一辙,都没啥好下场,都是被自己人给玩没了的。

据说大燕的静塞军最后也是同样拆散成了一些将领官员的亲兵,部分更是冲入禁军亲军之中。

可以说眼前的这支马军司禁军铁骑,有一部分静塞军血统,只是纯不纯就难说了。

毕竟这可是过了好几百年,能有几分战力真不好说。

但不看别的,单看这身装备,还有前不久大胜十万火匪的战绩,这支军队的士气也不会差。

而就在此时,众人沉默之际,忽的发现城外敌军竟有所异动。

“咦!难道刚来就准备攻城?如此自信?”张武愕然。

就见敌军阵营之中,除却那些扎营的民夫,其中就有千余人从阵营中在督战队的驱使下朝着安平县徐徐逼近。

“可能是试探性进攻,那些禁军没有动!不过也不能大意,传令下去所有人准备迎战!”赵铭沉声道。

这一战兴许是大乾举国之战,决定国运一战!

哦不对!

貌似大乾每次战役都是举国之战,国运之战。

赵铭有些尴尬,好在没人看出来。

大乾现在这情况,还真得每次都得拼尽全力。

之前和覆卮山贼寇一战,也相当于举国一战了。

毕竟当时的安新军就是大乾第一精锐,这要是打没了,大乾也离覆灭不远了。

随着赵铭旨意下达,张武,沈玉龙,张锴,王铁匠等人纷纷开始将各级命令传达下去。

王铁匠是最小心谨慎的,不知道是不是大乾越发强大,接连打胜仗的缘故。

总之王铁匠,和老曹两人现在都是谨小慎微,颇有点害怕赵铭卸磨杀驴。

这也正常,哪怕他二人不懂兵,也看得出现在大乾作战能力最差的就是他们的安山军。

哪怕他二人已经多次规范手下的操练和军纪,但不能打就是不能打。

除非这支安山军再经历几次血战,人员多次大浪淘沙,兴许真能练出一支精兵。

不然曾经那老油子的性格,没法轻易磨灭。

随着命令下达,远远俯视下,能看出,大乾城墙上的人员开始火速调动。

民夫在衙役的驱赶下纷纷下去,而下边原本备战休整的各部士卒则是提着各自兵刃火速登上城墙。

因为此次敌军屯兵于东城门,所以这边登上城墙的驻军最多。

为防止意外,原本负责巡视防备的安山军士卒开始自觉在各自十夫长百夫长的带领下涌向东城门两侧外围,给安新军和胜捷军弟兄腾出空间。

官军如此气势汹汹,这一场苦战,赵铭也不可能让安山军负责。

稍有不慎,一旦东城门被破,铁骑要是进城,谁也挡不住。

至于安平军,这支大乾唯一的骑兵,目前则仅仅作为预备役,还在后方休整呢。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