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倒霉的张员外(1 / 1)

“可是陛下,这么多俘虏,如若俘虏之中闹起来,或者晚上有人逃跑该当如何?”

张文有些顾虑,毕竟这也太多了。

白天还好,一旦晚上难免出现疏漏。并且看陛下这意思,明日还得继续朝覆卮山开拔,准备一举拿下覆卮山。

如此一来,肯定没法留下太多人看守这群贼人。

闻言赵铭略作思忖,这才笑道,“这好办。

给他们十人任命一个临时的管事,让他们自己监督自己。”

“自己监督自己?”张文愕然。

“陛下,这会不会有些不妥?一旦这集体闹事.....”

“那就给管事的每顿多一点口粮,给他们放点权。

看到挑事的告诉他们别自己管,就吩咐那个管事的去管,无论是打还是骂,只要不弄出人命你们都不要介入。

并且告诉他们,不会杀他们。

只不过是押送他们回城干劳役,就像是朝廷服劳役一样,只要做完一定期限完成一定任务就能免除责罚。

往后还能分到土地重新该种田就种田。

不过往后这服劳役,那也是现在的管事管着他们。

当然如若管事监守自盗,也可以让他们自发检举,核实正确。那检举人担任管事,此前的管事挨罚。

也可以让他们自己检举旁人,如若发现管事没发现异常,他们检举成功。

那就说明管事不利,检举人同样成为新的管事。”

随着赵铭这番计策说完,张文愣了愣,旋即躬身朝赵铭行了一礼。

再度抬起头时,看向赵铭的眼神已经充满了敬意。

“陛下,您还说让我和柳先生多学学,微臣看来还是得跟陛下学学,陛下您总有能完美解决问题的法子。”

这番话,张文说的真心实意,他真的越来越佩服这外甥了。

简直就像是无所不能,什么事情都能说的头头是道,似乎什么都懂一些。

“呵呵!你啊,这要是按照现如今我大乾律法,是不是我可以把这理解为口头贿赂?”赵铭指着张文笑着调侃。

要知道大乾律如今是沿用大秦律,其中有一点就是不得夸赞官员,也不能辱骂官员。

“好了,索性我也不是官,不过往后这种话就不要说了。

而且我也只是偶尔碰到事了才能灵机一动想到法子,你也要多想想,不要遇到事就问我。”

对于张文这个大舅,赵铭是很看重的。

对方虽然还没有太多的主观能动性,但其实已经在飞速成长了。

起码在管理后勤方面,对方不说做到柳文和那般事无巨细,那也比寻常书吏厉害得多。

然而对方此前还不过是窝里沟的贼寇。

对比一下,王铁匠和老曹,赵雄几人,就可见一斑。

老王脑子里不是女人就是打打杀杀。

老曹这人脑子里不是勾心斗角就是人情世故,赵雄这人倒是好点,起码听话,就是没什么才华,规规矩矩没有出彩之处。

相较之下,张文简直就是窝里沟的一块璞玉。

除此之外,窝里沟貌似还真没什么特别出彩的了。

——

入夜时分,张家村已经升腾起一堆堆篝火。

本来这么多俘虏,对于粮草肯定有不小负担。

但收缴张员外家粮食后,这就不是问题了。

不过赵铭也是按规矩办事,人家张员外虽然此前为富不仁。

但既然是按大乾律执行,那就按规矩办事。

以市价从张员外手里采购了一批粮食。

这让张员外反而是有些感激涕零,收到钱时,他都有些懵。

这就是打一棍子给一枣子的效果。

一开始给好处,后面打一棍子,人家反倒不悦。

“张员外,关于你的田产我们已经丈量好了,按照你家目前的田产,每年你要交三二斗税。

也就是说,每亩上缴公粮六十斤左右。

你家一共四百亩地,你看这.....”

书吏拿着账本,就这么淡淡的看着眼前的张员外。

经过一天的纠结,又看到大乾军队那简直堪称恐怖的作战能力,其实现在张员外已经没有多少抵抗意识了。

再加上前不久对方要粮,他还以为对方就是直接征用,对此他都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

结果竟然还给了一大笔钱,虽然只是市价,但这对于他而言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这无形中就释放了一个信号,这大乾虽然是一伙贼寇叛逆,但人家似乎真的很按规矩办事。

“这个如果我不要这些田地会如何?”张员外想了想忐忑询问道。

闻言书吏眼皮抬都没抬,只是淡淡道,“如若不想要了,朝廷可以征收,不过是按每亩一百文进行回购。”

闻言张员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仔细掏了掏耳朵。

“差爷,您是不是说错了?这每亩一百文?”

“没说错。”书吏平淡的瞥了眼张员外,有些不耐烦道,“你爱卖不卖。

另外我告诉你,往后大乾境内的土地都归朝廷所有。

所以从现在开始,你这些田产其实就不属于你了。

朝廷之所以给你钱,并不是采购田产,而是朝廷补贴尔等,莫要不知好歹。

当然你也可以继续保有这些田产,不过往后这田地的纳粮你必须如实上缴。

另外,往后不再会有佃户,想要种这么多地,你得去城里雇佣。

雇佣你必须给予吃住,同时给予一定的钱财作为工钱。

就如以往城内募工一般,是需要签订契约的,这些都会在官府的监督下进行。

如有违背,被雇工举报,尔等等着罚钱吧!如若屡教不改,你还得享受牢狱之灾!”

书吏冷哼说着,鼻孔中都喷着气,似乎他很不屑和这张员外多交流。

随着大乾的制度不断改善,经常熟读大乾律的书吏们逐渐都有些被赵铭洗脑了。

这时他们才发现以前的制度多么不合理,对待这些为富不仁之辈,更是没什么好脸色。

听到书吏这般说,张员外脸色黑如锅炭。

照这么下去,他这些田地不交都得交,交了还能落一笔钱,不交往后就得他们老张家的人去耕种。

如若人丁多,肯卖力气,倒也能过得不错。

可是这可是四百亩,别说他们张家仅有十几号人,就算上百号人那也忙不过来。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