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提前决战(1 / 1)

兵马调动耗费约三月光阴。

高远终于整备完毕四支军队。

接着,他悄然启动了突袭荆州的秘密计划!

首路军队,从蜀汉牂柯郡出发,直扑桂阳和零陵。

江风、林镜,以及李宏毅和雒天城的部队,将攻打武陵和长沙,以及衡阳。

关羽领兵侵入豫章和江夏。

最后,雒城及其周边兵马,负责随时增援,以及后方防御和本土守护。

三支雄师并发,所有的战术布置皆出自高远的暗中策划。

刘表尚未从震惊中恢复,荆州的大部分领土已悄然落入高远的掌中。

关云长的军队一路挺进至江夏,随即对江夏城实施封锁。

高远的部队直捣桂阳郡,才止住攻势。

江风、雒天城、林镜和李宏毅的部队势如破竹,直达衡阳郡,对长沙郡露出锋利的獠牙。

短短半月,蜀汉的铁骑如洪流般席卷江夏、衡阳和桂阳。

荆州的版图,已大部掌握在高远的手中。

这场战役,堪称高远与孙权、曹操的终极对决!

原因无他,尽管刘表来不及抵抗便几乎失掉整个荆州,但孙权和曹操仍在。

他们的军队依然强大,数量可观。

故此,首阶段是全面占领荆州,接下来的较量,才是真正扣人心弦的战争。

孙权和曹操绝不会坐视荆州沦陷,任由刘备集团鲸吞蚕食。

于是,二人必定会火速出兵!

那时,高远将与曹操、孙权提前决战,究竟是东进挑战孙权,还是西向对抗曹操,一切都将尘埃落定。

果然,刘表投奔孙权,曹操与孙权再度结成军事联盟。

江夏得曹操和孙权的双重增援,关羽无法持续围困,退至二百里外的数座县邑布防,静待高远的下一步指示。

林镜、李宏毅、江风、雒天城所率部队持续攻打长沙,高远也开始向长沙郡挺进。

下个战略目标,便是夺取荆州与江东交接的长沙郡。

关羽滞留江夏,孙权与曹操则剑指长沙。

长沙郡,将成为两大势力决一雌雄的战场。

双方投入的兵力已逾两千余万。

幸而这平行世界人口众多,逾十亿之巨,九州之地约有十三亿生灵。

否则,照高远这般动辄千万人的战役,怕是难以承受。

高远与林镜、雒天城等在长沙郡会合,两军并肩作战。

曹操和孙权同样结盟,屯兵长沙郡周边。

高远下令军队率先攻打长沙郡治所,先拿下长沙再说。长沙的战略价值,高远心中有数。

他命林镜带领三百万人马,率先抢占长沙,这是计划的第一步。

战事推进顺利,仅用两日便提前占领了长沙城。

高远麾下拥有的兵力已逾千万,曹操和孙策的军团同样规模庞大,高远深感若无法夺取长沙郡,后续战局将会极为不利。因此,他决定抢先占领长沙。

孙策和曹操在大本营中审视地图。

“周瑜,此番你仍担任主将,负责对抗高远的战斗。”

“但我和孙策会密切配合你的行动。”

“若能在这场战役中获胜,刘表已答应将领土平分予我和孙策,我们将在天林城安度晚年,不再涉足诸侯纷争。”

“能否扩大你主公的疆域,就看你的表现了。”

闻言,周瑜嘴角扬起。“请放心,曹公,我必让高远有去无回。”

“若高远此番未能攻克荆州,天下将形成稳定的三分格局。”

“你与我家主公孙策分割荆州,这样的对峙局面恐怕百年内难以改写。”曹操感叹,“当年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如今只剩你我与刘备了。”

“无数英勇豪杰,到今日,仅剩三家势力。”

周瑜听出曹操的感慨,笑道:“曹公是在感怀吗?”

“自然是在感怀,长沙之战关系到我们三家的命运。”

“一旦高远在长沙失利,我们将直捣雒城。”

“因高远几乎调动了刘备势力八成的兵力。”

“他若胜我们还好,若败,那便是我们难得的良机。”

“那时,雒城防守空虚,刘备无处可逃。”

周瑜听完,营帐灯火通明,转向孙策:“主公,其实。”

“曹操所言并无差错。”

“高远调动了刘备势力九成的军队,胜利尚可,败则刘备势力可能失去所有根基。”

“至少,刘备在雒城的日子到头了。”

孙策坐在营帐椅上,凝视沙盘。

“这高远倒有些意思,一心一意要夺得荆州,正如周瑜所说。”

“长沙之战一旦失利,将是刘备势力覆灭的预兆。”

“攻!”

“既然高远要决一胜负,那我们就战!”

在高远的大本营中,他派遣林镜牢固控制长沙城,并在外围部署了三百万人的部队。

首要任务是抢占战略要点,荆州不同于蜀地,无法依赖天然屏障。

城市便成为最佳的战略优势,占领后可倚仗城墙进行防御,城墙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长沙失守后,高远毫不犹豫,将手中的兵力分为三股,首先向曹操的大本营发起猛烈攻击。

这不是温和的战术,而是毫不退让的全面进攻。

曹魏阵营的壁垒轰然垮塌,正是此刻,高远果断发动全面冲击!

直接向曹操与孙权发起决定性对决!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