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骏马之约(1 / 2)

刘备深思后,赞同高远的规划。

“不错,归根结底,仍是三分天下之计。”

“蜀地,至关重要。”

“那里物产丰富,百姓富饶,更是粮食的宝库。”

“一旦夺得,便可问鼎天下。”

高远颔首,“正是此意。”

“然而蜀地的富饶并非只有我们知晓。”

“正因如此,夺取蜀地绝非易事。”

刘备与高远一时无言,静默良久。

最终,高远先开口,“其实,道理谁都懂。”

“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刘备依旧沉默,他与高远的想法并无二致,道理易懂,执行难行。

高远打破宁静。

“总的来说,就是这个战略。”

“首要,发展农业,提振经济与商品。”

“其次,设法占领蜀地。”

“再者,抵御来自东方的曹操。”

高远作了最后的归纳。

这三项基本国策,唯有第二项几乎难以实现。

刘备元气大伤,蜀地之战失利后,接踵而至的挑战不在少数。

十年内不能再启战端,但维护现有基业并无问题。

依照高远制定的国策,刘备势力开始整治被诸侯侵扰的土地。

......

两年光阴流转。

洛阳城内人声鼎沸,刘备集团倾力整治,各城各乡重现繁荣的农业和经济。

粮食、肉食、水果、棉花及丝绸制品产量丰富。

高远力排众议,推行免费教育制度。

四年小学,四年私塾,总计八年的免费教育,所有费用由公款承担。

经治理,刘备集团所控之地焕发新生。

家家户户富饶有余,粮食满仓,果香四溢。

不仅是刘备,其他四大诸侯也在两年间逐步恢复领地的生产力,战争破坏的农田与社会活力逐渐复苏。 长安,刘备定都于此,东边有天险函谷关。

关羽麾下猛将赵子龙坐镇此处,抵挡曹孟德的侵袭。

赵子龙在对抗曹操的战斗中屡建奇功,鲜少失利,深受刘备信任。

因此,刘备继续委以重任,让他率兵抵挡曹军。

各路诸侯的土地经济逐渐复苏,饱受战火摧残的民众终于得以喘息。

秋意渐浓,刘备独自站在凋零的桃林之中。

落叶纷飞,萧瑟凄凉。

诸葛亮悄然来到刘备的桃林之前。

"军师,您来了?"刘备说着,已在中央的石桌石凳上坐下。

"请坐。"

他烹煮了一壶甘醇的佳酿,邀请诸葛亮品尝。

"子龙,有何事相商?"

"我们计划攻取益州,再凭借益州和荆州之力问鼎天下,依你之见,还需多久才能实现?"

"十年。"诸葛亮答道。

"的确,我们的实力需要恢复。"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