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考虑收韩春明为徒(1 / 2)

苏夜的这套见解,顷刻间令那位地位显赫的大领导心悦诚服。

凝视他的目光,不再流露出对一位普通厨师的审视,反而像遇见了一位理念相通的伙伴般热切。

眼中对他对苏夜的欣赏之情,已毫无遮掩地流露而出。

如果说此前,他因苏夜出色的厨艺而钟情,那一手正宗的川菜令他忆起了家乡的亲人与旧时光。

那么此刻,苏夜在他心中的形象又跃升至新的层次。

已然成为能与他结为忘年之交的挚友。

“既然你认为洞察社会需倚仗技术、制度与文化,那不妨再跟我详细阐述一下它们之间的差异。”

“再来一杯,继续说!”

此刻的大领导显然已被苏夜的深度剖析激起浓厚兴趣,

早已忘记用餐前,刘姨叮嘱只能喝一杯的事。

然而刘姨是个深谙大局的女人,她敏锐察觉到苏夜的话语已引起大领导内心深处的“六八七”兴致。

在这个关键时刻,她自然不会加以阻拦。

于是,刘姨温婉地为苏夜和大领导各斟满一杯酒。

苏夜致以感谢,随即便与这位大领导在餐桌旁展开了一场滔滔不绝的对话。

谈论的主题,无非是我国未来发展的趋势走向。

尽管苏夜所言较为笼统,但在大领导听来,却仿佛打开了从未触及的设想与方向的大门。

其实,此时的人们尚处于迷茫状态,不知未来的道路何在。

否则,就不会在后来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的说法。

为什么要摸着石头过河?

正是因为缺乏明确的方向,不清楚未来在哪里落脚,

所以才需要摸索前行。

幸亏我国的政策和制度早早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才使得我们在未来的强国之林中崭露头角。

当然,苏夜在谈话时并未直截了当地提及改革开放之类的字眼,

只是含蓄地提出了某种可能性,一种推测,一种揣摩。

即便如此,大领导仍不住地击节赞叹,连连点头。

到最后,大领导注视苏夜的目光中愈发充满敬佩之意。

他万万没想到,如此年轻的苏夜竟拥有这般深远的见解,卓越的领悟力和智谋策略。

这些智慧倘若仅凭他自己去探寻,难以想象需要耗费多少时日。

但通过与苏夜的交谈,大领导发现自己当前的一些困惑已然豁然开朗。

会谈结束后,大领导已有几分醉意,

紧紧握住苏夜的手,激动地说:“小苏啊,你真是个人才,你是不可多得的大才啊!我要是早些认识你就好了,今后你要多跟我交流分享,我们要常联系,多多探讨问题!”

见状,苏夜明白大领导确实有些喝多了,

便与刘姨一道,搀扶他回卧室休息。

事情告一段落后,苏夜向刘姨告辞:“刘姨,我这边没事了,我先回去了。”

“行,我让小陈派人送你回去。”

随后,苏夜在陈秘书的安排下乘坐轿车返回轧钢厂。

按照厂长的指示,苏夜今日可以休假,

无需留在厂里工作。

返厂后,苏夜来到食堂找到傻柱,交代下午的食堂事务,

包括卫生打扫以及如有晚宴接待任务时由傻柱负责掌勺炒菜。

实际上,傻柱的烹饪技艺也相当不错,只因苏夜的存在,显得稍逊一筹。

“苏哥,你放心吧,这里有我呢,你安心回去休息,肯定不会出岔子的。”在傻柱的担保下,

苏夜骑上自行车,径直回到了四合院。

尽管中午喝了不少酒,但由于大领导家中的并非烈性酒,

因此苏夜并未醉倒。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