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三大件不是彩电(1 / 1)

徐东升被看穿,也不觉得尴尬,嘿嘿笑,“胡哥,我想买个用电池的收音机,不知道你那里有多的吗?”

胡老板笑了,“多不多的,要看怎么说了。”

“用干电池的有一款,红灯753牌子的单波段收音机,便携式,有内销有出口,特别受欢迎。”

徐东升没听懂什么单波段是什么意思,红灯牌的他倒是听说过,是上海的一个大牌子。

“55块钱,不要票。”

“行,再给我多备两个电池。”徐东升高兴,这价格合适!胡老板大方,他也得爽快!

胡老板让他等着,过几天拿过来。

虽然想给老婆一个惊喜,但是这么多钱,他要拿出来肯定不能不打招呼。

他不由感慨了一句,男人还是得有点私房钱。

尽管如此,林慧已经觉得足够惊喜了。她都没用过收音机,当然不知道收音机有电池和充电的区别。

“你怎么会想到要买收音机的?”

徐东升趴在床上,后背坐着闹着要骑马的三个娃,艰难回话,“你不是说连报纸都没空看了吗?买个不用插电的收音机回来,到时候你就能边带孩子边听广播了,在家也不无聊。”

相处越久,林慧越能发现这个男人的好。

他总能在这样的不经意间流露出在意与关心,而且对他来说好像是一种特别自然特别正常的事情。

把老婆的随口抱怨放在心上,怎么能不让人心动呢?

她看着男人的背影,笑了,“行吧,虽然第三大件不是彩电,好歹是会响的,你欠我的彩电可以晚两年实现,到时候跟电冰箱一起带回来。”

“嘭”一声,徐东升头撞到床板,感觉要晕倒了。

后背有几座大山了?

收音机是第三天下午带回来的,加上四节电池,一共花了59块钱。

除了他们两口子,没人知道买收音机的事。徐父徐母都惊呆了,闷不吭声又往家搬回来一个大件!

徐母倒是想问他们到底赚了多少钱,但是自己跟老头子每个月都从他们这挣了30块钱,想来也是不会少的,干脆就不问了。

徐东升把收音机摆在堂屋桌子上。

红灯753牌收音机

徐父咧着嘴,小心翼翼地摸着这台崭新的戏匣子,“不便宜吧?这上面红色墨水画着歪歪扭扭的,不像是字呢?”

徐东升笑,“这是英文字,我也看不懂,老板说是‘红灯’两个字的翻译,厂子生产的收音机有卖给外国人的。你们看这上面还写着‘红灯753,中国上海’的中文。”

“哎哟,卖给洋鬼子好啊,挣他们的钱!”

徐母把老头子拉开,迫不及待,“老三快点教我们怎么用。”

林慧也在一边,好奇地看他怎么开。

胡老板给徐东升演示过使用方法,他慢慢回忆,“下边是开关和音量旋钮,先打开。”

“啪嗒”一声,收音机开启,沙沙的响声传出来,把他们吓一跳。

“接着再扭上面这个调频。”他小心翼翼地,一点点转开。

“有声音了有声音了!”

有人的说话声,但是听不清,太嘈杂了,他慢慢调,人声逐渐清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对学龄前儿童广播......”

一个字正腔圆的女声从匣子里传出来,所有人都竖着耳朵听,都忘了坐下来。

三个孩子正趴在地上玩,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好奇地跑过来。

徐东升还想再继续调,看看白天还能收到什么节目,就被老娘拉住了。

“哎别别动,我们就听这个!调回来调回来。”

他没办法,只好转回来刚刚的频道。

一阵悦耳的音乐声响起,“......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林慧低头看还没她大腿高的三个学龄前儿童,笑了。真正的儿童还不会听,大人们倒是津津有味。

“嗒嘀嗒,嗒嘀嗒——”

今天是孙敬修爷爷讲《西游记》里的故事内容。

大家不认字,都没有看过完整的西游记,一时之间全都沉浸到故事当中去了,真是太好听了!

直到半小时后节目播完,他们才抽身出来。

担心耗电太多,他们不舍得一直听,将收音机关掉,也才有心思去做事。

吃过饭了,等人都齐坐在桌子边上,他们才又打开收音机收听《新闻联播天气预报》。

不出所料,又是一个大晴天,不过气温有所降低。

徐母跟林慧聊起来,“得把箱底的被子和厚衣服都拿出来晒晒去霉。”

“嗯,知道了,孩子们去年用的小被子也可以拆了缝成一床大点的。”

“......”

徐东升则是教孩子们说话。

伴随着电台主持人标准的嗓音,一家人其乐融融。

气温一天天降低,徐东升不再卖冰棍,糖水的量没变,恢复了之前的包子馒头和茶叶蛋。

都是方便放在自行车上的东西,徐东升摆摊也摆得轻松。

他忙着挣钱,不再盯着前房东的铺子,反正那两个看店的家伙肯定没有什么做生意的头脑,脑子不会转弯。挣钱的东西都能砸手里,也是蠢。

没成想,他不去找麻烦,对方却主动找上门来了。

徐东升看着眼前这个一脸讪笑的男人,同第一次见面时候的高傲截然相反。

“你是说,你想降价再把铺子租回给我?”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