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师徒和睦(1 / 1)

承明之治 嘟嘟嘟233 2376 字 25天前

李承乾在殿内来回踱步,思考该如何提醒李二提前预防罗艺造反,还能让他的先知先觉合理不让人怀疑。

‘没记错的话,罗艺原本是投靠的大伯吧?这也就说明了他造反的缘由了,担心被清算,不如先下手为强。可...李二不是大肆封赏安抚...等等...哦,原来如此,认为这是缓兵之计,害怕李二秋后算账。也是,按照李世民的性子,渭水之盟不就是现实反衬?’

‘王师未至,慈皓与统军杨岌潜谋击之,事泄,艺执慈皓系狱。岌时在城外,觉变,遽勒兵攻之,艺大溃,弃妻子,与数百骑奔于突厥。至宁州界,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枭之于市。’

‘换言之,罗艺造反,和他手下的那群将士有啥关系?嗯,感觉有一个机会啊...可,该怎么让别人相信罗艺造反呢?我也不是很了解罗艺,而且我才七岁...说的话,也没几个人会信。’

李承乾烦闷的来回踱步,乃至用膳的时候,都是满脸阴霾。哪怕典膳局的厨子们,费心费力的把菜色做好了,也没能让李承乾高兴。回到寝殿,愁闷的坐在床榻上,发着呆思考办法...

“咦?对啊!老子可是有仙师这个...嘿嘿嘿...有了有了。”

翌日,李靖来到东宫,李承乾早已在那里恭候多时了。

“学生见过老师!”

“嗯,殿下起的还真早啊。记住,莫要贪睡,保证良好作息为好。”

“学生明白。对了,老师,学生为您准备了一副轮椅。”

“轮椅?”

李承乾招了招手,两名宦官就推着一张木制轮椅过来。

“老师,这类轮椅,左右装有木轮,整体高于木轮,停住只需将左右扶手凸起之物,按下使其内部机关触地,即可稳定轮椅,前有放置双脚踏板。平日里,哪怕无人,也可借由双手推动左右轮椅行动。”

李靖频频点头,含笑道:“哈哈哈...好东西啊,殿下这份心意,老夫就不客气了。来,扶老夫一把,老夫坐上去试一试。”

李靖试着推动了一下轮椅,果然移动了起来,稍稍用力即可改变方向。

“哈哈...哈哈哈...好啊!好啊!殿下,老夫喜欢你的这份心意!”

“老师喜欢便好,平日里也能陪老师在东宫散散心。对了,东宫典膳局有了新的烹饪技巧,学生已派人备好菜肴,老师且随学生入座。”

“好好好,殿下如此诚心,老夫岂能不受?”

李靖教导李承乾是在崇教殿,不在崇文殿。因为李靖教导的不仅仅是统军学说、排兵布阵,还有对李承乾的武艺锻炼!崇教殿位处崇教门后,有着宽阔的空间,可以作为习武之地。

“嗯!好!此等佳肴,烹饪手法甚好啊!以往膳食,皆为烹煮,不想竟有此等做法!”

李靖被这炒菜的美味,深深抓住了胃口,大口朵颐,夸赞之语赞不绝口。

李承乾看向一旁的典膳监、丞、厨子们笑道:“老将军如此盛赞,尔等还不谢恩?”

“多谢老将军称赞!”

“嗯,不错不错。不过,这类做法颇为费油,殿下还是需要节制才是。虽说,芝麻油价廉,但殿下身为储君,生活作风定当慎重,偶尔开荤倒也可行。”

“老师放心,学生明白。”

事后,李承乾带李靖来到了崇教殿的偏殿,这里布置了一张大型的木制战略桌子,上方有着人为制作的沙盘,山峰狭路河流河桥等等,一应俱全,而沙盘周围放置着许多木制的兵棋,骑兵、步兵、弓兵、弩兵、长枪兵等,这些兵棋刻有兵种简称,类似刀盾、长枪、长戈、弓手、弩兵、陌刀、轻骑、重骑、弓骑等字样详细区分。

李靖的赞赏,脱口而出:“嗯,甚好!若是能够在开战前夕,提前把可能交战的地区地貌,像这样做出来,那可就是一大指挥利器了。”

李承乾笑了笑:“老师说的是,不过地形勘测耗时耗力,不说大唐全境,仅仅是大唐边境可能的战场,凭现在的国力,也不可能全部制作成这般沙盘。”

“老夫懂,不过这哪来作为教学仪器,的确不错,直观的多了。那么,今日老夫就拿这沙盘来为殿下讲解一场局部战争。殿下要记住,局部的一场胜利,前提一定是要全局战略的部署顺利,不然贸然开启一场局部战争,那就是蒙眼冲阵,十死一生。”

“战略方面,学生懂得。以所有可利用的资源,人力、战力、物资、心理等等,统合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战略层次若是有此三者优势,那么局部部署便可更加清晰、直观、有利的展开。”

“嗯,殿下有此认识,老夫欣慰了。那么,废话不多说,你我师徒二人,便来一场对弈。”

李靖并没有放水,李承乾也再一次清晰地明白了古代能够被评为‘军事家’的名将含金量!哪怕李承乾有着更开阔的三观和认识,思维也更加灵活广阔,但在绝对的军事理论和战略目光的硬实力面前,依旧被打的丢盔弃甲、狼狈不堪。不多时,手中兵棋,不过寥寥,反观李靖一方,千军万马逐渐赶到,亦然形成合围之势,不放过一个敌人。

这还是在双方都在上帝视角下的对弈,要是真实战场,那李承乾几乎就是一个照面就溃散了,基本没得玩。而且,沙盘终究是假象,真实战场可不是有这么多条条规规的规则让你可以抓漏洞的。

李承乾很干脆的躬身认输:“老师军略无双,学生佩服,是学生输了!”

李靖笑了笑:“嗯,殿下思路挺灵活的,与圣人颇为相似,但缺点一致,过于胆大、凶险。殿下可知,昔日圣人三千玄甲破阵之事?”

“略有耳闻。”

“刘武周数万大军,为圣人三千玄甲大败,究其本因在于圣人抓住了敌军薄弱之处。主力牵扯正面,轻率精锐玄甲,以高机动、高士气,直击敌军薄弱之处,进而引发敌军全面溃散,亲临战场提高本部士气,一击定胜负。殿下,您要记住,战场之上,真正用于战斗的稳定、士气高昂、不畏部队,不过少数。同理,敌军哪怕声势浩大,然真正的精锐必然稀少,其余部队不过虾兵蟹将罢了。”

“嗯,老师说的学生明白了。一场战斗的根本,在于双方士气和耐力的较量!一旦一方伤亡过大,必然造成哪一方许多非精锐部队的士气低迷乃至产生畏怯心理,只要抓住敌军薄弱之处、薄弱之时,以精锐直击,必然引发连锁效应,使得敌军心理士气大幅遭受打压,乃至使其溃散也不是不可能!”

“啪啪啪——”

“嗯,殿下悟性高啊!没错,一场战争讲究的主要是消耗!比拼的就是彼此的耐力和心理,谁先心理崩溃、耐力耗尽,谁就成为对方的盘中餐!”

“如此一来,情报的准确和全面,能够更全面的制定作战计划,更准确、最大化对敌军的士气打击、心理摧残!”

“善!善!大善!哈哈哈...殿下啊殿下,举一反三,老夫太欣慰了!”

“老师过奖了,若无老师您的倾囊相授,学生怎会有此所获?”

“殿下,记住。两军对垒,务必将精锐划分两处,一处用于正面,稳定局面,另一处用于后路,无论是撤离、奇袭等等。若是精锐力量充足,那便划分多处。手中的刀越多,那么筹码和实力也就越强!没有任何一个将军,会拿精锐部队当普通部队来用,普通部队的最大用处就是营造声势,稳定前线,他们数量庞大,对己方士气有利,对敌方士气有威慑。”

“老师,学生一直有一个问题。”

“殿下请讲。”

“往日常说您们出兵,麾下兵力数万、数十万,但真正可用的作战力量,有多少呢?”

“嗯,殿下没有实际统军过,对此好奇不解也是正常。殿下,您记住一句话,两万精锐,足可灭国!例如昔日武德四年,老夫对付萧铣。精锐部队八千,其中三千轻骑就是老夫当初亲率奔袭江陵先锋,你堂叔河间郡王李孝恭,率领剩余五千精锐步卒,以及府兵两万,劳役七万有余,只此一战,攻克江陵大败萧铣。萧铣后续援军,号称十余万,实际上真正的可战、能战部队,不足三千,其余部队实际上也不过三万左右,尽数临时充数罢了,若是老夫三千轻骑一冲,敌军必然大败溃散,化为满山匪患。”

李承乾听的都入迷了,频频点头:“听老师这般讲述,学生也心生澎湃!”

李靖忽然正色:“殿下,您要时刻谨记,统军帅才不入阵,若非必要,哪怕兵败,也不可能轻易涉险!此话,殿下今日当着老夫的面,以誓言为证!”

李承乾顿时木讷了,原来李靖心思都到这里了,讲了一个精彩的实际战役,让他热血澎湃,但又把他热血给扑灭。说白了,要让李承乾形成绝对的冷静心理,担心李承乾往后一个热血冲头上阵。但也因此,李承乾心中也更加愉悦,李靖是真的把他当做学生来看待的。

“学生李承乾在此立誓,谨记老师李靖之言,若非必要,哪怕兵败,也决不轻易上阵!若有违背,死无全尸!”

寻常人看到一个人逼着太子爷发这种毒誓,基本是不敢想的,但李靖却很坚决,执意要李承乾发这个誓。而这,就是师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日为徒终身为子!

“嗯,如此老夫心安了。老夫教导殿下军略,为的是未来能为殿下在文武上贡献一定绵薄之力,老夫想要殿下明白军事理论,但不代表希望殿下亲临战场!大唐很大,武官林立,轮不到殿下千金之子统军杀敌!”

李承乾听到这里,真真切切心中暖流而过,随即一脸郑重,上前跪地:“老师对学生的爱护,学生明白!但,学生必须明白军中寒苦,学生身为大唐太子,朝堂凶险、战场炼狱,若无清晰了解,如何掌控文武?老师,若有一日,大唐之敌攻入境内,残害胞泽,兵临城下,学生宁战死沙场,也决不弃万民、诸公、亲人苟逃!学生身上乃是李家血脉,爷爷、父皇皆马上皇帝,李家绝无孬种!学生,更不会有损老师之名!”

李靖沉默了一会儿,随即摇头:“罢了罢了!万望殿下牢记,只要还有一丝曙光,决不可轻易放弃!有时候,逃离并非懦弱,而是为了一雪前耻!”

“学生明白!此衡量,学生必然时刻谨记,必不会轻易放弃!”

李靖点头,他也不觉得李承乾是一个莽撞、冲动的人,因此也不会逼得太紧,若是李承乾给他的印象就是一个莽撞的人,也不至于让他欣赏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武艺的教导了,殿下换好练功服后过来吧。”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