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混血儿毕高乐(1 / 2)

学校招待所就设在学校操场的东面。是一栋南北走向的老红砖房。房前屋后郁郁葱葱的花草,充分体现了北方庭院的居家风格。别看外观普通又老旧,可招待所里的装饰都很别致,经过改造和装修的公寓式的格局,给人一种宽敞明亮丶让人有种大方舒畅丶宾至如家的感觉。

学校招待所不对外营业,属于非商业经营。学校也明确规定,凡是来校来访和参观包括上级部门来检查工作的外来人员,都一律安排在招待所下榻食宿,只这一项就给学校每年节省了大笔的开支费用。

毕高乐到校后也不例外,也就被安置在这里的一个二居套间里。

──当然,在上世纪末期,对于外宾我们还是有特殊照顾的。所以,对于毕高乐来说,学校也考虑是不是应该把他安排住进镇里一个像样的宾馆里去。是毕高乐不同意,他提出要求,最好住在学校附近,所以,学校也就主随客愿满足他的的要求了。

坐在居室里的沙发上,毕高乐很新奇地欣赏着房间和摆设:这种东方民居小屋,在他看来,真的比那什么宾馆呀要好的多多。

毕高乐他休息了一会儿,忽然想起应该给母亲打个报平安的电话。于是,他从茶几上拿起了电话机拨号码,可是连拨几遍都是叫不通,听筒中传来总是占线的恼人的嘟嘟声。

毕高乐有些失望地摇晃着头,只好放下听筒,无奈地端详着电话机在想辙。

忽然间,他一拍头,想起来了:这台电话可能是和招待所总机直连的。于是,他再一次小心地拿起话机, 按下了“0”号键。

果不其然,这次听筒里有了反应,传来了一个甜甜的小姐姐的声音: “您好,请问你要去哪里?”

毕高乐一高兴,说出了一句英文:“哈喽!”话一出口,他就意识到这是在中国。于是,便改用汉语说道:

“您好,我是1O3房间的毕高乐先生。请麻烦转接美国,纽约……”

毕高乐的话还没说完 ,小姐姐就打断了他的话说:

“对不起,先生。您要的是国际长途电话,您还没有支付住宿押金,国际长途是不能给您接通的。”小姐姐的声音甜甜,但很果断不容反驳。

“哦,可我……我是你们的朋友,我将要在这里做客当老师,小姐……”毕高乐解释着。

“实在对不起,先生,我爱莫能助,请您明天办理相关手续后再拨。再见!”

毕高乐还想再说什么争取的话,对方就已经挂断了电话。

毕高乐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在这失落间隐悠忽地感到了一种凄凉与孤独。

这种孤独感从何升起?毕高乐不知道。反正就在这一刹那,他感到世界都是空的,那是他一个人在遥远的地球另一端的最深感受。那种孤立无援的感受。仿佛刚刚熟悉的周围,一切又都变得那么的陌生……

中国,中国…小姐姐的汉语虽然很温柔很甜,可……

在毕高乐看来,竟然是有些不近人情,缺少礼貌和教养。

难怪,在美国的女媒体上都在宣传东方人是多么的野蛮……

嗨,这都是哪儿和哪的事啊?

毕高乐静静的坐了一会儿,感觉无聊的很,想干点什么打发时间。于是,他想起了电脑。电脑可是他打发时光的好东西。他用远光在房间寻找电脑。在美国,凡是宾馆,房间都是有电帘的。可他发现,他的这个房间里不但没有电脑,并且连墙上的网线插口都没有。

"怎么会这样,太不可思议啦!”

毕高乐嘟囔着。 在当时那个年代,电脑在中国还刚刚兴起,很多人还不认识这个东西。而在美国早已是家庭必备品了。

“难道中国人就不知道电脑是个不可缺少的现代化信息工具吗?电话不通,用电脑和母亲交谈的选项也不存在了。

毕高乐真的想哭。其实,毕高乐这小伙子别看个子高,也是成人了,但他还是一身孩子气。

受中国母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向往神秘的中国,也想长大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工作。但当时的美国,在强大的反华浪潮和带有政治目的的媒体的鼓噪传播下,把中国说的地狱一般可怕。

“妈咪,中国就真的那么可怕吗?”他曾疑惑地这样问母亲。

“哦,我亲爱的儿子,让妈妈怎么回答呢?” 母亲摸着儿子的头。 “实话实说么,您为什么不实说呢?亲爱的妈咪,难道您对您的儿子也要隐瞒真相吗?”

毕淑琴摇摇头。 她非常喜欢儿子的直率。“乐儿,有些事妈妈没办法一时半会儿就能和你说清楚的。我们的祖国太大人又太多,几千年的文化积垫,所以就有太多太多太复杂的事情。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过去有过很多深重灾难。当年妈咪我就是在灾难中实在没办法才逃走的。现在好了,那一切都过去了。你是该回去看看了。据妈咪对祖国的了解,今天的中国绝对不像他们所说的那个样子:社会很安定,人民的生活很好的。”毕淑琴说。

“那,那些可怕的照片和影片您怎么解释?妈咪。”毕高乐又问。

“这很简单呐。孩子。你想,中国有十多亿人口,虽然社会安定,但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案件。可是如果有人把一些案件资料组合在一起拿出说事,即便是按万分之一发生率计算,那么十亿人中发生的事可就触目惊心了!乐儿,美国才有多少人口?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这概率数能比么?”

毕高乐其实还是没听懂妈妈的话,但他还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问:“妈咪,那…那您为什么不回祖国呢?”

毕淑琴哦了一下便沉吟了。随即眼睛也湿了:“乐儿,我亲爱的儿子,你记着,中国有咱们的根那,妈咪我做梦都在想着那个地方。可是,妈妈现在的工作太重要了,妈咪在这个位置上,我会发挥出很大的作用,对祖国做出贡献的。如果我放弃这份工作而回到祖国,我就没办法再做出这样的努力了。”

毕高乐还是不明白妈妈话里的含义。他双手抓着母亲的手问:

“那您是不是希望我也能更了解中国,为中国做出贡献呢?”

母亲重重地点点头:“乐儿,你真是妈咪的好孩子。感谢上帝赐我这样一个好儿子……”就这样,毕高乐按照母亲的意愿读书,又研修孤儿教育。后来,也就有了这次探亲寻根的机会。有人说美国这个复杂的社会,既是天堂,也是地狱。机会与风险并存,美丽与邪恶共在。像毕高乐这样有中国血统的青年,在他身上打主意的人或机构当然也就不会少,这些事情我们在以后相关章节中会交待清楚。

夜风带着树叶的沙沙声透过窗子传进房间里。毕高乐决定出去转转。毕高乐出了招待所的门,顺路向前走着。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来到了学校的大门口。

校园里静静的,暗幽幽灯光照着偌大宽敞的操场丶甬路丶教学楼、办公室。

学生宿舍楼里,大片的灯光已经熄灭,只有少数的几个窗口还亮着灯。毕高乐看着,想进校园里走走,便朝大门里走来。

可刚走进大门,就被看收发室的师傅给拦住了: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