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1 / 2)

李想国恍然,难怪回来的路上,总觉得脚底板又湿又凉。

还以为是脚出汗,袜子潮了。

应该是下午没注意,踩水坑里了,鞋底湿透了。

他也觉得,自己可能还是得想办法淘换一双雨鞋。

当然像今天这种情况肯定不多,不过雨雪天气总是少不了的。

更何况,自己也不可能真的没事儿就跑去钓鱼,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以后空间里肯定也得弄片水域什么的。

不管是钓鱼还是撒网捞上来的,放养在空间里面,自然繁衍起来。

那不就能解决自己吃鱼的问题了嘛。

想吃鱼,那也必然得给鱼吃的。

养吃草的鱼,就得养各种水草,要不然就得天天割草,拔菜喂鱼。

养白鲢,就得培育水藻。

养胖头鱼,那就得培育枝角类的的浮游动物。

养青鱼,那至少也得有田螺或者螺蛳。

而且为了净化水质,还得有一定量的河蚌、河蚬这些东西过滤水质。

时间长了,空蚌壳、螺壳什么的留在淤泥里,赤脚下水就容易扎伤或者割脚。

所以,即便是在空间,这雨鞋也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要是能买到水衩,那就更好了,这样浅水区活动连衣服都省得换了。

当然,他也觉得这个有可能还是想多了。

这个阶段,因为国际封锁,所以橡胶原料只能依靠国产。

在这个时期,国产橡胶主要出自彩云之南和琼州。

但是年产量相当低,最低的五二年,年产量只有四百吨。

大概是明年的政务院第一百次政务会议,还专门针对对华南橡胶树种植工作进行部署,作出了与扩大培植橡胶树有关的决定。

老话都说“十年树木”,实际上到一九六五年底,中国橡胶树实有面积还不到三百万亩。

今年年中开始的半岛战争,后勤部门为适应部队战士行军穿着需要,专门设计牢固耐穿、服脚舒适,掩蔽色的布胶鞋,特定名为解放鞋,交给沪上的厂子生产。

实际上半岛战争期间,因为原料和产能限制,入朝的战士列装都五花八门,就更不要说鞋子了。

所以这个阶段,想买橡胶底的鞋子,只怕比买皮鞋还难。

至于解放鞋的大名,还是五十年代末,军转民以后才流传开的。

从那往后大半个世纪的时间,全国各地的厂子生产了至少两百亿双。

就算到了他穿越过来的时候,仍然还有一些厂子仍然在生产。

可以说,除了妈妈做的那双鞋以外,解放鞋也算是另一双国民级的鞋子。

橡胶原料缺乏,也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解决的事情。

就比如长筒雨靴,这个阶段沪上的大中华橡胶厂一年产量也不到七万双。

一直到半岛战争结束,整个沪上年产量加起来也才数十万双。

说起来,只怕自己想买双胶鞋都没那么容易。

水衩这东西,估计就更不用想了。

身上外套全都换掉,掏出鞋垫,脱下袜子都扔进盆里。

李想国从空间取出一盆热水,兑了冷水,先把已经泡得白花花的脚洗干净。

重新拿了袜子穿上,顺手就把靰鞡鞋从空间弄出来穿在脚上。

这才拿着鞋子,用毛刷清理着上面的污泥。

他的鞋子是原身奶奶自己做的,跟这个年代所有人的鞋子都差不多。

一样是黑布鞋面,白色千层底。

纯棉布底夹着棉花做成的。

这种布鞋,鞋帮和鞋底为了保持硬度,中间都夹着袼褙。

这个年代的袼褙是用面粉糨糊粘制碎布,晒干制成的。

如果只是沾点水,问题不大,却不适合长时间泡在水盆里清洗。

清理干净鞋子上的污泥,再用毛刷沾了肥皂把鞋子里外两面全刷干净,这才用水龙头冲洗干净残存的肥皂。

随后倒扣在盆子里,慢慢控干水分,这才蹲在那里将衣服全都清洗干净。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