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终章(下)(1 / 2)

贵女小仵作 毛二团 3728 字 21天前

李风吟和柯瑶将李老夫人送回了家,又返回秦王府。两家人聚在碧筠阁正堂,听宋瑄讲述他们此次北上白城的经历。

“对了,姐姐和阿雨哥哥呢?”柳妙璎原先以为刘喜雨和蓝清先回家休息了,但这会儿没见到他们,便发觉出了一丝不寻常。

“他们没有回燕京,离开白城后,去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宋瑄答道。

见柳妙璎满脸担忧,宋瑄补充道:“你别担心,他们都很好,蓝清生了一个女儿,一家三口团聚了。”

柳妙璎转忧为喜,说道:“太好了!姐姐一直都喜欢孩子,如今有自己的孩子了,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他们不能回京,是不是因为那位?”柯瑶看了看皇宫的方向,问道。

宋瑄点点头道:“没错,圣上向金龙卫传达的密令,一旦进入地宫寻得前朝宝藏,就立即诛杀蓝清和她的孩子。圣上不允许前朝皇室有血脉存活,认为那样会一直让潜藏在民间的前朝遗臣怀有希望,从而危害大祁江山。”

柳妙璎怒道:“姐姐从未做过危害大祁江山之事,凭什么因为她的出身就要杀她!”

“有些事情,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宋瑄叹道。

“所以,他们往后只能隐姓埋名、四处逃窜?”柯瑶又问。

宋瑄正色道:“圣上在位一天,他们就只能躲藏一天。等到改天换日了,他们或许可以不用再东躲西藏。”

“等等,圣上不是已经薨了吗?”柳妙璎疑惑地问道。

宋瑄解释道:“并未,他好着呢。死的那个,只是他的一个替身而已。”

“那燕王府呢?”

“燕王一家早已被圣上秘密送往他处,死在燕王府大火中的,是一群死囚。”

柳妙璎和柯瑶都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震得呆愣在原地,不知说什么好。

“所谓的太子逼宫篡位,整个就是圣上和所有朝廷重臣配合太子演的一出闹剧而已。”宋瑄叹了口气,说道。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糊涂了。”柳妙璎挠了挠头,问道。

“早在数年前,圣上就发现他服用的丹药有问题,细查之下便发现是太子买通了道士在丹药中做了手脚,意图让他长期服食含慢性毒药的所谓仙丹。从那时起,圣上就开始排布一场大戏,一场让太子万劫不复的大戏。”

“刚巧蓝清被劫,我带了大批人手出京,圣上便故意露出破绽,诱使太子行动。太子的幕僚中本就有圣上的眼线,太子在其鼓动下果然开始逼宫。”

“所以,圣上薨逝是假,燕王府被屠是假,婉嫔自缢是假,朝臣归顺是假,太子逼宫成功更是如幻象一般,只是个天大的笑话。”宋瑄缓缓说道。

“圣上这是将所有人都玩弄于股掌啊。”柳妙璎感慨道。

“王爷的死讯,也是圣上故意让人传给太子的?目的就是让他放心逼宫?”柯瑶问道。

“没错,白城的地宫的确诡异,我们折损了不少人手,主墓室也的确发生了坍塌,落下的巨石砸死了不少人,但我们后撤得及时,并没有被掩埋在废墟之中。”宋瑄答道。

李风吟补充道:“主墓室其实是因为白老一行进入后触碰了某个不该触碰之物才坍塌的,当时境况更糟糕的是白老和蓝姑娘他们,我们这些还未来得及进入主墓室的,反而没那么危险。”

听到蓝清遇险,柳妙璎的心又提了起来,追问道:“当时姐姐怎么样了?她不是才生产不久么,怎么会同白老先生他们一起进了主墓室?”

“主墓室有一道玄铁门,任何武器都无用,只能将前朝皇室嫡系之人的血挤入一个凹槽内,那玄铁门才会开启。他们要打开玄铁门,必须要带着蓝清。”宋瑄说道。

李风吟接着说:“蓝姑娘当时有些虚弱,但并无大碍,我们寻过去之后就将她带离了地宫。”

“那个主墓室里,确实藏有前朝宝藏吗?”柳妙璎好奇问道。

“是,也不是。主墓室比我们想象得要简朴得多,只有一具石棺和为数不多的陪葬品。所谓的宝藏,就是那些陪葬品。它们大部分是记载着兵器打造、麦苗培育增产、纺织技艺等知识、技能的书籍,只有少数的前朝钱币。

“如今那些钱币早就不值钱了,就是前朝皇室自以为精妙的技艺,大部分都已在本朝盛行多时。民间多得是有智慧的大能人,早已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总结了那些技艺。”宋瑄带着几分唏嘘说道。

“这就是说,白老先生那些人以及圣上孜孜以求的所谓前朝秘宝,其实是一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柳妙璎不敢置信道。

“要说完全无价值也不尽然,至少可以用以研究前朝历史,算是宝贵的史料。书籍中的有些本朝没有的技法、经验等,也可借鉴一二。”宋瑄说道。

“可能修建地宫的那位认为,主墓室里的那些东西,才是真正的能帮助子孙后代东山再起的宝物吧。”李风吟叹道。

“那白老先生他们……”柳妙璎问道。

“看到自己一辈子倾尽全力寻找的竟是那些,白老头疯了,而后趁人不备服毒自尽了。”宋瑄轻声叹了口气,答道。

众人沉默了许久,而后柳妙璎问道:“宫里的局面稳住了么?”

宋瑄答道:“岳父大人和京畿大营的罗统领已经解决了叛军,内宫又有圣上和几位阁老坐镇,应该早已稳住了。”

旻德帝之所以让太子自投罗网,除了想要将太子彻底打落尘埃,还想借机收拾推波助澜的世家。此次跟随太子逼宫的,大部分是世家豢养的私军,少部分是世家子弟掌控的地方军。

早在数月前,旻德帝就秘密传旨给忠国公柳逸辰,令其集结散落各地的金龙卫和他代旻德帝掌管的其他暗卫、影卫等,潜入燕京待命。

事发后,柳逸辰立即与京畿大营的统领罗先联系上,共同奉旨剿灭叛军。

“崔四哥、怡姐姐一家还有小云一家可还好?”柳妙璎又问。

“他们早在事发前就已经悄悄离京了,你放心,他们都好着呢。”

宋瑄、柳妙璎、李风吟等在碧筠阁正堂里谈论这些时日的种种时,宫中的乾元殿里,则上演了一场父子间的对峙和谈话。

太子晨起后,心血来潮想要试穿龙袍,于是他的心腹内侍便令人将司制局赶制的龙袍送至承明殿。太子兴致勃勃地在宫女们的服侍下穿好簇新的龙袍,在铜镜前欣赏时,发现了不对劲之处:龙袍上的龙少了一条!

按照惯例,帝王的龙袍上都绣有九条金龙,胸前、背后各一,左右两肩各一,前后膝盖处各二,还有一条绣衣襟里。《易·乾》有言:“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因此“九五”之数与帝王之尊相应。

又因九是奇数,很难在布局上做到均衡对称,于是,需要将一龙绣在里襟。这样一来,龙袍的实际龙纹不少于九条,而且在正面或背面看又都是五条,正好与九五之数吻合。

太子身上的龙袍,少的那条龙还不是衣襟里的,而是右肩上的那条,因而十分明显。

仔细摩挲了一下身上的龙袍,太子发现做工也不对。龙袍都是用的缂丝工艺,因缂丝工艺极其复杂,被称为“连经断纬”,但做出来的效果比普通刺绣要好得多,显得尊贵耀眼。

太子身上穿的龙袍,只是普通的刺绣而已,根本不是用的缂丝工艺。就是旻德帝日常所穿的常服,也比他这身奢华大气得多。

太子气得跳脚,指着心腹内侍的鼻子骂道:“安怀德你个狗奴才,怎么办事的!就这样的破袍子,竟也敢拿来糊弄朕!当朕是瞎子吗?”

安怀德和室内所有宫女、内侍都惶恐地跪下请罪,安怀德一边磕头一边连连说道:“奴才该死,奴才这就是去找司制!”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