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来自霍格沃茨的风波(1 / 1)

不论是DC漫画原著剧情,还是林祐亲身接触后的观感,康斯坦丁都是个无可置疑的“麻烦制造机”。

1953年出生的约翰·康斯坦丁现年四十,正处于男人生命中的黄金时段;本身不失英俊的相貌、复杂经历塑造的阴郁、不羁气质,再加上时不时流露出来阳光与洒脱的笑容,迅速捕获了小女巫们的芳心。

相比于上个学年那位有名无实、浮夸做作的吉德罗·洛哈特教授,康斯坦丁这种历经岁月洗礼沉淀的男人更容易让情窦初开的小姑娘沦陷。小女巫们对前者的态度更像是崇拜,而后者却属于迷人。

当然了,以“腐国”的传统风气,对康斯坦丁着迷的或许不仅限于女巫。

深受欢迎的结果,就是刚开学不久就流传起“师生恋”的“谣言”;“谣言”的男主角自然是迷人的黑魔法防御课教授,而女主角却有着五、六个不同的版本,几乎遍及四个学院的六、七两个年级。

“谣言”从霍格沃茨城堡迅速向外传播,不到一个月就传到了《预言家日报》的正式报道中。

戈夫伯爵有着丰富的情报来源,他很清楚这次剧情变化的原因。

这些内容竟然还有一个可笑的名字:《恶魔学》;但巫师们都知道,那不过是少数愚蠢麻瓜偶然发现巫师和魔法的存在。麻瓜们垂涎于这种不属于他们的力量,以至于甘愿出卖灵魂去做可笑的尝试。

霍格沃茨城堡周围并不是没有摄魂怪巡逻,也不是魁地奇比赛赛场上的热烈情绪没有产生影响,而是有人在每个比赛日提前驱赶摄魂怪,令其远离球场方向。

比如戈夫伯爵就有猜测,康斯坦丁恪守的或许不是道德准则,而是个人审美。

随着时间推移,不仅霍格沃茨城堡内部风波,甚至连小天狼星·布莱克越狱引发的恐慌都逐渐平复。

……笔者不禁产生了一个看似荒诞却又合乎情理的猜想:伟大的邓布利多教授在聘任教授时考虑更多的或许不是学术和教学水平,而是其人在异性——不排除同性——中的受欢迎程度……”

媒体报道引发不小的争议,但是最坚决为康斯坦丁教授辩解的是霍格沃茨的女学生们。不止一个小女巫在写给家长、报社的信中痛斥《预言家日报》报道不实,更力证康斯坦丁教授是位恪守道德准则的绅士。

那个人,就是开学后一直住在霍格莫德的莱姆斯·卢平。也不知道失去这位良师兼父辈挚友,哈利波特还有没有机会学到“守护神咒”,而后在学年末用这个咒语驱赶摄魂怪。

笔者怀疑,小巫师们究竟有什么必要学习这些愚蠢、无用的‘知识’——如果它们也能被称之为‘知识’?我们唯一确信的一点就是,麻瓜们可怜又可笑的尝试对巫师几乎不存在威胁。”

虽然舆论上压倒了质疑者,但是戈夫伯爵得到的消息显示,康斯坦丁也悄悄修改了教案,添加了许多常规教材上的内容。

登门的是魔法部长康奈利·福吉,不过陪同而来的不是邓布利多,而是一个身材高大健壮、留着金黄色短发,有着蓝色眼珠的中年人。

闹到最后,邓布利多不得不站出来发声:“巫师们对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威胁过于忽视;对恶魔的献祭以及恶魔力量的使用在魔法界看来可怜又可笑,但在麻瓜群体中却传承不绝,甚至近年来愈演愈烈。

如果有心的话,巫师们可以去查一查曾经的历史记录;那些偶尔通过麻瓜人群侵入魔法界的恶魔力量,不止一次给巫师们造成重大伤亡。让孩子们多一点相关常识是好事。”

以擅长捕捉热点、哗众取宠而闻名的丽塔·斯基特火速写了专栏。

看着越发平静的魔法界,林祐也感到开心;因为霍格沃茨校内魁地奇比赛同样在平静、安全的气氛中完成了第一轮。

邓布利多是公认的大法师,人们不仅认可他的魔法实力,同样信服他的博学多识;当他站出来为新教授站台,舆论场上的争论声立刻小了下去。虽然如丽塔·斯基特之流还在不依不饶地挑刺、乃至挑衅,却掀不起多少风波了。

“很高兴见到你,伯爵先生。”福吉热情地介绍,“这位是魔法部体育运动司司长卢多·巴格曼先生。”

难道剧情改变的结果竟然是小天狼星被吸走灵魂,直接一命呜呼?

随着剧情线的进一步变化,林祐几乎能听到“未知”来敲门的脚步声。有意思的是,“未知”还没有切实来到,先有魔法部的人敲响了佛瑞斯特庄园的门。

只不过,考虑到为康斯坦丁辩解的都是五年级以下的学生,而六、七两个年级的年轻女巫师无一人为此发声,所谓“恪守准则的绅士”这一评价,可信度不免存疑。

“很荣幸认识您,伯爵先生;初次见面,请多关照。”巴格曼目光热切看着戈夫伯爵;对于初次见面的人来说,他的举动殷勤得有些过分。

原剧情中的摄魂怪暴动事件并未发生。

“新任黑魔法防御课教授出人意料地广受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们——的欢迎;考虑到他的前任吉德罗·洛哈特任教时的表现,或许也不能称之为‘出人意料’

康斯坦丁引发的争议可不止“师生恋”,更重要的是他的授课内容。

相较于恋情绯闻的捕风捉影,康斯坦丁的授课内容却是实打实引发了更大风波;同样只用了一个月,相关争议声就甚嚣尘上。

丽塔·斯基特的专栏文章中是这么说的:“新教授的教案中充斥着地狱、魔鬼、硫磺、六芒星等内容,仿佛他教授的不是黑魔法防御,而是麻瓜的招魂仪式。

通过颠倒黑白的方式,丽塔·斯基特可以肆意抹黑邓布利多的人品道德、立场态度、身体健康,却唯独否定不了实打实的学术水平。

林祐很熟悉这种目光,因为他过去不止一次在别人身上看到过;最令人印象深刻有类似目光的人,叫蒙顿格斯·弗莱奇。

这种热切目光一般不是因为看到人,更像是看到了一大堆闪闪发亮的金加隆。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