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乔迁新居(1 / 1)

“来,先把这张条案搬进去。”

“那边仔细着些,别把王老爷的书给弄洒了。”

“说你呢,看路看路,搬东西要看着路。”

新房之中佣人马婆子以及作坊中来帮忙的工匠学徒忙得满身是汗,连带王金贵等人也是跑来跑去。

王文龙终于找到满意的住宅,房子位于福州丽文坊,院子不大,前后只有两进,但是临着大街还有一排三间铺面,前店后厂,非常方便做生意。

这屋子原本的主人也是建阳人,就是做印书生意的,挣的盆满钵满,年老想要还乡,急于把房屋出售,只不过一口价六十两,喊价太高没人敢拿。

丽文坊过一条街就是福州贡院,周围遍布着福建官学的文教衙门,大量的读书人往来自然使得丽文坊成为福州印刷业中心,周围书店就有十几家。

从泉州忙碌回来,王文龙来丽文坊看了一次就决定入手。/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而王文龙给奴仆的待遇是一年能往家里面拿回三两多银子,已经顶得上小半個壮劳力。

因为王文龙开的待遇这么高,直接引起一些人争抢,还有人走门路往王文龙这里送礼,想要让自己家的婆娘到王文龙这里来做工。

最终王文龙选定的马婆子是苍南一个村中的妇女,四十多岁,长相平平。

王文龙看中她是因为她手脚利落,一看就很能做事,而且马婆子一家人都在福州,来应聘之时全家到达,还带了村中里长作保,背景也算干净。

马婆子把饭菜上齐之后就自己夹了一点饭菜到厨房去吃。

张氏觉得王文龙年纪轻轻可能看不清家中仆人的手脚,所以刚才马婆子做饭的时候她一直就在旁边盯着,看到马婆子放猪油的时候给的量不多不少,不算浪费,每次做菜完都记得刷锅洗碗,最后做完给王文龙的饭菜,自己装菜时也只捡着青菜米饭来装不敢夹肉,这才觉得马婆子是个本分人。

张氏走回桌子坐下吃饭,对王文龙小声说道:“这马婆子看着还不错,不过平时也要小心些,你年纪轻轻就一个大男人生活,家里的仆人偷偷做些手脚,你都没法发觉。”

王文龙道:“不至于的,伯母你就安心吃饭吧。”

一旁走过的王平保却是郑重点头:“娘,我会给看着。”

“好,我跟你说点细节……”

王文龙听着张氏细细叮嘱王平保要帮王文龙看着家中厨房的猪油有没有减少,鸡蛋大米什么的数量对不对,有点哭笑不得。

王文龙一年几百两的收入,就想回家有口热乎饭吃罢了,家里面做饭买菜的开销每月就有二两多银子,鸡鸭鱼肉不知能买多少,带王文龙来说,只要方便,如果马婆子做的好每个月多给她些赏钱都无所谓,哪有精神天天盯着猪油鸡蛋看?

王文龙扒了两口饭,吃完后就和王金贵王平保一起去看作坊。

王金贵一家都从建阳搬来,也在丽文坊附近租了房子,如果生意做得好他们以后就在福州长住了。

几间铺面之中有好些个木工瓦匠正在忙活,蜡纸作坊和油墨作坊建好之后,王文龙打算先交给王金贵打理。

……

闽江上,叶成学正和一群福州士子一起在航船之中谈论诗学。

“台阁体虽然题材不出送别写景,思想也要温柔敦厚,性情雅正,但是同样可以不入窠臼。”

“台阁体要写的好,一来要少词藻堆砌,二来要写入民生疾苦,这样才有人味。本来就是粉饰太平的作品,若是再不写着些百姓事情,那就飘飘浮浮,全然不能入眼了。”

叶成学本人只有个秀才功名,此时说起官场的台阁体却条条是道,而船中的诸生也没一个反驳,反而听得连连点头。

主要因为叶成学的父亲叫叶向高。

此时叶向高刚刚改任南京吏部右侍郎,熟悉朝廷之事的人都知道叶向高已经走上党争的绝佳站位,而且他和东林党人交往颇深,未来必然大用。

而叶成学作为叶向高的儿子“以荫入国学”,虽连举人都没考中,但以后照样当官。

叶向高是当世写台阁体的一流人物,叶成学在南京国子监读书,由父亲日日指点,别人要考科举,他等着当官就行,当然有时间研究诗文,所以还真颇有诗才。

讲论完诗论,大家的话题又转向文学。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