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久守必失,用兵大忌(2 / 2)

但是,皇太极还是有些心结!

范文程见状,又道:“三十万大军,日费甚巨,咱们的粮草,最多能坚持一个月。

但是,冬季作战,利于守而不利于攻。

皮岛岸墙和城池都很坚固,咱们很难保证在一个月之内将皮岛攻破,

再者,那些安平道的朝鲜老弱,本就是被夺走粮食待死之人。若是能制成肉干,用来给朝鲜青壮们吃,就又能省下大量的粮食。这样一来,咱们的胜算也就更多了一些。”

皇太极闻言,依旧沉默不语。

此时,却听一旁的洪承畴道:“王昊此人,乃是咱们大清国的祸害。此人绝不可留,此战亦绝不可半途而废。

因此,奴才觉得……干大事者,当不拘小节。

奴才亦知皇上仁德,但是,在咱们大清国的国运和数万朝鲜百姓之间,皇上应该知道如何选择。”

“也罢,也罢!”

皇太极摆了摆手,叹了口气道:“朕实在也是没有办法,就依二位之言吧。”

……

随后,皇太极叫来手下亲信大将卓布泰、图赖、遏必隆、扬古利、谭泰等五人。

密令他们分兵四出,专门抓捕那些失去依靠、失去粮食的朝鲜老人和孩子,再暗中宰杀割肉制成肉干,用来混在干粮中,给那些抓来的朝鲜青壮们吃。

而那些剩下的骨架,则全部烧掉,毁尸灭迹。其手段之恶毒,令人发齿。

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恶恐人觉,便是大恶!

……

在安排了秘密捕杀朝鲜百姓之后,皇太极又问范文程道:“你说……那王昊会不会逃离皮岛?”

“应该不会的。”

范文程笑道:“王昊身为东江提督,自然是不会临战脱逃的。如果他临战脱逃了,那他在明国将再无立足之地。

首先,现在明国的朝中大臣,乃至明国的皇帝崇祯,都恨不得将王昊除之而后快。正因为王昊盘踞皮岛,明国的朝廷和皇帝才奈何他不得。

如果他失去了皮岛,不战而退回登莱,那就是龙栖浅滩,虎落平阳。那些明国的大臣们,有的是办法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再者,皮岛已经成了王昊的家业所在。

他的大部分家当,都已经从登莱搬来了皮岛。

咱们不说别的,只看那皮岛之上的数百门巨炮,哪一门大炮不得上万两银子?

这么大的家业放在皮岛,如果就这样放弃了,他又怎么舍得?再换句话说,若是这么大的家业为咱们大清所得,那咱们大清的实力,也会大为增长。”

皇太极重重地点了点头。

对范文程的这番言论表示极为赞同。

但随即又道:“皮岛之上,架了几百门巨炮,要攻破此岛,恐怕也并不容易,应该会死很多人的。”

“父皇圣明。”

这一次,说话的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豪格勇猛善战,15岁时就参加努尔哈赤征服蒙古的战斗,因功勋被封为贝勒,领镶白旗。皇太极即位后,改领镶黄旗,晋封为和硕贝勒。后又改领正蓝旗,晋封为和硕肃亲王,并掌管户部的事务。

由此可见,豪格其实是皇太极着意培养的皇位继承人。

只不过……虽然,皇太极的身体就一直都不是很好,但皇太极觉得自己才刚刚满50岁,身体还调养得过来,所以,才迟迟没有给他太子的名份。

见到皇太极与范文程讨论得很热闹。

豪格也便插嘴进来说道:“正如父皇所说,要攻破皮岛确实不容易,而且还会死很多人。

但是,岛上的巨炮虽多,却未必有那么多的火药和弹丸。

海水结冰之后,岛上就外援尽绝,成了一个被咱们围困的孤岛。那些火药用一包就少一包,铁弹也是用一个就少一个。

而咱们用来攻岛的朝鲜青壮却无穷无尽,就算他贮备的火药和弹丸再多,也有用尽的时候。

断无可能在昼夜不停的进攻中,可以坚持三个月之久。

至于会死很多人……死的主要是朝鲜人,而咱们,只需要损失一些督战人员而已。”

“皇儿所言极是。”

皇太极心中大悦,欣慰地说道:“这就是……困守孤城,久守必失的道理。”

范文程也笑道:“困守孤城,乃用兵大忌也。”

“范爱卿和皇儿说得有理。”

皇太极也大笑道:“那三国演义中,公孙瓒和吕布,就都是因为困守孤城而死。倒是那喜欢哭哭啼啼的刘备刘玄德,只要一看到人家要围城,便撒腿就跑,到最后反倒成就了帝业。

依朕看来,今日之王昊,便是欲步那公孙瓒和吕布之后尘。这皮岛,便是这个祸害的葬身之地。”

众人闻言,尽皆高呼:“皇上圣明!”

……

……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