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过黄河是济南。韩复榘(2 / 2)

拉着各种物资及牛羊牲畜的人群就像逃难一样,不断拥挤着、叫嚷着。不过也就是在逃难。

尤龙他们怕被抓壮丁,换上百姓的衣服,买了10只羊,混在人群中通过了大桥,在南岸桥头堡又被拦下。

一名国军上尉军官横在路中间喝问道:“干什么的?到哪去?”

尤龙点头哈腰的说:“老总,我们是济南城开馆子的,这不,去对岸收羊,只收到这几只,听说鬼子打过来了,就打算回去。”

上尉军官竖着眉毛骂道:“什么?你们这些要钱不要命的奸商,老子在德州跟鬼子打生打死,你们还惦记着捞钱,在此党国危难之际,不思报国,还想着赚钱,啊?来人,这些羊全部充公。”

“呼啦啦”冲过来十几个当兵的,拉的拉拽的拽,把一群羊全抢走了。

尤龙装作惊慌失措的叫喊着:“不要啊,给我留几只吧。”

3个跟班也哭丧着脸,哀求对方行行好,留一只也行。

当兵的哪管他们哀求,敢反抗就砸你一枪托。

上尉军官抢了羊,心情大好,他点燃一支烟指着尤龙他们说道:“别吵吵了啊,今天算你们走运,再晚来一个时辰这桥就要炸啦,想回家,呵呵,做梦,尔等还不回去烧高香。”

听了这话,尤龙也不再矫情了,扭头就走。

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炸黄河大桥的事情尤龙在历史书上看过。

这位韩复榘本是大军阀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

后来发展壮大后因为抢地盘跟冯玉祥闹翻,投靠了老蒋,并协助老蒋击败了旧主冯玉祥。

蒋、冯、阎三大军阀在中原大战以后,以老蒋为首的军阀集团获得了全面胜利,韩复榘作战有功,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山东省主席,负责指挥山东军事,承担黄河防务。

日军攻占石家庄后,一路向南推进,韩复榘在德州组织防线,抵抗日军的进攻,韩部损失较大,德州血战,韩部三个师损失过半,向南溃败。

老蒋命令韩复榘以黄河为天然屏障,阻击日寇,坚守黄河防线。

可是老蒋做事不地道,许诺支援韩部的物资始终没有兑现过,造成蒋、韩二人关系不睦,矛盾不断。

其实二人的矛盾起源于韩复榘公然支持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

还多次在背后诋毁反对老蒋,因此老蒋对韩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韩复榘在德州兵败后损兵折将,老将又釜底抽薪,给了老韩一记背刺,将韩部所属重炮旅调去了武汉。

本来韩复榘吃了败仗,侥幸突围,又遭到老蒋的暗算,他马上转变态度,为了保存实力,不战而放弃黄河天险,弃守济南。

撤离前炸毁泺口大桥,下令焚毁省政府以及城中主要建筑,实施焦土抗战,坚壁清野。

说起韩复榘此人,也属于奇葩。

其人能诗文,擅书法,本是一个土包子,却喜欢结交文人雅士,附庸风雅,曾有佳作流传于世,被后人遗笑大方。

韩复榘有诗云:“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头有蛤蟆,一戳一蹦跶。”

他还写过一首《咏趵突泉》。说的是“趵突泉,泉趵突,趵突泉里冒咕嘟,为何不能蒸馒头”。

还有后世的一个着名相声段子《关公战秦琼》就是以韩复榘为原型创作的。

说:有一日,韩复榘的父亲想要看戏,韩复榘为表孝心,这天晚上亲自陪着父亲来到了戏园子。

戏园班主呈上当晚戏单,韩父问道:“今天晚上演哪一出呀?”

班主陪着笑脸道:“回老太爷话,戏名叫关公千里走单骑。”

韩老爷子问:“关公是哪里人?”

班主回答:“山西人。”

韩老爷子不满地说:“好好的山西他不待,跑到咱山东做啥?既然如此,咱山东也得出一员大将迎敌,不能丢了咱山东人的脸!”

韩复榘便问副官:“哪个名将是济南人啊?”

副官回答:“秦琼就是咱济南人。”

韩复榘当即拍板:“这不结了,就叫秦琼会会这关公。”

“千里走单骑”是一出传统戏,台词早已被整个戏班唱熟,就算加一个字都会别扭,突然要加个秦琼进来,这让演员怎么演?

班主只能向韩复榘叫苦:“关公是汉朝人,秦琼是唐朝人,二人相差400余年,这出戏怎么演?”

韩复榘却不管,他厉声说道:“演得演,不演也得演,只要老太爷高兴,我就赏你们,不然的话,每人打20大板,撵出济南府,以后甭想在这个地盘上演戏。”

最后韩复榘还着重强调:“今天晚上,一定叫秦叔宝大败关云长,看看到底他山西人厉害,还是咱山东人厉害。”

班主无奈,只好马上回到后台,让演员们赶紧准备,演员们听后仰天长叹,无可奈何,急忙披挂上阵,胡编乱造,不知所云一番,真真上演了一出“关公战秦琼”的时空闹剧。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