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以解燃眉之急(2 / 2)

正当他疑惑之际,杨厂长直截了当地切入主题:

“是这么回事,鉴于国家当前正在大力开发西部地区,考虑到当地人才匮乏,上级从全局 角度出发,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抽调人才进行援助。”

“我们红星轧钢厂分配到了十个名额。”

“要求必须是技术精湛的老工匠,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在当地培养一批新生力量,这才是 长久之策。”

“现在请大家讨论一下,各自车间觉得哪些人选比较合适。”

“我和王副厂长建议,每个车间推荐一位人员。”

听到这话,林国华刚才阴郁的脸色有了些许好转,瞥了一眼陆恒,眼神中流露出意味 深长的表情。

陆恒瞬间领悟,易中海这个家伙,确实可以考虑送去支援西部建设。

甚至他还想到了一句贴切的歌词: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就在开完会之后,林国华第一时间叫来了易中海。

除了他以外,还召集了各生产线的班长。

尽管仅凭林国华和陆恒两人的职权,完全可以直接拍板决定,只需一句“服从组织安排”, 易中海便无从反驳。

但他们想做得漂亮一点,于是决定召集各线班长一起商议。

单凭他们两人做决定,难免会有滥用权力之嫌;

若是大家一致同意,则变成了集体决策,符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易中海接到通知前来时,心中略感不安。

毕竟刚刚他还跟林国华闹了点矛盾,

加上一直视自己为死对头的陆恒,

如果这二人联手给他穿小鞋,即便他是八级工,恐怕也难以抵挡。

随便找个理由,比如增加工作量,让他去做更苦更累的活计,他就完全没有反抗之力。

怀着忐忑的心情,易中海来到了经常用来召开临时会议的空地上,发现各线班长也都 在场。

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气,看来应该不是特意针对他。

可是很快,他又生疑起来,

为何来的都是班长级别的人物,唯独他一个普通工人?

没让易中海纠结太久,主任林国华清了清嗓子,开始发言:

“事情是这样的……”

林国华首先讲述了为了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要求各企业推荐人才前去支援的情 况,并表示红星轧钢厂有十个推荐名额。

讲到这里,林国华目光转向易中海。

“在刚才的厂委会议上,我和陆副主任经过慎重考虑,一致提议由易中海同志代表我们第 二车间前往。”

“首先,易师傅技艺高超,是我们车间唯一的一位8级工,而那边恰恰急需的就是这类技 术精湛的工人。”

“其次,易师傅身为中共党员,在咱们车间口碑极佳,以其思想觉悟,我相信他为了国家 的发展和建设,定能做到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当林国华徐徐道出这一席话时,易中海的脑海一片嗡嗡作响。

要去西北支援建设,

那是一个何等遥远的地方!

在这个火车速度尚慢的时代,也许只有把平日的假期积攒起来,等到过年才能回家一趟。

一想到这里,易中海内心涌起强烈的恐慌,脸色变得煞白。

“好了,大家都发表一下意见吧。”

“我和陆副主任虽推荐了易中海同志,但我们认为他最为适合,当然,如果你们认为还有 更合适的人选,请提出来。”

“大家一起探讨探讨,毕竟这是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大事,派出的自然应该是最优秀 的人。”

林国华没有给易中海任何辩驳的机会,说完之后,便询问起线上班长的意见。

“我认为易师傅最合适,他为人稳重,又是老党员,在技术和思想觉悟上,确实是最佳人 选。”

“我也赞同两位主任的决定,这个任务非易师傅莫属,没人比他更适合了。”

“易师傅在我们车间平时就很热心肠,经常教育年轻人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有这样的 思想觉悟,肯定不会拒绝这项光荣的任务。”

各线班长纷纷发言表态,无一不是投赞成票。

开玩笑,既然两位主任意见统一,他们这些当班长的,除非脑子短路,否则绝不会站出 来唱反调。

更何况,即使推翻了两位主任的提议,他们又能提出哪个更合适的新人选呢?

万一其他人被提名后不愿接受呢? 这岂不是无故结怨。

现下这般多好,众人一团和气地推崇易中海,事情就此定音,就可避免生出其他枝节。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