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冉母来访(2 / 2)

“蔡哥,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不用在意他们。在这个院子里,他们翻不起大浪,出了这个院子,他们更是啥也不是。”

老蔡看着陆恒,犹豫半晌才鼓起勇气问:“报警和和解,区别在哪里?”

“报警的话,打你的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当然,警察还会让他赔偿你一部分医药费,但数额可能不会太大。”

“和解的话,那就让他向你郑重道歉!再商量一个你觉得满意的赔偿方案。”

在权衡两种解决方案之后,老蔡纠结了一会儿,无法抉择,问道:“我该选哪个?”

陆恒顿时无语,都已经帮到这份上了,还要怎样?

“看你更看重实际利益,还是心理上的舒坦。”

“和解,可能得到更多实质性的补偿。报警,打你的人会受到惩罚,你会在心理上获得慰藉。”

听闻此言,老蔡终于不再犹豫,表态道:“我要心理上舒坦一些,否则以后每次想起这事,都会觉得憋屈。”

陆恒点头赞同,尊重老蔡的选择,对刘海中说道:

“刘师傅,麻烦你帮忙去报警。”

“没问题!”

早已等候命令的刘海中欣然应允,无视旁边使眼色的易中海,迅速离去。

傻柱却是一脸愕然,合着刚出来又要进去?

“小子,你就是存心跟我过不去是不是?看我不收拾你!”

傻柱愤怒冲出,易中海拼命阻拦,却反而被带了个趔趄。

短短三秒后,傻柱再次躺倒在地,胳膊又一次不幸脱臼。

半小时后,警察到场,傻柱除了赔礼道歉外,还赔付了五块钱。

·由于他屡教不改,刚刚释放便再度伤人,曾经写的保证书如同废纸,其行为恶劣至极,被警察带回了警局。

没了傻柱这个爱惹是生非的家伙,四合院顿感清净许多。

次日,刘海中透露,这次傻柱虽然只是伤人,但因其屡次触犯法律,将要在里面待三个月。

陆恒对此评价:罪有应得!

三天后,陆恒收到了易中海面色铁青地送来的新电风扇和录音机。

而原先被棒梗损坏的那两样电器,则被秦淮如和棒梗联手搬去了医院。

借口是天气渐热,贾东旭翻身不便,怕出现什么意外,暂时借用风扇降温。

录音机也是,声称贾东旭现神志不清,多听听音乐有助于恢复。

陆恒只能暗叹,秦淮如这一招真是高明至极。

转瞬之间,时间来到了六月初!

冉母是在下午造访四合院的,那时陆恒尚未下班。

之所以会有这一幕,原因其实很简单。

那天下午,经过一顿饭的时间观察陆恒处世的态度,以及他对妹妹的照顾方式,同时通过交谈了解到他在工作生活方面的信息。

她认为,这位小伙子相当可靠,是个理想的女婿人选。

他会做饭,且将她的女儿照料得很周到。

这证明他懂得生活,也能体贴入微。

绝非那种只关注赚钱,其他家务琐事全然推给女性的大男子主义者。

而在生活普遍困顿的当下,他竟然能带着妹妹在商场购物,品尝烤鸭美食。

这就足见他在红星轧钢厂的工作收入不菲,否则不可能拥有如此优越的生活水平,经济实力可见一斑。

外貌方面,他身材魁梧挺拔,是个标准的英俊青年。

这些综合起来,她在陆恒身上打下的分数相当高。

只是稍微有些遗憾的是,他的学历稍低,仅仅高中毕业。

不过时下崇尚劳动工人最可贵,这一点倒也不能算作太重的减分点。

因此,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情况,她特意请了半天假,前来探查一番。

在来到这里之前,她先去了学校,巧妙地询问了女儿对陆恒的看法。

尽管女儿没有明确表达态度,但从其言谈中不难看出,女儿对陆恒抱有一定的好感。

有了这个基础,事情就有可能推进下去。

于是,她满心期待地来到了四合院。

打算找机会摸清陆恒对自己女儿是否有意,如果双方都有交往的想法,那么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只要男女双方都愿意接触,那就有成功的可能。

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彼此发现对方并无重大问题后,就可以开始筹备婚事了。

“您好,请问这里是陆恒居住的地方吗?”

“是的话就好,我能向您打听一下,陆恒这个人怎么样吗?”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我家有位亲戚,听说这一带有位在红星轧钢厂工作的年轻才俊,名叫陆恒,所以让我过来了解一下情况。”

“她家有个闺女还未婚配,如果这位陆恒小伙子各方面不错的话,我们想找个媒人牵线搭桥,看能不能促成这段姻缘。”

冉母虚构了一个亲戚的故事,以替人介绍为由,希望从周围的邻居处初步了解陆恒的人品。

这在当时是很常见的情况,两个原本陌生的家庭在结亲前,都会通过多方渠道去深入了解对方的人品和家庭背景,而询问对方邻居便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式。

“哦,你说的是小陆吧。”

“他这个人嘛,有点傲气,不太爱跟我们这些邻里打交道。”

“也许,他是觉得自己现在是轧钢厂的技术员,月收入过百,不屑于与我们这些普通邻居过多来往也是情理之中。”

“他对他妹妹怎样?那确实没得说,什么好东西都舍得给他妹妹买,只不过花钱这方面似乎大手大脚了些。”

“唉,上次还花了好几百块买东西呢。虽然工资涨了,但也不能这么挥霍啊,总得给自己留点后路,万一将来遇到大事需要用钱怎么办呢?”

冉母满怀期待而来,然而很快,她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与几位四合院邻居交谈过后,得到的信息与她的预想有所出入。

那些邻居对陆恒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几点:有能力却孤傲,不太喜欢和邻里走动;可能是因为瞧不起他们这些收入不如他的人;另外就是消费无度,不太懂得精打细算过日子。

若仅是一位邻居这么说,她或许会存疑,但多位邻居口径一致,这就增加了信息的真实性。

事实上,他们的描述虽有一定道理,但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对陆恒的行为产生了误解。

陆恒并非故意疏远邻里,而是秉持着一种类似二十一世纪的价值观,认为保持适当的距离和独立性更为重要。既然平日里这些邻居未曾给予他帮助,他又何必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刻意博取他们的好感?

至于消费观的问题,陆恒确实出手阔绰,但这源于他确实财力雄厚。

然而,在不明真相的旁观者眼中,这样的行为多少显得有些让人诟病,毕竟在这个时代,人们还是提倡节俭持家、邻里和睦的。

怀着这样的心思,冉母步入了后院。

决定再进一步调查,陆恒住在后院,这里的邻居与他关系相对更近一些,或许能从中获得不同的看法。

“哎呀,小陆啊,真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我家那位,还不是因为沾了他的光,现在当上了班长呢。”

“花钱大手大脚?人家挣得多,花点也正常,反正也没乱花。”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