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夜宿王床(2 / 2)

支持光海君的为东人党里的大北党,支持现任国王李倧的两班贵族大多为西人党。

以张晚为首的朝鲜两班官员出城迎接,他们还仿照大明官场的送礼规矩,给主要的明将都送了礼物。

一千余名黄甲、蓝甲八旗兵围在主将阿济格身边,他们身后是淤泥摊,海浪不断拍打岸边,冲刷着第一次交锋的战场。

“总共能收到十万石左右的税,各级官员支出大概有十一万石。两班贵族的农庄里,每年产出五十万石没啥问题,大王也是靠自己的农庄。”

朝鲜两班官员倒吃的津津有味,还不时跑到大明总兵案前敬酒。

多尔衮却有不一样的见解:“阿浑先别泄气,咱涉水过去抢那些小舟,抢到小舟后往江华岛跑。”

朝鲜仁川都护府,江华湾。

向跟从作战的朝鲜将领下令后,李昊率军朝汉城前进。

李倧也就三十二岁,他的妃嫔年龄也不大,除了一个汉女外,其余都是两班贵族出身。

对面的明军也无心进攻,因为马匹的四蹄会陷进烂泥滩里。

安州是军事重镇,但不是半岛政治中心,搞李氏政权还得去汉城。

“派人去找到阿济格、多尔衮的尸体,砍下首级送到辽军军营。”

“尊敬的大明总兵大帅,我们很乐意为大明天兵提供军粮,每人两百石也拿的出来,但安州城目前驻守大量兵士,可否由汉城或者南边各道转运这笔粮饷?”

“三李各带家丁,每人再加两百精兵,策应这些刮地皮的弟兄。还是老规矩,大鱼上缴由我分配,小鱼自留。”

东人身份加庶子,这金政宰够倒霉的。

但效果还是有的,起码无心作战的建州兵知道有活路后,开始零零散散朝着东边跑去。

一路跑一路脱掉身上的甲胄,武器也扔在了岸边。

“没朝鲜国王陪着,他的妃子也该出来敬个酒吧?你一个八道都元帅,也配用主人身份为大明将领举行酒宴?”

明将们自然看不起这夜宴,大致将荤菜吃完后,陪着主帅坐着,他们准备回驻扎地后再吃一顿。

到最后,只剩下孤零零的十来人。

名为王琪的汉女妃嫔也不自矜身份,大大方方就答应了。

这个翻译官约莫三十多岁,眼睛较大,下巴也不太突出,明显有外来血统。

大明诸将却露出笑意,在主帅示意后,他们三下五除二带走了呼喝不止的朝鲜臣子。

……

“除去爱新觉罗家的逆贼、各级额真外,建州女真兵投降不杀,我要派他们跨海去打曰本。”

“妾愿侍奉总兵大帅。”

从赫图阿拉出发前,整个后金就三个大汗了,北边的四贝勒黄太吉也在两红旗领地上称了汗,又拉拢了部分科尔沁部的小部落,声势要比山里面的两个大汗强的多。

在他们对面,几乎闲了一路的李昊询问了身边诸将的意见,终于下定决心。

半岛原先的骑兵还不错,战斗力也可以,被大明成祖连续搞走战马后,朝鲜兵战斗力直接下降了一个档次,直到火铳、鸟枪时代才稍微恢复一点。

半大小子多尔衮指出了哥哥的错误,身边的旗丁全是建州出身,投降之后也讨不了好,因此跟着他哥俩一路逃亡。

朝鲜战船总算是到位了,他们派出小舟靠近这处烂泥滩,舟上的鸟枪兵连续朝着这十来人射击。

“卑职名为金政宰,是东人出身,属于被禁锢的庶子。”

“就你了,今晚由伱侍奉我过夜。”

这十来人无奈,只得卸掉部分甲,只穿身甲往小舟摸过去。

为首的老头张晚还给大明总兵解释了自家大王的归期,“后日,我王必到汉城,届时还有宴请。”

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来,李昊也没想跟朝鲜国王李倧客气。

他们本就是冲着江华岛来的,只是给他们带路的朝鲜人使了心眼,将他们带到了烂泥滩附近,然后被明军围住。

他现在对子嗣很感兴趣,闹饷时还能靠个人威望召唤辽兵起事,正经造反时必须得有儿子,不然没人跟从。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