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智慧?鲜血!(4k)(2 / 2)

在场人员悚然一惊,这位高主任,看来背后还有不少东西啊。

在场的人都是懂保密条例的,不至于会有什么问题,至于彻底把高振东保密起来?那不可能,要参加工作,就做不到这个,不过把传播限制在一定范围里还是没问题。

高振东也很满意参加了今天的会议,他已经通过努力,把我们防护和火力都一般的瘦坦克升级成了肥坦克。

今天这个会议,至少可以让我们的装甲输送车直接升个一星嘛,而不是要等多年后的改进。

战斗的时候肥坦克掐住敌人的头左右摇摆,一星装甲车在后面飘着打步兵,岂不美哉。

防工委的领导也很满意,有类似的会议,可以请高振东同志多多参加嘛。

有些搞研究的还真不好对付,轻了没用,重了不行,纯理论吧,又搞不过他们,就得上高振东这种文武双全又理论联系实际的。

散了会,高振东的通讯录上又多了好大一堆人,这回不止xxxxx信箱了,还有xxxxx部队。

xxxxx部队,就是为了掩盖部队的实际番号,用来对外交流时的部队名称。

某地的人要是听说xx军xx师xx团xx连,那有心人一下就知道,啊,原来是某甲类军的重装装甲师来这里了。可要是只听见xxxxx部队,那多半人都是懵圈的。

散了会,已经是下午了。

提前给国产装甲输送车升了级的高振东,心满意足的骑车回了四合院。

——

这个星期五,就是1960年的元旦了,从1950年开始,就已经规定元旦放假了。

厂里已经出了调整通知,行政班的同志,周五、周六放假,周日上班,值班人员值班安排做相应调整。

高振东的技术处研究室算是上的行政班,这算是他参加工作以来,一次另类的“双休”,这个假他是一定要休的,算是体验一下前世的感觉。

带着对双休的憧憬,高振东干起工作来格外的轻快。

而此时,京城某负责外事的机构内,一场小会正在召开。

会议的议题就一个,关于是否对北方出口DJS-59晶体管计算机的讨论。

参会的有外事部门负责此类事务的分管领导,外商部(对外商业部)、防工委、以及十二机部几个部门的领导。

在这个时候,这可不是小事,自然是人来得齐全点比较好。

运算所的厉所长和池总工也在会议室外等候,他们是来提供技术咨询支持的。

外事部门那位最早收到北边请求的同志,把整个情况介绍了一遍,然后总结道:“各位领导,各位同志,现在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请大家来,就是想商量确定一下,是否要出口此型设备。”

外商部的沉吟一下,如果此事成行,和591高温合金一样,他们是执行部门。

从591高温合金的出口,已经尝到甜头的外商部,自然是倾向此事能促成的,无他,还债压力不小,能减轻一点是一点。

因而,外商部的同志先说了自己的意见,虽然没有决定性,可是能早一点摆明态度和困难,让大家多考虑考虑,也是好事。

“从经济角度出发,我们是倾向出售的。各位也知道,最近两边的情况变化很大,这导致我们还债的压力随之增大。很多国内都急需的农业、副食、轻工业产品,不得不用于还债,影响了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个情况:“刚才按照对方的条件,我计算了一下,按照对方提出的购买数量和我们预想的价格,差不多能到我们一年预计归还债务的10%,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容不得我不心动啊。”

不得不说,高科技产品就是赚钱,要不高振东前世,花旗国为什么拼了老命都要把高科技产业紧紧攥在手里。

外事部门分管领导闻言,也是一惊,自己心算了一下,的确如此:“嗯,外商部的同志说得有道理,这笔钱,确实很诱人。但是,这个东西能不能卖?”

说完,眼睛看向了防工委和十二机部。

防工委领导没有说话,情况他还不完全掌握,技术先进性他还不清楚,敏感性往往取决于先进性。

这个事情,十二机部的人应该是知道的,他也看向了十二机部的领导。

十二机部的领导见大家都看向自己,想了想道:“严格说来,DJS-59的最强项不是速度,而是体积、使用便利性和维护性。这个事情,我们运算所的同志能说得清楚,是不是请他们进来一下?”

大家点头同意之后,厉所长和池总工被请进来。

得知大家需要明确DJS-59的先进性,池总工道:“DJS-59先进的地方,在于两个,一个是选材,一个是通用计算机的思想。”

“选材方面,其实核心原理和电子管计算机是一致的,只是使用体积小功耗低的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如果对方想要自行生产的话,其实有没有DJS-59,他们只要花时间,都能设计生产出来。至于JP-59和XS-59这些外设,对于对方来说,没有技术难度。”

“单纯从速度上来说,对方是有比DJS-59快很多的计算机的。”

大家听明白了这话,也就是说从设计制造的技术原理上,是没有敏感性的。

“至于通用计算机的思想,这方面是可以不随机出口的,其先进性的体现,是要靠完善的软件环境、持续的迭代设计、按照通用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去发展才能发挥出来的。”

噢,先进性是要持续设计的,只要思想和人员还在自己手上,这方面就不是问题。

“对于对方来说,只要有汇编语言编译器这个必要的配套软件,结合JP-59和XS-59,就已经是便利性上的巨大提升了。”

这话更明白了,给一部分就行。

大概搞清楚了情况,又先请厉所长和池总工去等待。

十二机部这边先开口:“这样看来,这个机器只是提升了使用便利性和可靠性,而且技术上,看得见的好处别人也有,只是要花一点时间,最重要的好处对方却看不见或者意识不到。”

从对方不要求转移技术来看,很明显对方并不看重晶体管计算机的技术。

有了十二机部的这个结论,防工委这边相对就放心很多了:“如果按照这个情况,那从防工委的角度来说,出口问题不大。”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