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仙师:换一个皇帝。(2 / 2)

“嗯。”

季伯鹰微微点头。

先,进行第一步。

崇祯时空,当下最缺什么?

毫无疑问,银子。

现在的崇祯连军饷都给不起,国库也已经空空如也,属于连老鼠都不愿意去的地。

明明这几十年从海外流入了大明数万万白银,可奇怪的是,偏偏这些白银进入大明后就消失了,国库里叮当响。

当然,造成这种情况,主要还是朱由检自己的问题。

众所周知,当官的贪银子这种事,在任何一朝一代都无法避免,哪怕是数百年后在轰轰烈烈的乾坤再造之后,依旧如此。

天启朝的魏忠贤魏老狗,虽然也贪财,但是魏老狗好歹也是知道孰轻孰重,知道再怎么贪,在辽东军费问题上绝对不能省。

比如当年孙承宗构建辽东防线的时候,基本上是要什么朝廷就给拨什么,绝对不会在戍边军费上有什么抠搜。

毕竟魏老狗自己也很清楚一件事。

自己在其他方面怎么搞都行,唯独辽东军费不行。

皮之不附,毛将存焉。

连一个文盲太监都知道,辽东要是失了,大明也就离玩完不远了。

可是随着朱由检上位,魏忠贤及其党羽被崇祯分分钟干掉之后,以及崇祯不遗余力的信任东林党之后,整个崇祯朝堂上的平衡就被彻底打破了,天平迅速向东林党偏斜,最后到了现在这个境况,朝野上下,皆为东林,已经是没有人能够制衡他们。

就算是崇祯有心去压制东林党,也已然无力了。

手中没刀,都扯淡。

别看崇祯这些年一个劲的换首辅,换各部尚书,看起来皇权独断,但其实主要是东林党内部不在乎,因为不管崇祯怎么换来换去,上上下下的依旧还是东林党。

东林之魂,已经渗透朝堂根基。

然而,崇祯朝的这帮东林党在得势之后,全然不干正事。

在这帮文臣的眼里,当官不贪财,那是王八蛋。

使劲捞银子才是第一位的,所以才会有文官联名推荐崇祯加征农税,对江浙商税全然不顾的操作,也得亏碰上了崇祯这么个主,竟然信了。

东林党一个个都在可劲的贪,至于国家亡不亡关他们屁事,这个皇帝没了,换下一个就是了,如果他们知道李自成后来把他们都抄了,估计就不会这么想了。

以至于。

原本历史轨迹之中。

李自成攻城之时,崇祯在国库空虚的无奈之下,张口问这帮大臣借点钱,用于犒劳守城的将士,结果这帮文臣推推拖拖,一个个都是藏着掖着。

就连崇祯的亲岳父周奎,这位出了名的贪官,朱由检问他借钱的时候,这货反复说自己家无余财,每天吃饭都只能喝白粥吃咸菜,气的崇祯差点吐血。

最后还是实在拗不过自己这个国丈的面子,这才松口捐了一万两。

而李自成破城之后从周奎家中抄出现银百万两,绫罗珍宝也有几十万两,这些最后全成了李闯王的军费。

这,只是冰山一角。

李自成在攻破顺天之后,大抄王公贵族,一个月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麻袋,发现麻袋里躺着现银七千万两白银,其他珍宝更是无数。

季伯鹰的目光,扫过这殿中的群臣。

当下的崇祯时空,福王这头肥猪已经被李自成攻下洛阳后煮了,襄王也被张献忠宰了祭天,这两头大明最大的肥猪,都已经成了起义军的军费。

所以,最简单便捷的弄钱方式,就属眼前这些富得流油的东林党榨了。

一直以来,许多对明末不甚了解的后世人都有个问题。

那就是朱由检既然没银子开军费,为什么不学一学李自成,直接抄东林党的家,毕竟七千万两白银就躺在大明帝京。

其中原因,大致有这么几个。

第一个,崇祯本人就是个妥妥的纠结帝,行事犹豫,缺乏果断,并且从不担责,极其容易反悔和甩锅,让他去抄东林党的家,这小子估计能躺后宫纠结一整年。

而且,这货虽然看起来很刚,实际在决策的时候,内心很怂。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年内阁首辅薛国观给崇祯出了个筹钱的法子:借助。

说白了,就是从外戚那捞点钱,只借不还。

然而从朱由检五儿子口中蹦出一个九莲菩萨就把他吓得夜夜噩梦,连忙把已经到国库的二十万两银子,都给李国瑞家还了回去,然后反手还把薛国观给赐死了,真是自己一点责都不沾。

二,整个崇祯朝,从文臣到厂卫都已然是沆瀣一气,东林党的势力早已经渗透入锦衣卫,就算崇祯让锦衣卫去抄东林党的家,能不能抄出银子来还真就两说了。

当年抄魏忠贤家之时,魏老狗的万贯家财,就是那样莫名消失了,崇祯想查也查不到,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

假如京城七千万的银子真的被抄出来,负责的文臣厂卫要分走四成,走狗要分走三成,跟着参与的城狐社鼠要分走二成,留给崇祯的份额是一成,都不够清朝打南明一年的军费。

三,别看朱由检是大明皇帝,九五至尊的天子,但是当下这整个崇祯朝局,已经是彻底烂透了。

东林党十数年结党营私之下,地方督抚与庙堂朝官已经形成了密切的网状干系,甚至可以说就是门生故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果是盛世还好,可当下大明集团处于即将倒闭的状态,人人自危,都在考虑新出路,如果崇祯敢大肆对京官抄家,那些大明朝的地方督抚大概率会一窝蜂地投降李自成。

四,朱由检这人好面子,找不到抄家的理由,属于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因为先抄宗室外戚,暂时不动东林党,就不会有以上地方督抚的问题,可就算是外戚宗室,他也是拉不下面子。

“老朱,随我走一趟。”

闻言。

老朱微微一愣,不知是什么意思,走哪去?

但既然是兄长发话了,点了点头。

唰。

随着季伯鹰一念而动。

龙椅之上的两人,瞬间消失了。

顿时间,整个奉天殿,所有人都是望之心神惊骇,看着活生生的人,竟然就这么在眼前消失了。

死寂。

殿中无一人敢发出声响,都是紧闭着嘴,生怕是惹火上身。

而在金銮殿上,崇祯跪在龙椅旁侧,父兄泰昌帝和天启帝正一左一右的注视着他,看的崇祯根本就不敢抬头。

当然。

因为身上的骨折伤势,他现在就算是想抬头也做不到。

这帮提着大砍刀的天子储君,看着空落的龙椅,脸上都是有些疑惑,怎么仙师和太祖爷突然就走了,之前没有提前说过啊。

接下来怎么搞?

老朱棣和朱老四,这两位燕藩祖宗,在龙椅一左一右的站着,镇住全场。

“大哥,父皇和仙师去哪里了?”

小朱四微微挪步,来到阿标身侧,小声问道。

阿标皱着眉头,摇了摇头。

“不知。”

并非阿标不愿回答,而是真不知道。

他虽然是助教,但是在这件事上,他也没有提前得到过仙师通知。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

约莫过去半个时辰之后。

唰。

风声掠动,只见在这龙椅之上,季伯鹰和老朱的身影,重新出现。

而这一次除却他们两个外,在这龙椅之畔,还有着一人。

身着飞鱼服,腰跨绣春刀,脸上透着凶煞之气。

望见此人,阿标的眉头瞬间皱起。

‘二虎?’

在洪武大明,锦衣卫已经建立,毛骧就是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

亦是在这一刻。

从这奉天殿门之外,有着上百锦衣卫冲入殿中,皆是煞气敷面。

这些进入殿中的锦衣卫,并非是崇祯时空的锦衣卫,而是来自于洪武时空。

霎时,殿中这些文臣一个个都是吓得脸色大变,不少人甚至双腿发软,直接瘫倒在地。

“兄长,这些人够不够?”

老朱挑了挑眉,他原本是想把一半的锦衣卫都带过来,但是被季伯鹰否了。

三千精锐锦衣卫,震住京城已经足够了。

他的额度只有9999+,剩下的七千额度,还要用在其他地方。

“京城内应该是足够了,至于全国各地,慢慢来。”

“先封锁九门,暂时不要让消息传出去。”

季伯鹰刚才和老朱回了一趟洪武时空,这一趟并不是去醉仙楼,而是直接找到了二虎,让二虎点齐了三千锦衣卫精锐,全数带到了崇祯时空。

毕竟。

要从这帮东林党手中搞钱,那肯定不能靠崇祯时期的这帮废物锦衣卫,这崇祯时期的锦衣卫都已经是彻底烂透了。

“嗯。”

老朱点了点头。

接着。

季伯鹰的目光,扫过殿中的这帮心头忐忑的百官文武。

“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换一个皇帝。”

仙师之音,淡淡响起。

改变一个人,尤其是改变一个人的性情,绝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事。

崇祯虽然勤政,但是这个人的性格缺点太多,犹豫、纠结、甩锅、不敢担责,若是放在太平盛世,或许还能做个守成之君,可当下乱世之局,那就等于是亡国加速器。

话音落。

跪在龙椅旁的朱由检瞳孔猛的一缩,我这就被废了?我犯什么错了?!

我难道做的还不够吗?!

自信的崇祯,在心中怒号。

殿中文武,更是听的心头咯噔骇然。

皇帝这玩意,上下嘴皮子一碰,说换就换?!

其他天子储君,比如老朱棣、朱老四这几个,都是眉头一皱,他们倒不是觉得仙师说换皇帝这件事有什么不妥。

而是。

既然仙师已经决定了要换皇帝,那换谁?

总不能换朱由检的那几个儿子。

又或者。

从他们这些人之中,选一个出来代班?

但是他们这帮人,一个个不是天子就是储君,并且每个人在各自的时空都是举足轻重的存在,根本无法做到在异时空长期代班。

季伯鹰眼眸平静,扫过这帮天子储君,最后落在一人之身。

崇祯时空,乱世之际。

当用果断杀伐之君。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