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香积寺之战!李亨:怎么这么多(2 / 2)

第二种,这是李亨自己拟定的策略,收拢当下一切能收拢的兵力,不顾一切,收归长安。

如果采用李泌所提的第一种策略,一旦策略全面成功,将彻底平复大唐藩镇之乱,大唐往后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也将大概率不会发生。

但是,第一种策略对肃宗李亨来说,时间耗费太长,期间充满了难以预料的变数。

他本就是乱世登基的天子,于灵武自立称帝。

虽然后面得到了来自于蜀地太上皇送来玉玺的认可,但这会身处蜀地的太上皇依旧是在发号施令,比如遵从太上皇之命,节制江南诸道的江陵大都督永王李璘就不听自己号令。

只要自己一出现什么问题,太上皇立马可以站出来废了他。

并且按照李泌对这个战略的落地预估,这个战略完成需要持续两年之久。

问题是,这两年的军费,从哪里来。

李亨灵武称帝之后,首先是看了一下自己的腰包,简直比自个的脸还干净。

再纵望一圈天下,想着搞点钱来办事,可是这不看不知道,一看顿时心头拔凉。

随着长安和洛阳的两京失守,肃宗彻底失去了在关中和中原地区收税的可能,至于河北地区,那是安胖子的固有地盘,想从河北收税已然是做梦,而丰饶的川蜀地区的税收,被他的亲爹太上皇给百分百截留了,毕竟太上皇在蜀地还要潇洒的。

再看山西这片地区,这一片当下正处于唐燕两军交战的前线,百姓到处跑路求生活,自然也是无法正常征税。

想破了脑袋,盘了一圈下来之后,李亨发现唯一稳定的税收来源,就只有暂时还没有被战争波及的江淮地区。

但由于两京失守,漕运被断,江淮的粮食也没法运,只能从江淮收布帛丝绢这类玩意充当军费,但数额也极其有限,最多只能用半年。

后来也证明,江淮的这些税收的确只撑住了半年。

想靠江淮这点军费来支撑两年,李亨蹲下来洗了把脸,觉得自己还是做梦比较现实。

然而。

做个大胆的假设。

就算李亨真的能弄到充足的军费支撑两年。

可当下大唐实力最强的范阳、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这五大节度使,其中范阳、河东已经成了叛军,河西和陇右的主力基本都已经跟着哥舒翰报销在了潼关,唯独郭子仪的朔方军主力犹存。

而且根据西北军后勤的发放方式,素来是以「民产、商运、官府收,河东运,朔方转,朔方支,河西陇右诸军收,朝廷全程监控」的完整链条体系。

但是现在,河东叛了、陇右废了,朝廷都成流亡朝廷了,根本做不到监管,原本的一整套科学链条已经碎了。

这就等于是形成了「朔方收,朔方运,朔方转,朔方支,没人监管」的后勤管理模式,在李亨流亡政府这段期间,军费后勤就是用的这个模式。

在这种背景下,河东和陇右各部的后勤都得高度依赖朔方,毕竟人家手里握着你的粮草军饷,你敢不听招呼,我就敢扣你军粮。

几个月时间还好,如果这种情况时间拉长,朔方军又会不会兵变自立?郭子仪又会不会变成下一个安禄山?!

作为皇帝的李亨不敢赌。

在这个乱世之中,他信不过这些掌军的节度使。

所以他急于收回长安和洛阳二京,让自己这个流亡政府回到帝师,并同时以最快速度打通武功、咸阳、长安、潼关、陕郡和洛阳这条黄河漕运线,恢复帝国的供血。

只有回到长安,他才能将天下兵权收归于帝师,只有收归二京,天下漕运才能运转起来,他才有源源不断的军费支撑,手中有财,他才能真正的成为大唐天子。

当然,有些话不能放在明面上说。

李亨对外宣称的是,他之所以这么着急收回长安,是为了给他亲爱的太上皇老爹一个温暖的家,让太上皇能够早日回到长安,安心养老。

季伯鹰稍加思索了香积寺之战的更深层原因,并发动「通晓」功能,同步以txt格式,直接打包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这些大明天子储君。

季伯鹰瞥了眼李二。

清晰可见,通晓了这段信息的李二眉头紧蹙了起来。

“以如此方式收归帝京,虽能短暂聚势,但藩镇之乱,将永无宁日。”

李二就是李二,不愧为绝顶的天才军事家,一眼便是能够看出其中症结所在。

“作饵吊住长安一带叛军,再亲率轻骑直扑范阳,这才是一劳永逸之策。”

这个计策,亦是当年郭子仪给李隆基献的计策,当时郭子仪所用的饵就是长安,只可惜那会的李隆基已经懵了,脑子里只想跑路。

话音落。

老朱笑呵呵的拍了拍李二肩膀。

“小唐啊,这世上不是谁都是天策上将啊,轻骑直扑叛军大本营,若是一举未克,归来便是无期了。”

话刚说完。

“我觉得小唐所言,乃是绝佳良策。”

老朱棣和朱老四,几乎是同时开口。

毕竟他们两当年靖难的时候,玩的就是这一招,扭转乾坤,一击制胜。

两朱棣刚开口,老朱的眼神便是扫了过来,眼里的刀子瞬间让两人闭嘴。

狗崽子!造反还敢炫耀?信不信老子揍你两!

“香积寺之战,到此结束。”

季伯鹰一语出口,将几人越来越发散的讨论打住,稍加看了看当下已至垂暮的晚霞夕阳。

眼前光幕,顷刻开启。

「通知:已锁定李亨空间坐标」

既然教学战争已经看完了,那接下来就该干正事了。

……………………

西京凤翔府,天子行宫。

这会肃宗李亨正在殿中徘徊,从上午到现在,三餐未进,一双腿是一刻钟都没有停下。

如果李亨身上揣个手机记录运动步数,今天各位仲父的某信步数置顶封面必然是李亨,步数高低在五万步以上。

陪伴李亨在这里饿肚子的,还有大唐流亡朝廷的一众高管。

这会每个人都是面容紧肃,脸色看起来都不大好看,当然,有一部分是饿的。

而更多的则是紧张,毕竟这一次算是一次性梭哈,赌上血本了,甚至李亨还借了四万外援,对这帮外援承诺了天价条件。

这要是输了,那可就全部玩完了。

流亡朝廷不容易,为了凑这一波老本,腿都快跑断了。

“圣人,喜报,喜报啊!”

就在这时,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

包括李亨在内,众人都是下意识齐齐望去。

只见从这殿外,有着一头尖耳腮,眯眼歪嘴,鼻大嘴厚的丑黑猴子快步走入殿中,这酷似黑猴子的丑陋之人,就是未来的大唐第一位权宦,李辅国。

“护国,如何?”

李亨见到李辅国,脸色一喜,快步上前。

这会的李辅国还不叫李辅国,刚刚被李亨赐名为李护国,可见李亨有多爱这只黑猴子。

“圣人,大喜,大喜啊!从刚刚得到的这封战报来看,安庆绪的十万叛军已经开始溃散,我军已然是胜券在握!”

“甚至,若是臣下没有猜错的话,我军现在应该已经取得大胜了。”

为了能够时刻掌握前线香积寺的战况情况,李亨特意下令,前线每一刻钟传一封战报,以凤翔到香积寺的距离,快马之下,也就是半个时辰。

也就是说,这封战报来自于半个时辰前。

“好,好啊!!”

一把从李辅国手中拿过战报,李亨接连看了几遍,接着整个人都是激动的颤抖。

压了压心中的激动,李亨猛的深吸一口气。

“护国。”

“长安一战,护国功不可没。”

“特晋开府仪同三司,赐封郕国公。”

话音落。

流亡朝廷的一众高管,都是懵逼了。

搞什么玩意?

这丑猴子虽然挂了个元帅府的司马衔,但是从头到尾就没离开过凤翔,哪里来的功不可没?!

但是众人都不敢多放一个屁屁,毕竟新皇帝登基之后,这丑猴子就是新皇帝跟前的第一号红人,军国大政,皆是出自其手。

谁敢说一个不点,晚上走夜路都得小心被嘎了。

“谢圣人!”

李辅国行了个礼,脸上写满了春风得意,全然没有推脱之意。

“鏖战得胜,是前线将士不顾性命、浴血奋战所得,当赐封冲锋在前的将领,当犒劳舍身往死的军士,当抚恤为国捐躯的壮士。”

”一去势阉人,焉敢贪没军功?!”

冷呵之音,炸响整个大殿。

这一呵,肃宗李亨懵了,丑猴子李辅国也是愣了,大唐临时朝廷的其他臣僚更是眼里透出惊骇,以为自己听错了。

好家伙,这年头竟然还有敢硬怼红的发紫的李公公。

刹那,众人都是齐齐回头望去。

不看不知道,一看全吓尿。

殿门之处,明晃晃的,都是大砍刀!

——————————

PS:大宋斧头帮,大明砍刀队,大汉xxx,大唐xxx……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