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2 / 2)

“说。”

老朱接过瓶子,学着季伯鹰的模样将瓶口拧开,用力的嘬了一口。

“兄长之前就已经说过,从咱洪武之后的数百年,北边将会有个强大的沙俄帝国出现。”

“咱这些天就一直在想啊。”

“与其等到这些国家慢慢强大起来,不如现在就趁其渺小时发兵,从陆地一路推过去,将所见之国,全数踏平,这样不就可以永绝后患,再无后顾之忧。”

说完,老朱嘿嘿一笑,对于自己的这个想法,很是看好。

若是搁在过去,老朱绝对不敢这样想。

毕竟从大明一路往西打,中间有着大小上百国,那所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绝对是一个无法数清的天文数字。

但现在不一样。

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大明注定将迎来国力的疯狂暴涨,这让老朱西扩之心,前所未有的膨胀。

正所谓,兜里有钱底气硬,干你没商量。

老朱产生这般想法的初衷也很简单。

在老朱看来,如果自己能把这些陆地上的威胁解决在自己所属的时代,那后世君王只需要守疆保土、注重内政民生即可,必然可以让大明永昌、国祚长绵。

“但是咱其实也有个问题。”

“这要是一路往西打,其中的路途实在太遥远了,且不说来自于朝廷的旨意无法及时传达,以及在路上白白消耗的这部分军需太大了,所花费时间之长,亦是数年乃是十数年计。”

这就是现实。

陆行不同海运,十万大军横跨千里,陆运的成本是海运的数十倍乃至上百倍。

这也是为什么,大航海时代能够席卷全球,是人是鬼都要上来啃一口,主要原因就是海运的速度快、成本低。

话音落。

于老朱的身侧,阿标不知何时已然是走了过来,眉头微皱着。

“父皇,倘若一味西扩,国土疆域拉大,其实于国而言,也并不是什么好事。”

阿标神色中透着凝重,开口说道。

几乎在同一时间,老朱棣和朱老四听完了隆庆小蜜蜂对金光的分析之后,终于得知了观音婢的那颗痣在何处,这会也是一同凑到了讲台之上,共同参与讨论。

相比人体构造学,他们两更喜欢军事问题。

“大哥说的没错。”

老朱棣很是认可的点了点头。

他的永乐一朝,国土横跨东西,纵横南北,开拓至上千万平方公里,更是灭了安南,将安南设为交趾布政使司,所以老朱棣深感疆土一旦扩大,管理起来的难度。

“皇爷爷说的没错。”

“甚至是,得不偿失。”

宣德帝不知何时,亦是凑了过来。

在这件事之上,在大明众帝之中,宣德帝显然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位,毕竟永乐朝打下的疆域,大部分都在宣德朝被宣德帝给扔掉了。

他这话,说的也没有毛病。

永乐朝的武功成就,于宣德朝来说,就是极为沉重的包袱。

在安南这片地界上,大明的投入和回收,全然就是不成正比,这还只算财力、不算人力。

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将安南纳入版图,这就是一笔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管理、军费、经济、民生、暴乱,无一不成为了朝廷负担。”

宣德帝沉声说道。

“若是羁縻统治,换来的又是不安定。”

所谓羁縻,类似于自治,具有高度不稳定性,说反就反。

你一言,我一语。

老朱听着这些儿孙的话语,一双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他还是第一次说事情,被这么多人反对。

不过其实老朱心里也清楚,这些儿孙刚才说的都是极为现实情况,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大明的本土疆域便是无法进行扩张。

或者说,不敢扩张。

“兄长,这几个崽子刚才所说的,就是咱想问的问题。”

老朱看向季伯鹰,来了一个总结性发言。

将老朱所问的,将阿标和老朱棣这几个讨论的问题总结起来:如何预防未来有可能出现的陆地强国,以及如何加强对扩张领土的控制。

随着这个问题的讨论声响起,围上讲台来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武宗朱厚照最为兴奋。

甚至就连对疆域扩张完全没有兴趣的弘治帝朱佑樘,这会都是伸长了脖子站在讲台边上,希望能够听上三瓜两枣

这朱家子孙集体头脑风暴一幕,被坐在讲台边缘的李二看着,眼神中不禁露出几分羡慕。

他在老朱家的这帮人身上,看到了些许人味。

世人常言,天家无情。

不过在大明前几帝的身上,或许是因为老朱出生于农家,信奉血浓于水的理念,朱氏帝王家的人情味比之其他王朝,确实要浓上几分。

但也不多。

“都围在这里做什么?!”

季伯鹰微微抬眸,眉头微皱,扫了眼这帮人,已然是把自己围成了一个圈。

“啊对对对!”

老朱顿时反应了过来,扫了眼这圈围上来的朱家子孙。

“都干什么?!一个个都给咱回自己的座位上去!”

面对太祖爷的呵斥,大明这一众天子储君们都是可劲的缩了缩脖子,不敢违抗,纷纷是回到各自的座位。

季伯鹰瞥了眼老朱。

“还有你,也坐回去。”

老朱闻言一顿,嘿嘿一笑,拍了拍裤腿的灰

“好勒!”

脸上带着乡下老农般的朴素笑容,老朱笑呵呵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他了解这位仙师兄长。

只要是提出了问题,兄长必然会给出解决方案。

“朱兄,你们刚才在讨论什么。”

李二刚从社死中缓过劲来,心中颇感好奇。

在老朱坐下的那一刻,下意识出声问道。

老朱瞥了眼李二,一脸认真的说道。

“我们在讨论金光。”

话音落,李二一张老脸瞬间涨红。

‘CNM!没完了?!’

攥着拳头。

若非这地方是大明的主场,李二怕是已经是对老朱开干了。

龙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而此时。

讲台中心的仙师,已然是站了起来。

季伯鹰扫了眼讲台下这帮已然是重新落了座的天子储君,眼角余光瞥了眼主堂门外,有着三双眼睛正从门缝中使劲的往里面瞅着。

“让他们滚进来。”

今天的理论课快开始了,这一趟「工业革命」很重要,不能缺堂。

话音落,坐在后排的永乐小朱迅速起身,飞快将主堂门拉开,顷刻间三个人摔了进来,分别是猪头堡、老万历,以及被强行灌了一罐臭鳜鱼,张嘴就是大粪味的嘉靖神仙。

季伯鹰只是瞥了眼这三人,并未理会,随后继续开口。

“刚才你们所提的问题。”

“如何预防未来有可能出现的陆地强国,以及如何加强对扩张领土的控制。”

“这个问题,问的确实很不错,是花了时间和脑子去想事情的。”

“值得表扬。”

说罢,季伯鹰看了眼老朱,给了老朱一个肯定的眼神。

老朱呵呵一笑,直言基操。

“多主动思考,多发散思维,多提出问题,才能有进步。”

听着仙师的教诲,座位上的一众天子储君,都是坐的板正,认真听着,不敢有分毫错漏。

“现在,我们先抛开这两个问题怎么解决不谈。”

“我先问你们一个相关的问题。”

目光扫过眼前这帮人。

停顿片刻,开口道。

“记住一点,往后不论做什么事。”

“首先,要明确目标。”

“那么问题来了。”

“你们扩张本土疆域,是为了什么?”

话音落。

在场的这帮天子储君,都是闻言一愣。

扩张领土,是为了什么?

说实话,这个问题,他们还真没认真去想过,这就像是一个无数祖辈都在做的事情,传承到你手中,轮到你来做了,一个劲做就是了,哪里会去想为什么。

这一刻,就连坐在讲台边缘的李二,以及李治和武曌,都是被这个问题给问的愣住了。

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思。

不论在哪一个王朝,从商周开始,传至秦汉晋、唐宋元,不论是哪一朝哪一代的皇帝,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来说,为国开疆拓土都是绝对被后世传颂千古的伟业功绩。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莫不如是。

“为了土地和人口,以及国家威望和国家安全,为盛世提供必要条件。”

大明的这帮学员还没说话,李二已然是率先回答。

如果从国防安全的角度来讨论盛世,如果从国防安全的角度来定义盛世:一个盛世的必要条件就是周边没有任何具备威胁己身的国家。

那整个华夏五千年,唯有大唐贞观算得上盛世,大唐天可汗,寰宇无敌。

李二给出这个回答,并不意外。

“啊对对对,英雄所见略同,咱其实也是这么觉得。”

老朱点了点头。

季伯鹰瞥了眼这两人。

接着,继续将目光落在座位上的一众大明天子储君身上。

然而目光来来回回的扫过了三四遍,给了其中好几个人暗示,依旧是没有人主动回答问题,都像是哑巴了一般。

见这帮人都是迟迟不吱声,季伯鹰眉头微皱了起来,脸色冷峻,眼眸中更是透着一丝怒色。

“你们的脑子都是长来干什么吃的?!”

一声厉喝。

座位上的这帮天子储君都是心头一咯噔,他们实在是想不到什么,人口和土地这两个答案,已经被李二给回答了。

一个个耷拉着脑袋,祈祷着仙师不要点名。

“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

季伯鹰将手中戒尺猛的拍在教案上,‘啪’的一声,惊的众人都是腰板一正。

“这类似的问题我都已经讲过多少遍了,还回答不上来!”

“真是给你们上课都要少活好几年!”

“一个个都看我干什么?我脸上有答案?看板子!”

季伯鹰信口拈来,随口来了一串班主任语录。

这一通骂,吓得老朱都不敢吱声,李二更是愣了。

季伯鹰随即折身,拿起这面板宣纸旁侧,放置于笔架上的斗笔。

于这宣纸之上,挥毫如墨,写下二字:「*****」。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