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努尔哈赤:恁尔几路来,我只一(2 / 2)

“标儿,兵道之事,你不如咱,就这样定了。”

在战场把控力这一方面,老朱对自己有着绝对的自信。

虽然老朱自从开国登基之后,就再也没有亲自上过战场,但是并不代表老朱就不会打仗了。

洪武年间的每一次征伐,实则都是老朱提前制定好的作战计划,出征将领都是按照老朱的计划一步一步实施。

可以这样说,洪武年间每一场战争的发展过程,基本上都和老朱提前预料的相差无几。

这等居于皇宫就能够操纵千里之外战场的军事才能,纵观整个华夏战争史,刨地三尺,前后都找不出几个。

“既定了,那便开始。”

季伯鹰扫了眼众人。

接着,在众天子储君的疑惑中,季伯鹰悄无声息的划动了万历时空的时间线。

一次,划动了一天。

原本在万历时空的将领们,当他们在万历时空待满了一天,大部分都是处于睡梦中之时,顷刻回到了各自的时空。

还未察觉到自身穿越,就又是被重新传召了回了万历时空。

接着,季伯鹰再滑过万历时空的一天。

如此反复,一共进行了十五次。

之所以操作这么麻烦,也属实是没有办法,依照规则,这帮应召至万历时空的将领,每次只能在对应时空待上一天。

只能期许,哪天狗系统再更新的时候,把这个略显智障的设定优化一下,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老朱,还有你们两个。”

“随我一同去万历,开始这一场对努尔哈赤的征伐之战。”

“其他人,就在这里等着。”

老朱和老朱棣以及朱老四都是一愣,他们几个这不是刚从万历时空回来吗?

还不到一盏茶,怎么就突然开打了?!

这会的各路大军,连兵都还没有分好吧!不是还得训练半个月吗?

但既然仙师开口了,包括老朱在内,都没有开口问。

接着,季伯鹰目光看向阿标。

“阿标,你在这里带着其他学员,要认真观看各军的出征情况,做好各路军的复盘和总结,这是你总参的职责。”

“嗯,我要检查。”

话音落。

季伯鹰与老朱,以及老朱棣和朱老四的身影,便是再一次从这主堂消失。

“我…”

阿标想说的是,我不是说好的总参吗?

我应该在前线啊!

朱厚照以及朱见深这几个好战分子,也是扼腕叹息。

而如嘉靖神仙这等对战争没有什么兴趣的天子,则是默默拿出了他的专属红罐,和少年朱厚熜聚在一起,继续研究了起来。

隐约可见,这红罐,似乎被他钻出了一丝缝隙。

“嗯?这味不对啊!”

鼻子素来最为灵敏的永乐大胖,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

金国都城,赫图阿拉。

这座在后世并不怎么有名的小城,在历史上除却是清朝龙兴之地外,还有着另一个称呼: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山城式都城。

城如其名,这玩意是依山而建。

赫图阿拉分为内外两城,内城中心的汗宫大衙门,外形呈八角形,重檐攒尖式建筑,这里就是努尔哈赤登基称汗、治理国政、研究军机、接纳使臣之地。

此时。

整个金国的所有高层,四大贝勒,八旗旗主,五大辅政大臣,尽数都是汇聚于在这大衙门之中。

在清之一朝,八旗之主是无品的爵位。

但就算是王公大臣,见了旗主也得跪着磕头,八旗之下的旗民都是战时为兵,平时为民,旗民在各个方面都要听命于旗主,甚至是婚嫁经济,都可由旗主一语裁决。

从这一点来看,旗主这个位置更像是一族的族长,或者说酋长,多少带着一些奴隶主的性质。

简单介绍一下此时的第一任八旗主:正黄旗、镶黄旗旗主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正红旗旗主爱新觉罗·代善(努尔哈赤嫡次子);镶红旗旗主爱新觉罗·岳拓(代善长子);正白旗旗主爱新觉罗·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镶白旗旗主爱新觉罗·杜度(努尔哈赤之孙);正蓝旗旗主爱新觉罗·莽古尔泰(努尔哈赤第五子);镶蓝旗旗主爱新觉罗·阿敏(努尔哈赤侄子)。

其中,代善、皇太极、阿敏、莽古尔泰,又被称之位四大贝勒,四贝勒每月轮值处理国政。

五大辅政大臣:瓜尔佳·费英东、钮钴禄·额亦都、董鄂·何和理、佟佳·扈尔汉、觉尔察·安费扬古,兼任「扎尔固齐」(理事官),协理八旗事务,其职能类似于汉家宰相。

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带有明显的「部落联盟」特色,其中「五大臣」代表政治基础,「四大贝勒」代表政治核心。

汗位之上,一位体态魁梧,留着金钱鼠尾辫的老人。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进而统一了发型,这就是金钱鼠尾辫)

(清前期,金钱鼠尾辫和后世影视中的辫子,不是一个玩意,更丑)

努尔哈赤扫过他的这帮儿孙,眼里有着盎然战意。

明军这几个月在辽东集结了大批军马的消息,这么大规模集结兵力产生的动静自然是瞒不过努尔哈赤,况且这些年他养在明廷里的奸细,没有一百也就八十。

“父汗,儿子愿请为先锋,必大破明军,为父汗一举攻入辽阳!”

爱新觉罗·代善,也就是四大贝勒之首,人称大贝勒,当下正红旗旗主,金国内地位上仅次于努尔哈赤的存在。

而辽阳,这个辽东首府之城,一直都是努尔哈赤梦寐以求之地。

因为只要拿下辽阳,整个辽东就尽数在掌控之下。

而一旦拿下辽东,那后金就将彻底崛起,再也不用担心被大明剿灭之险。

原本历史之中,也的确是如此发展。

萨尔浒之战大胜后,努尔哈赤之军席卷辽东,先是攻下了开原和铁岭,使大明在辽东地区失去了御守后金西去的屏蔽,然后彻底荡灭女真叶赫部东西二城,杀叶赫首领金台石、布扬骨。

天命六年(天启元年),努尔哈赤迁都辽阳,改辽阳为东京城。

次年,大败辽东经略熊廷弼和辽东巡抚王化贞,夺取明辽西重镇广宁,紧接着后金连陷义州、锦州、大凌河等辽西四十余城,熊廷弼、王化贞率明军残部与数十万流民往山海关而去。

自此,大明与后金以山海关为界限,进入长期对峙。

代善话音刚落。

皇太极沉顿片刻,亦是站了出来。

“父汗,明军此番分兵五路,近二十余万,不得不防。”

努尔哈赤闻言,微微一笑。

“自从李成梁李如松死后,这辽东之地,本汗有何所惧。”

“当下之大明,就如一艘正值腐朽的烂船,千疮百孔,纵是仓促间集结出这一支所谓的大军,又能如何。”

“在本汗面前,脆若累卵。”

接着,努尔哈赤拍案起身,眼中戾色乍现。

“传令八旗,不日出战。”

“喳!”

衙内众人,皆是领命。

忽而。

努尔哈赤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目光看向大贝勒代善。

“明军此战,主帅为何人?”

“各路大军,又是哪些明人为主将?”

这一点,是努尔哈赤较为困惑的事情,他花了这么多银子在明廷养了那些个奸细,竟然没有一个能把各路明军的主将说清楚。

“回父汗。”

“目前只知道明军主帅为明廷皇太子。”

“至于各路主将,这些人仿佛是凭空出现的,根本无从得知身份几何。”

代善话音落。

努尔哈赤眉头一皱,悍然喝道。

“管他是何方神圣。”

“恁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