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老万历:不批!不批!朕不批!(2 / 2)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后世诸多人都抨击万历,给万历盖了个守财奴的称号,只为了自己的腰包,根本不顾国家财政。

纵然是后面万历从内库掏银子补充辽东军饷,那也还是被逼的没办法,毕竟军事问题事关国之存亡,万历可以不管其他事,但是军事问题,一定要管。

“第四。”

“拨正反乱第一帝。”

“废黜考成法,废黜一切新政,废黜外戚不可世袭爵位之制等等。”

如果说废黜考成法是为了平息朝廷,那还能理解,毕竟万历这个人最烦有人来烦他。

那把好不容易搞定的废黜外戚爵位世袭给恢复了,这一点就让人很费解了。

季伯鹰并没有给老朱等人开口的机会,继续往下说。

“第五。”

“任性宠子第一帝。”

“万历第三子,福王朱常洵,一场大婚耗费白银二十万两,修建藩地王府耗费白银六十万两,就藩时天子特赐良田两万顷,每年盐引一千三百张。”

麻了。

彻底麻了。

老朱、老朱棣、朱老四等几个大明前期的英主都听的头皮发麻。

原来,银子还可以这样花。

整个主堂,寂静一片。

“第六。”

“大明摆烂第一帝。”

说到这里,季伯鹰目光顺带瞥了眼老朱。

“老朱,你方才问我摆烂是什么意思。”

“听完我接下来所说的这一段,你应该就能明白了。”

“认真听。”

老朱心头咯噔,他有预感,更劲爆的片段来了。

“你们所看到的宣纸上写的六不,便可以与这摆烂对应。”

“所谓六不。”

“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不祭天地,不拜祖宗,不事上朝,不见大臣,不批奏章,不参经筵。

“叶向高为首辅时,前后共上七十五道奏疏要求增补官员,万历皆留中不批,最后无奈之下连上六十二道请辞奏疏,这才辞官成功。”

其实这六不里面。

从季伯鹰一个后世人的角度来看,其中‘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讲’这五不都还能接受,毕竟不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仪式,还能省不少国家财政支出。

但是不批奏章这一点,那实在就是有点太过了。

毕竟根据史书来看,万历不仅是不补官,他是连赈灾的奏章都留中不批。

他不批,也不让太监批。

朱红不批,内阁就无法拟票,户部就无法拨粮,灾民就只能等死。

扫了眼已经懵逼的一众天子储君。

季伯鹰继续道。

“接下来,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萨尔浒之战开始前,万历明廷的内阁六部情况。”

“内阁仅大学士方从哲一人,六部只有三位尚书,四位侍郎,天官与兵部尚书空缺,都是由他部尚书兼任,六科仅有四人,都察院十三道御史仅剩五人,通政使之位空缺,其他各司缺官不计。”

如果是在满员状态之下,内阁阁臣应配备3-5人,六部当有六位尚书,左右十余位侍郎,六科言官更是乌泱泱得有百八十号人,都察院的各道监察御史怎么也得几十号人,不然怎么监察天下。

而通政使,负责全国各地上呈天听的奏疏,现在通政司没人管了,这些奏章自然就不会送到皇帝陛下御前,老万历的耳根子算是清净了。

缺官不补这件事,后世常有人将其看做是万历对抗文官集团的摆烂疗法,可是再摆烂,再对抗最起码也得维持帝国机构的正常运转。

最起码,赈灾这种事不能拖。

以及,万历一直对太子读书这件事模模糊糊,朱常洛一个几十岁的人了,都还没有接受过正统的皇家太子教育。

难怪后人会给万历下一个定义:朕爽了就完事,管他后世洪水滔天。

听到这里,老朱的胸腔,已经在剧烈起伏了。

坐在他身边的小万历,这会很是主动的小心翼翼的把他的小凳子移远了一些。

“奏章不批,缺官不补,这万历究竟在干什么?!”

老朱一拍太师椅,怒火直冒。

他当年挥刀砍人的时候,那都是砍完一批,擢升一批,确保朝廷部门机构都处于正常运转。

“中兴,中兴他个鬼!”

老朱棣也是气的拍桌而起。

“这狗犊子玩意!”

连嘉靖神仙都站了起来。

他当年几十年不上朝,被人喷摆烂,但是他干活啊,本帝君深更半夜挑灯批奏章的时候,你们这些喷子谁知道?!

“不肖子孙!”

“须当重罚!”

“………”

骂声,在这主堂迭起。

隆庆朱载坖完全不敢吭声了。

而原本坐在小椅子上的小万历,这个时候很是自觉的偷偷下了讲台,蹲在了速记员怜香的身边,一脸恐惧的看着这帮善变的祖宗。

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吗?太恐怖了!

母妃,我不要长大!

…………………………

万历四十六年。

除夕之日,黄昏醉红了山岗。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喜庆的爆竹声,敲锣打鼓之音,响遍了这座历经数百年沧桑的大明帝京。

雪,纷纷扬扬。

紫禁城,御花园之千秋亭。

老万历披着一件黑金大氅,两百多斤的肥肉都被盖在其下。

今天的他,难得走出了乾清宫,在这御花园逛了小半个时辰,随后在这千秋亭中休憩。

虽名为千秋亭,实则却有三层,老万历就躺在这第三层露台的龙御之上,望着御花园的落雪美景。

“陛下,方阁老今日又呈来了奏章,希望陛下能给内阁和各司补员。”

司礼监随监太监常升云躬身在侧。

“不批。”

老万历瞥了眼这奏章,想都没想。

“那方阁老的奏章…”

“留中吧。”

“陛下,方阁老还递上来了一份奏章,是向陛下辞官归乡。”

“这…”

“这已经是方阁老第七次请辞了。”

“不批。”

“再就是,兵部递上来的奏章,希望陛下拨内库银两,填补九边部分军饷。”

老万历眉头一皱,最烦问银子的。

“不批!”

“陛下,那明儿个,还去祭祖吗?”

常太监压根就没问明天正月初一要不要御极奉天殿,接受百官朝拜的事,毕竟这个事绝无可能,去太庙祭祖倒还有点可能,所以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顺口问上一嘴。

“不了,祖宗会保佑朕的。”

淡淡一句,老万历仰头看了看天。

今儿这雪景,着实是不错。

嗯?

忽而,在老万历的眼中,一道虬龙般的黄金雷霆划过黑夜。

接着,轰的一声。

同时有着狂风大作,雪花飘乱。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