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阿标:我又又又悟了!少年正德(2 / 2)

接过斗笔,季伯鹰折身看向身侧的宣纸面板,挥毫如墨、龙飞凤舞,一行字出现在这串「235+1n→Ba142+Kr91+3n」的下方。

「一个王朝财政崩溃的原因」

收笔。

季伯鹰看向还沉浸在科举内容的一众天子储君。

思索片刻,信息量的确是有点大。

“给你们一刻钟消化方才课上的内容,以及思考这宣纸上的问题。”

“一刻钟之后,我会提问。”

季伯鹰话音落,看向坐在「壬一」位置的弘治帝朱祐樘。

如果把每一个时空比作一个单独的副本,最终任务是斩杀这个副本中的所有怪物,那这副本内的怪物就分各种不同的等级。

越深入,怪物的等级就越高,难度越大,越难斩杀,副本推进进度就会越慢。

而弘治朝,就属于是刚刚开启的新副本,有一些送分的低等级怪物,自然要挥刀全部收割了。

“你,随我外出一趟。”

朱祐樘还在发蒙。

毕竟这是他第一次上仙师的课,讲的内容太新、讲课速度太快了,以至于他现在满脑子里想的还是刚才核弹大爆炸的场景,完全没有跟上课堂节奏。

“啊?”

朱祐樘刚出声还没反应过来。

唰。

季伯鹰和弘治朱祐樘,以及弘治朱厚照的身影,皆是于原地消失。

对于这一幕,众人自然是见怪不怪。

“大哥…”

“大伯父…”

“大爷…”

这会。

老朱棣和朱老四,以及朱高炽和朱瞻基们,这些皇帝培训班的第一期学员,都是有说有笑的凑到了阿标身边。

一个个大老爷们搓着大手,将阿标的座位给围了起来。

被围起来的学霸标安静坐在座位上,一心沉浸在自己记下的笔记之中,谨遵仙师之言,消化着课堂知识。

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这就是学霸的自我修养,绝不是身边这些学渣能够相比的。

阿标微微抬眸,扫了眼身边的这帮人,眉头皱了起来。

“干什么?”

下意识,阿标掩了掩自己的笔记。

目光看向讲台太师椅上的老朱,那意思仿佛再说。

这帮人明目张胆的问学霸要作业抄,你这个教导主任兼大班长兼第一期分班长,就真的不管管?

“那个,咱大爷啊。”

“侄孙记得您之前交过课业,能不能借来抄抄?”

“一会仙师提问,咱们几个也能回答的上来,不至于丢咱老朱家的人呀~!”

永乐小朱嘿嘿笑着。

“是啊大哥,待会要是回答不上来,丢的是咱爹的面子,而且也会惹得仙师不高兴。”

建文朱老四皱着眉头,一句话就把抄作业这件事上升到了事关朱家荣誉,事关到了老朱面子的高度。

这让原本准备出面喝止的老朱,松开了手中的狼牙棒。

确实,如果自己的这帮儿郎回答不出来问题,那都是丢他老朱家的人,丢的是他老朱的面子。

对于阿标的眼神,老朱假装没有看到。

转而捏了捏下巴,做出一副深思状,似是在思考方才的课堂知识。

………………………………

弘治时空。

紫禁城,午门。

四截身子断在这刑具之旁,内阁六部百官就在这午门之前看着,没有天子的命令,他们不准离开。

“刘公,我有种不好的预感。”

李东阳望着张氏兄弟的尸首,这张延龄生命力比较顽强,这会竟是还没有断气,断了的上半截,用手沾着血在地上写着字。

隐约可见那是一个:冤。

讽刺至此。

“嗯。”

刘健点了点头。

“我们这就去觐见陛下,把事情问清楚。”

谢迁脸上有着急色,开口说道。

弘治朝的这三位,在历史上很有名,史称刘健擅断、李东阳擅谋、谢迁擅侃。

尤其是谢迁这一张嘴据说言官都不敢弹劾,因为压根骂不过。

“不急,现在去见陛下,不知情况几何,说不定会出乱子,还是等陛下召见我等。”

刘健连声阻止。

就在这时,有人看向了午门城楼,发现原本两个太子殿下消失的位置,皇帝陛下竟是突然出现了。

“陛下来了。”

闻言,刘健三人都是仰头望去。

当看见朱祐樘身影的时候,皆是数步上前,领着百官六部,朝午门城楼之上的朱祐樘行礼参拜。

参拜之际,这三位阁老亦是眼神交互,似是都在互相问。

皇帝陛下与太子殿下居中之人是谁?为何能站立于此处?!

而午门城楼之上。

一脸懵逼的朱祐樘,望了眼眼前百官,眼眸又是瞥过地上那淌着血的四段身子,眼神中流露出不忍之色。

这眼神,被旁侧的少年朱厚照尽数看在了眼里。

“父皇,张氏兄弟肆虐民间,卖官鬻爵,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犯下的罪就是腰斩十次都不过分,父皇为何要为他们感到怜悯。”

“他们可怜,难道受害于他们的百姓就不可怜?!”

“儿臣胆敢一问,父皇究竟是他们张家的皇帝,还是大明的皇帝?!”

随着一同到来的少年朱厚照,眼见自个爹这般神色,厉声说道,言语中皆是斥责质问之意。

换在过去,他当然不敢这样跟朱祐樘说话。

但是此刻仙师在侧,有何不敢。

憋在心中许久了,一股脑把心中想说的,都说了。

居中站着的季伯鹰,瞥了眼少年朱厚照,眼中掠过一丝赞赏,不过心中也是一声叹。

叹这历史无常,叹这历史无情。

若非是文官集团在弘治朝得到膨胀式增长,若非是文官集团限制了朱厚照手中的皇权,或许在正德一朝,大明将会有全新的不同走向。

毕竟,朱厚照是自永乐之后,第一个主动想开海禁的,第一个对世界各国感兴趣的。

再看朱厚照的所作所为,孝宗驾崩之后,朱厚照还没有登基,就以皇太子的身份下令,罢京营官军供役。

再看弘治朝的边备废弛,朱厚照登基第二个月就下旨宣府征兵,明晰赏罚,斩虏首一级者给银三十两,愿升者如例加升,颇有秦武之风。

从这一点也能够看出,哪怕是少年时期的朱厚照,其实就已经深恶痛绝弘治时期的诸多弊政,甚至都等不及登基,就开始着手调整。

至于外戚,哪怕是黑武宗的文官都没法在这一点上黑。

史载很清楚:武宗于外氏素疏。

朱厚照登基之后对母族张氏重拳出击,不顾张太后的反对,强行革去了外戚的盐引。

查实下来,竟有足足一百余万。

正德六年十月,张延龄为他死去的小妾讨要葬地,武宗不仅没给,还把他大骂了一顿,差点就给张延龄治罪。

以上种种,在外戚这件事上,为了纠正弘治弊政,朱厚照付出的是与自己母后决裂的代价。

以至于朱厚照至死之前,史书上都未曾记载过张太后去看望他的记录。

古语有言,养不教父之过。

但纵观整个封建王朝,一位有为之君,往往都有一个好娘,至少这个娘不折腾。

或者,根本没娘。

而如宣德孙氏和弘治张氏这等,一个是对儿过度宠溺,一个则是只顾娘家的伏地魔,着实于国有害。

被自个儿子当场质问,朱祐樘顿感脸上无光,但是却也说不出什么。

因为,这都是事实。

“仙师,不知我还要做些什么。”

朱祐樘深吸一口气,望向身边的季伯鹰。

他不明白仙师把自己带回这午门之前,面对百官是何用意,难不成要自己把百官都给腰斩了?

季伯鹰眉头一皱,瞥了眼朱祐樘。

“你觉得呢?”

朱祐樘一愣。

——————————————

PS:手麻的毛病有点严重,写的过慢。

更新晚了些,抱歉。

兄弟们不要急哈,如果没发单张通知,每天就一定有两张的,白天一张,凌晨一张,只是可能更新时间会因为写作速度有稍微推移。

明天凌晨那一张,可能会有点晚,兄弟们凌晨不用熬夜等,可以明天起床再看~!

今天是上架后连续第十九天万字更新,为自己点个赞。

月末了,兄弟们月票砸下来吧~!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