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第81章 粮票(2 / 2)

“秦工,找我有事?”李建东问道。

“李主任,我们下午想要再试一次车,你帮我们找几个工人来操作一下吧。”

秦晓丹说的试车,就是开启设备试验效果,也就是运行,他们仿造出来的东西。

之前他们已经运行很多次了,但每次效果都不理想,拆拆改改了大半年,从刚开始的信心十足,到现在都有点不好意思麻烦别人了。

“好,我中午吃完饭就带他们过去?”

“可以,两点之前都行。”

“我知道了。”

“那您忙,我先回去了。”

秦晓丹说完就转身离开了,李建东则是去各个车间找试车的工人,和他们的车间主任提前打好招呼,免得到时候缺人影响生产。

中午吃了饭,李建东就提前去试车的车间外等着。

看着工人们一个个到来,李建东给他们点了个数。

没一会儿,秦总工带着轧钢厂和南钢的9名工程师也都来了。

“李主任,辛苦你了。”

秦总工脸上洋溢着微笑,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出他此刻心事重重,看来他对今天的试车,也没什么把握。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新国刚成立没几年,什么东西都是用洋人的,连火柴都叫洋火。

可见这时候的生产力有多么的落后。

像轧钢设备这样的大型机械,不是光有一腔热血,就能轻易研发出来的,就算是模仿也需要一个很长的试错过程。

任何一点细节的遗漏都,有可能造成整个实验的失败。

“秦工客气了,这都是我分内的事。”

李建东点点头,说实在他挺佩服眼前这些工程师,正是因为有了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才造就了未来国家的复兴。

没有再多客气,秦总工带着工程师们走进车间,李建东也带着工人们跟进去。

接下来就是各就各位,在秦总工的命令下设备开始启动。

随着机械缓慢加速,慢慢正常运转起来。

李建东听着周边驳杂的机械转动和碰撞声,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些陌生又熟悉的信息.

“内部扰流严重?”

“受热不全面?”

“钢锭固定盘平整度不够。”

“推进杆行程顿挫。”

……

今年试车的是轧钢前段工序的,第二步钢坯加热工序,所谓钢坯加热的目的是提高钢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以便于轧制,优秀的加热工艺甚至还能消除或减轻钢坯内部组织缺陷。

眼前这套是三段式加热设备,三段即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

李建东只是用耳朵听,就已经听出好多地方细节有问题。

再用眼睛观察,就更加确定自己的判断,眼前这台设备的主要问题,就出现在加热段。内部扰流严重,加上推进杆顿挫造成了钢坯受热严重不均匀。

有的地方因为过热,将会影响钢的可塑性,这也是钢坯加热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

不过以前出现这种问题,大多是因为工人的操作不规范,加热时间过长而导致的,而这次的过热是纯粹因为设备的问题。

“钢坯过热,表面已经开裂,这次的加热算是失败了。”

李建东已经有了判断,而旁边的秦总工等人眼中却满含着期待。

很快一次加热过程就结束了,秦总工等人迫不及待的上前查看结果。

秦晓丹也拿着本子,紧随其后准备记录数据。

当看到已经因为过热而表面裂开的钢坯时,十名工程师眼中的光彩顿时都暗淡下来。

虽然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但一次次得到同样的结果,而且找不出原因真的很容易,让人陷入颓废。

“为什么,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

“我们的设备,明明跟进口的一模一样,连螺丝钉的位置都尽量模仿到了,为什么每次还是失败?”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几名年轻的工程师表情沮丧,失败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失败。

秦总工声音低沉道:“晓丹,过来记录一下数据。”

秦晓丹默默走上前,看着和前几次几乎一样结果的钢坯,无奈的在本子上记录下来。

这时候,李建东突然走上前说道:“秦总工,我干了这么多年工人,虽然车间岗位不一样。但是对轧钢程序,也都有一些了解,造成钢坯开裂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加热过热导致的,我认为多次出现过热,应该是加热段出现了问题。”

秦总工点点头,有些欣赏道:

“李主任不愧是靠自学设计出水电站的能人,虽然你没干过加热段,但你说的确实是对的,钢锭开裂,确实是因为加热段出了问题,可关键是,我们已经拆卸过好几次了,却始终找不出加热段的问题在哪里。”

秦总工说着又叹了一口气,他们都是专业人员,当然知道钢坯为什么会开裂。

但问题是他们知道问题在哪却找不出来,这种挫败一度让他们怀疑资产的专业性。

李建东觉得自己继续委婉的提醒他们,估计他们也是听不懂的。

为了早日实现轧钢设备的自主研发,他也不打算藏拙。

于是,简单斟酌了一下用词后,便说道:

“秦工,既然我们已经知道问题出现在加热段,而且加热段本身设备没有问题,那么,会不会是推送设备出了问题呢?

例如,推送平台不平整,导致的热气流动不通畅,或者顿挫导致,某些部位受热时间过长,而有些部位又受热时间过短?”

李建东这话说的比较专业,就算是一个助理工程师,也能听懂他的意思。

十名工程师听完他的提醒,心跳全部加快。

秦总工更是恍然大悟,叫了出来:“是啊,如果不是加热段本身的问题,那么问题很可能就出现在推送设备。”

“李主任你真是帮了我们大忙,没想到我们这么多工程师,加在一起还不如你一个人。

果然,你们这些老师傅的经验,比我们只会纸上谈兵强多了。”.

“秦工客气了,咱们还是赶紧拆开设备,检查一下,看看问题到底是不是出现在推送设备上吧。”

李建东微笑说道。

虽然对问题出在哪已经心知肚明,但也只能装作是猜出来的。

秦总工等人也早就等不及了,之前被加热的问题困扰了他们几个月,反复拆卸时,终没能找出问题所在。

今天被李建东这么一提醒,才发现自己可能是思路错了。

现在想想自己这些人,也是够笨的,既然确定加热设备没问题。

那么问题就肯定出在别的地方,为什么就没有朝着推送设备上面去想呢?

幸好碰到了李建东,否则他们还不知道要钻多久的牛角尖,甚至慢慢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专业。

“快,组织人手拆卸。”

秦总工大手一挥,立马开始带人行动。

机器很快就被拆开,大家围在跟前仔细检查,虽然推送设备有问题,但也不可能非常明显,要不然之前几次拆卸,肯定早就发现了。

直到众人尺子测量才发现,推送平台确实有轻微的不平整。

因为平台不平,而导致了推送过程中细微的误差,随着推送越来越深,误差也就越来越大,上方的钢坯过于接近加热炉,所以才导致温度过高,再加上推送杆顿挫造成的加热不均匀,这才导致每次钢坯都会过热。

看到事实果然像李建东说的那样,秦总工等人都是露出佩服的神情。

之前他们包括秦总工在内,都是有些看不上高级工的。

认为他们只不过是眼明手巧,因为干的时间久了,所以有了一点点操作经验而已。

今天碰到李建东,他们才知道自己坐井观天。

整整十名工程师啊,研究了几个月,都没搞明白的问题。

结果,人家只是看了眼加热后的钢坯,就从细节上分析问题出在哪里。

“李主任,我真是服了你,我们这么多人,被这个加热问题困住三个多月了,一点点头绪都没有。

要不是今天你在场,这个问题恐怕还会困扰我们更长时间,如果自助设备能够研制成功,里面肯定有您一份厚重的功劳。”

秦总工握着李建东的手,紧紧不撒开,实在是太激动太感激了。

李建东的行为,不只是解开了他们的困惑,更是直接推动了,国产自主炼钢设备的研发速度。

并且,还纠正了他们之前,看不起高级工的傲慢思想。

李建东笑着道:

“秦工,有没有功劳,还是等设备研发结束再说吧,现在咱们只是找出了问题,但是想要解决,也不是很容易啊。”

李建东说的没错,就比如推进平台不平整的问题,并不是因为推进平台真的很差,而是因为国产设备的标准就是这样,或者说铸造水平就是这个水平。

人家的设备平整度可以做到10的话,咱们就只能3和4,不是不认真而是能力就在这。

秦总工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点点头说道:“是啊,之前我们根本没想过,会是推送设备有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当时验收是合格的。现在看来,首先咱们的标准,就比外国进口的低很多啊。”

旁边另一名工程师也说道:

“我们根本没有高精度的锻造设备,除非多造几台推进设备,靠碰运气,取其中一个最平整的,可是这样一来,不但耗费时间也太浪费钢材。”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