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联名上书(1 / 2)

“他知道自己的诗被一名女子改了吗?”

“可能不知道吧……毕竟谁能想到,那女子的诗才竟能甩探花两条街?”

车帘掀开,一名头戴官帽,相貌英俊的年轻男子探出头,怒视着传来声音的方向。

他便是众人口中的礼部郎中,马荃。

马荃前两日曾约了聂老夫子探讨学术,但被其门下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女弟子搅黄了。

对方不止让他多日的准备落空,还把他在北川的得意之作给改了。

“一介女流的运气而已,真以为自己读过才华横溢,能跟圣上钦点的进士谈学论道了?”

马荃红着脸怒斥完,就命手下马夫在街口停下车,与几名同僚挤进学会。

聂老夫子的学会虽不分男女,不分尊卑贵贱,但还是保持了一般学会应有的秩序。

来参加学会的,大多是打扮得体,眉宇间夹杂着书卷气的读书人,大家自觉把前列的凳椅让给官职在身的前辈。

也正是因为这种谦让,马荃才能挤进学会前列,坐到聂府特供的席位上。

等他坐定身形,黑压压的人群已经将整个广场包围,一眼望不到尽头。

甚至有人攀爬上了隔壁的树木围墙,生怕错过聂夫子讲学的身影。

“马郎中。”

旁坐的同僚拱了拱手,使得马荃拱手回敬,“何大人。”

“久闻聂师在年轻人中颇有威望,真没想到,能火热到这种程度。”

何大人在朝中是三品大员,所以马荃也不敢怠慢,毕恭毕敬的答道:“聂老夫子在文坛深耕多年,有威望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在二人商讨的时候,台上忽然有了动静。

这使得喧嚣鼎沸的场间变得安静,人们都在屏息凝神,静待聂夫子的登场。

当人们的耐心被消磨的差不多时,一道人影在众目睽睽之下登上讲台。

她的身形修长婀娜,宛如细柳,明显是一位女子。

“奇怪了,聂老夫子的学会,为何要派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子来主持?聂夫子门下的三位门徒身居高位,哪一个都比女子有话语权。”

何大人的问题,也让马荃心中困惑。

但他能猜到这名女子的身份,应该就是那名素州陆姓的女子,也就是更改自己诗作的人。

站在讲台上的陆晚禾,眉如弯月,眼眸清澈。

即便面容上不施粉黛,却也显得清丽脱俗。

“诸位大人,先生……小女陆晚禾来自于江南素州,曾是聂先生门下的记名弟子,今特来太学府门前代师讲学。”

对聂夫子生平有些了解的人,也都听过陆晚禾的名号,尤其是后者最近还出了风头。

但众人毕竟是来看聂夫子讲学的,听到台上的人变成了一个从未有过功名的女子,都有些不满。

“一介女流来凑什么热闹?想出名想疯了?”

密密麻麻的人群让陆晚禾心生胆怯,但她将目光定定抬望,仿佛能在人群中寻到夫君的身影。

以前在陆府看许清为她出头,今日她也该站出来为对方尽一份力。

“是,晚禾想出名想疯了。”

陆晚禾接过话,突然一笑,露出了温柔缱绻的神态。

“家夫是素州许氏,许清。”

陆晚禾的这一句话,就让台下万人傻了眼。

稍微有些门道的人,就听说了靖东侯状告许清诗作的事情。

毕竟许家的那几首诗在文坛流传颇广,几乎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马荃也是对这些事有些了解的文人,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他果断开口问道:“如果马某人的消息不错,那几首诗都是出自于你的手笔吧?”

“它们是我夫君所写,冠上了晚禾的姓名而已。”

马荃身边的何大人叹了口气,闭目摇头道:“还以为聂老夫子是个聪明人,却非要搅到这浑水里,把偌大的学会变成了一场闹剧。”

其余官员也表示赞同,倘若不是学府街被堵得太过严实,这些懂得明哲保身的人早就退场了。

马荃见大家都是一样的态度,便拔高声调,质问道:“小娘子,冠不冠名有什么区别吗?世人都知你夫君被逮入狱,即将被送进刑部大牢……你让聂师替伱开这场学会是何用意?想替一个谋反重罪的反贼鸣不平?”

说完这句话,马荃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出了口恶气。

因为这些天被改诗的经历,他时常会被其他文人拿出来谈论。

现在替众多文人学士出头,一定能积攒不少的名望。

“不是我马某人多言,小娘子……你夫君的事自有三堂会审出结论,而我们太学府是读书人的清净之地,也不是堂外的登闻鼓,不能让你放肆行事。”

马荃说的有理有据,也让身旁的何大人忍不住点头,给他竖了一个拇指。

“敢问这位先生,你为什么要做官?”

马荃当着小姑娘已被说乱了思绪,胡言乱语,便随口答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做官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声名鹊起,万众敬仰。”

陆晚禾将手肘平放在胸前,向台前走了两步。

面对有少许积怨的人群,她淡声说道:“千秋万岁名,不过是寂寞身后事。”

“身后事?”

陆晚禾的言论在台下掀起了滔天巨浪。

人们交头接耳,都觉得这女子把话说的太大,也不怕闪了腰。

待到场中的声音渐渐平复,陆晚禾继续道:“千年以来,政治时有腐败,财富时有困捷,武力时有崩溃,家国时有灾难……但只要维持大道的人在,我们国家的历史命脉才不会断。”

陆晚禾说道:“今日诸位能坐在这里,能读上圣贤书,能论上儒家学道……并不是因为那些史书上的古人明哲保身,在大是大非前犹豫不前。”

“每当危难降临,总会有舍生取义的先人站出来,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即便因言获罪,即便被一贬再贬,他们都不曾动摇过。”

台下人群被说的戛然无声,不知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这位女子。

尤其是坐在前排的人,更是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感。

“朝上有人迎合权贵们的喜好,编罗罪名,拿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这或许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若今日的事无人敢发声,日后又会是怎样的场景?”

“是贵族掌权,人人自危?”

“是诗词绝迹,有志之才郁郁不得志?”

陆晚禾说完咳了两声,面色苍白。

平日里的陆晚禾鲜少讲话,但在这场学会上,她费尽了全身精气。

“我相信诸位学子比晚禾一介女流懂得多,因为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人们期望中的盛世。愿各位有志之士将心比心,能理解小女子的所作所为。”

面对黑压压的人群,陆晚禾敛衽下拜。

“我替我夫,拜谢诸位。”

台下千万人愕然而立,过了许久,人群之中率先响起一道掌声。

而后有无数人加入其中,使得太学府前的掌声变得震耳欲聋,几乎快要震破人的耳膜。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