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张院士真传(2 / 2)

“比就比!”

不错不错,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看到已经上套的董俊,康驰也顿时松了口气。

这人一旦中了激将法,就不怕他阳奉阴违拖延了自己的计划。

为了再上一道保险,康驰又主动提议道:“既然是比赛,不如就设点小奖品吧……你们想要什么?”

“我们想要什么?”

董俊顿时迟疑了片刻,才最终鼓起勇气说道:“你要是输了,就把银鹤的图纸也给我们学习学习呗。”

康驰顿时笑了笑。

果然,他们虽然表面上没什么,但为运20图纸的事情,心里始终有个疙瘩,找到机会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来个以牙还牙找回面子……

“没问题,但如果你们输了,就得当着你们项目部所有人的面,大喊三句:康总牛逼!”

此话一出,所有人顿时都尬住了。

这……

这么不要脸的吗?

其实康驰也挺尬的,但他知道对于这些科研人员来说,没什么比面子更重要了,因此相比于实质性的奖惩,这种涉及脸面的东西,反而更具杀伤性。

只要他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果然,当董俊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后,顿时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咱……能不能换个?”

“这么快就认输了?”

“不是……我……我们没意见!”

——

离开西飞后,蔡耀斌立即忍不住对康驰竖了竖拇指,笑着说道:“康总牛逼!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得了张达远院士的真传呢。”

“哈哈,这招也确实是和张院士学的。”

康驰随后又笑着和蔡耀斌讲述了当初搞EUV光源的时候,张达远的疯狂拉怪操作,听得蔡耀斌忍不住大笑道:“这事还真是他才干得出来,张味十足!”

不过在笑过之后,蔡耀斌又忍不住有些担忧道:“不过你确定你真能这么快搞出来吗?”

“你可别小瞧了董俊他们,能这么快搞出大运的团队,真要较起劲起来,说不定一两个月就给你造出来了……”

“毕竟运20的生产线是现成的,哪怕你改动再大,也是在运20的基础上改的,大部分东西他们都能直接套用。”

“怎么?你也不相信我?”

“那也不是……就是,感觉稍微有点不太现实……”

“那就是不相信咯。”

“……”

在康驰走后,董俊等人也立即对康驰给出的设计方案展开了详细的分析。

一架大型飞机毕竟不是普通的设备,这是个非常系统工程,任何改动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虽然运20S只是从四发改成双发,听起来只是少了两个发动机而已,造出来可能外形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实际上里面涉及到的小改动非常多。

刚刚董俊他们也只是看了个大概,没有仔细研究每个设计的改动到底是否合理。

随着研究的深入,董俊和池金亮两人的内心,也逐渐开始越来越震撼。

他们项目组十几个工程师,聚在一起研究了半天,愣是没找到这份图纸有什么纰漏的地方。

在仔细过完一遍图纸后,池金亮忍不住揉了揉略显干涩的眼睛,惊叹道:“无论我们能不能找出问题,光是从这份图纸就能看出,他对我们的运20图纸,确实已经基本上吃透了……”

“难怪刚刚参观车间的时候,他竟然什么都没有问。”

“这都不是问题。”董俊却表情凝重地摇了摇头:“毕竟是能造出EUV光刻机的,我从来不觉得吃透图纸对他来说是什么难事。”

“但问题是,学会和灵活运用完全是两码事,他怎么就能这么快把图纸吃透,还完成改良设计?真有人的悟性这么可怕吗……”

“哎……只能说人比人气死人,现在华国科研界谁不知道他这个怪胎,这变态干什么领域都好像没有瓶颈似地,而且一旦他出手了,其它人最明智的决定,就是赶紧提桶跑路……我听说小本子的那几个造相机镜头的,都已经准备今年全面退出华国数码相机市场了……要不是大秦光学进不去欧M市场,这几家公司不死也得扒层皮。”

“嗯,这事我也听说了。”董俊叹了口气,“好在这次看他的意思,应该是只负责发动机的研发,机身还是交给我们,所以哪怕他真搞出来了,我们应该也不至于像哈飞这么惨……”

“咳咳……董总,你该不会就认输了吧?”

“认输?”董俊顿时愣了愣,随后立即打起精神说道,“我可没这么说,我只是承认了,以他的实力,确实有可能能搞出大推力的发动机。”

“但就算他再怎么变态,也不至于比我们造机身的速度还快吧?从今天开始,抽调项目部一半的人来帮他造机身,我就不信这都能输!”

池金亮听后顿时惊讶道:“一半的人?!”

“对,反正刚刚蔡耀斌不是也表态了,耽误了运20的交付速度,又不关我们的事,我倒是要看看,这所谓的运20S,到底值不值得我们耽误运20交付。”

“……”

——

离开西飞后,又经过了足足8个多小时的飞行,康驰他们才终于来到了哈飞。

只能说,运十二250Km/h巡航速度是真的慢,2000公里的航程中途还要降落一次加油,这让康驰对银鹤拿到试航许可的期待感更高了。

这次来哈飞的主要原因,是之前蔡耀斌在电话里,帮华国航空工业集团试探了一下康驰的态度。

其实也很简单,电动旋翼机取代传统直升机已经是个趋势了,哈飞和昌河两个直升机制造基地,就显得有些尴尬了,这么大的生产基地,这么多张嘴要吃饭,能不关停肯定最好了。

所以航空工业就想让康驰,用电动飞机的制造技术和设备入股哈飞和昌河,把他们改成银鹤的制造基地。

其实这个想法,康驰之前也有过,毕竟有现成的制造基地和人手,对银鹤的量产肯定是有利的。

但怎么说呢……

他们毕竟是国企,

如果由康驰主动提议,多少有点影响不好,容易让人觉得他是在侵吞国家资产。

而等他们主动提出来,含义就不一样了。

如果康驰不提供技术,他们都快要被时代淘汰了,那还何来侵吞一说?

而且等他们主动提出来,康驰也能占据更多的主动权,将来在两家公司里的话语权也更大,避免出现有些不听话的人阻碍了他的计划。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