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揭疤疗伤(2 / 2)

他就是故意这么刚的。

就像把采油虫的首测放在府順,向当年在府順掠夺华国资源的小本子无声宣战一样。

他要直面耻辱,把这道半导体行业中,没人敢揭的伤疤给揭开。

然后重新定义汉芯这个词,把这道伤疤给彻底治愈!

不然这个词,永远都是华国人的软肋。

新成立的大汉芯业和大汉硅业一样,隶属于大汉科技,属于龙腾科技集团的孙公司,

前期的规模不会很大,预计总投资是四百亿,主要负责造自家用的芯片,暂时不准备承接其它公司的代工业务。

毕竟芯片这东西,不是说有设备就能直接造的,前期先造一条产能低点的生产线,先积累一定的人才和制造经验比较稳妥。

而且康驰可是打算自己造相机显卡之类的,

说不定到时候,产能连自己都满足不了……

这家新公司最后定在了钢城,距离大汉硅业的钢城总部只有两百多米。

而之所以选择钢城,除了硅片供应方便之外,钢城市领导的一项举动,也让康驰毫不犹豫地就把厂给拍在了钢城。

他们把厂房的地基,都提前帮康驰打好了!

自从大汉硅业和硅信科技整合之后,钢城的领导们就一直很担心,害怕康驰会把大汉硅业的发展重心,从钢城转移到平江。

好在大汉硅业的二期工程,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如今二期的设备安装都已经进入了尾声,正式投产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这让黄市长安心了不少。

但紧接着,大唐重工落户东阳的消息,却又让他们彻夜难眠了。

虽然他们也不清楚大唐重工的具体投资金额,也不知道这些钱康驰是怎么来了,甚至连它是造什么的都不知道。

但只要去东阳的光地村附近随便转一转,就能感受到这次的投资手笔到底有多大了。

钢城的领导不停的在想,

和东阳或者说其它城市相比,钢城到底还有什么,是可以吸引康驰的?

他们主动站在康驰的角度,琢磨着康驰的痛点。

最终通过分析大汉硅业的发展史,以及大唐重工目前的状况,他们认为限制康驰发展速度的,是工厂的建设速度以及前期的启动资金!

而当他们通过特殊渠道,知道了从今年十月份,康驰就开始研究芯片制造设备的时候,立刻就嗅到了一丝机会。

一开始他们还担心大唐就是用来造芯片的公司,但后来去东阳考察了之后,立马就打消了这个顾虑。

造芯片的公司不需要那么大的地皮,工厂的地基也不一样,

所以大唐重工,应该是家货真价实的‘重工企业’。

如果康驰要造芯片,肯定还得建厂!

如果,钢城提前投资,帮康驰解决厂房建设问题,

那等他想建晶圆厂的时候,钢城绝对是他最好的选择!

然而提前建厂房,无疑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

因为晶圆厂的厂房,标准可比普通厂高太多了。

晶圆生产非常怕震动,如果做特别的措施,那哪怕一辆大卡车从附近经过,所造成的震动都会影响生产。

所以晶圆厂的地基要打得非常深,同时要建很多稳定、防震的设施。

这就需要他们去实地考察研究,然后投入巨资,按照晶圆厂的高标准去建造。

但万一造好了,康驰又没搞定光刻机怎么办?

以他们对康驰的了解,他布局的产业都是自己研发出来的技术,

搞不定光刻机,他肯定就不会建晶圆厂。

到时候这按照晶圆厂的高标准,建设好的厂房怎么办?

为此,黄市长前段时间还打了几个电话给康驰,探了探他的口风。

当然,他也不好把问题说得太直,

不然可能会起反效果,让康驰认为钢城是在强行绑架他。

他只能通过闲聊的方式,旁敲侧击分析他的真实想法。

在基本确定康驰确实有布局晶圆厂的计划后,他最终和袁书记一起拍板,让钢城城投申请了二十亿的贷款,在大汉硅业旁边,按照晶圆厂的标准先打地基!

对于经济发达的城市来说,二十亿可能只是九牛一毛。

但对每年财政收入不足百亿的钢城来说,这无疑算得上一场豪赌了。

在别的城市都在花几十亿、几百亿,去赌特色旅游小镇,赌寺庙雕像、赌房地产的时候,

他们却另辟蹊跷,赌一个科技产业的入驻机会,

就很特别。

好在,他们确实赌赢了。

当康驰决定拍晶圆厂的时候,考虑的地方其实就是两个。

一个是平江,一个是钢城。

靠近硅片生产基地,方便两个兄弟企业的配合。

当黄市长确切地从康驰口中,得知他正式逐步投资建设晶圆厂,并询问钢城政策的时候,

黄市长激动的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

这一局,

他们钢城完胜!

而得知钢城都已经帮他打好了地基,康驰也感到非常震惊和意外。

“你们这是请了算命先生,还是在我这安插了眼线?”

“怎么可能!”黄市长连忙解释道,“康总您可千万别误会,我们只不过是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帮投资人排忧解难而已……”

康驰沉思了片刻。

他回想了一下之前黄市长给他打电话的谈话内容,似乎确实有聊过晶圆厂的话题,

估计就是那个时候,他们就开始打起了小心思吧……

“你们能这么贴心,我也没理由拒绝……建那块地基花了多少钱,回头发个清单给我看看,我们会让工程师过去验收一下,如果条件达标的话,就按正常市场价买下来,但如果虚高太多了,就不给报了哈。”

“这个康总你放心,什么该赚什么不该赚,我们心里有数。”

“嗯,另外,这种行为可一不可再,不然传出去后,别的城市也争相模仿,后果将不堪设想……”

“明白明白。”黄市场连忙保证道,“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最终双方统一口径,就是康驰提前让他们帮忙建的。

至此,康驰对半导体产业的布局和扩张,基本也算是告一段落。

接下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从做大变成做强,进入和国外科技巨鳄硬刚的环节了。

——

时间进入十二月的下旬,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

为了能过上个愉快的圣诞假期,大部分的欧M公司,都会赶在圣诞节前举行年终会议和报告。

阿斯麦今年也是如此。

CEO老温在总结会议上激动地宣布,阿斯麦今年实现了212亿欧元(约为1562亿RMB)的净销售额,毛利率为50.5%,净利润达56亿欧元(约为412亿RMB)。

其中,华国市场贡献了37亿欧元销售额,同比增长18%,占其总销售额的21%,已经成为阿斯麦的第二大市场。

而且这还是在他们连一台EUV光刻机,都没卖给华国的情况下!

最后老温还自信满满地,向董事会预计明年公司的净销售额,将会实现最少25%的增长。

而信心的来源,就是华国半导体市场的迅速发展。

同时华国在买不到高端EUV光刻机的情况下,一点也不嫌弃他们的旧款DUV光刻机。

但欧根·霍普金斯却没有这么乐观。

他直接甩出了一份下属提交的《华国光刻机研发进度分析报告》,反驳道:“据我所知,华国的光刻机研发,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魔都微电子28nm制程的DUV光刻机,随时都有可能量产,在EUV光刻机方面,他们也已经把最关键的光源问题给解决了!”

皮特·温柠可听后,忍不住皱了皱眉头:“霍普金斯先生,虽然我也认为华国迟早能突破光刻机的技术,但时间上绝对不会这么快。”

“您说他们随时可能量产28nm光刻机,这个随时似乎已经随时几年了,结果我们在市场上看到这台光刻机了吗?”

“至于您说的EUV光源,如果是常春光所的那个,那我也听说过。”

“DPP技术路线500W功率?说出来您自己相信吗?那些都只是小道消息,连他们自己的官方媒体都没有证实。”

“这里不是M国的国会,我认为您没有必要,拿出这种危言耸听的报告出来唬自己人,不管怎么说,现在的事实就是,他们能量产的,最先进的光刻机就只是90nm的低端光刻机而已。”

下了半个月的雨终于天晴了,又刚好周末就想带闺女出去玩玩。

昨晚就想着两章一起发,结果昨晚写到三点多都没写完,所以今天更晚了点,不过是两章一起更的哈~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