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护崽(2 / 2)

再偏袒下去,就难免惹人闲话,甚至……

所以往后,他最多就只能通过一些政策,和资源倾斜来扶持。

但这种扶持的效果,和康驰出成果的速度相比,多少有些慢了点……

好在,现在康驰能拿出了一个如此重大的战略性科研成果,此时不站出来帮他撑腰,更待何时?

看到吕首长给自己撑腰,康驰心里也不禁感到暖洋洋的,底气顿时就足了。

“设备成本这块,我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是我直接把技术一口价卖给你们,你们自行解决设备制造问题。”

“第二个是你们下设备订单,我这边造好设备出售给你们。”

“这两个方案的价格,分别是一千亿和一个亿,我也不瞒你们说,这台机器如果进行量产,成本预计可以控制在四千万左右,卖一台可以赚六千万,而一台机器的设计使用寿命是5年,期间的维护成本大约要一千万。”

好家伙,

他还真敢开口!

这下连吕首长的眼皮都忍不住跳了一下。

于此同时,大家也迅速在心里算了一笔账。

首先,设备成本加上维护费用,是五年五千万,

平摊到一年就是一千万,再平摊到每吨石油,成本就是500元,

加上康驰之前算的最低625元成本,也不过1125元每吨,大约是22美元一桶,哪怕再加上人力、钻井等其它运营费用,也应该能控制在每桶30美元以内,

比老M他们还便宜点。

所以,这确实属于可实际商用的技术。

但康驰每台机器竟然要赚六千万!

如果这么平摊下来,每开采一桶石油,康驰就要赚走81块钱,相当于每桶石油的平均成本,是41美元。

已经比老M贵一丢丢了。

不过在座的都是高层领导,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显然没那么肤浅。

他们其实并不纠结,这点鸡毛蒜皮的利益分配。

只要这每台六千万的设备利润,还在国内的大循环里面,那无论是六千万全给康驰,还是一分都不给康驰,全便宜叁桶油,对整个华国的经济体来说,其实都是一样的。

它的本质,就是左口袋的钱,转移到右口袋,都是自己的钱,区别只是花钱的时候,是用左手掏,还是右手掏。

而康驰既然开口要这么多钱,也不可能是为了自己的个人享乐,享乐一个人也花不了这么多,更多的,还是像吕首长说的那样,要用来搞研究的。

退一万步来说,哪怕康驰真享乐败家,还败了足足一万个亿,只要这一万个亿是在国内花的,那都是算是拉动消费,钱最后还是在自己家里流通,并没有凭空消失。

所以对于康驰的设备报价,他们只是惊讶了片刻,然后很快就看开了。

至于一千亿直接买断,这对叁桶油来说,应该是最划算的,甚至可以说有点白菜价了……

他们只要造个一千六百台,成本就差不多回来了。

而一千六百台,每年也就是三千多万吨的原油产量,显然是远远无法满足华国每年5、6亿吨的进口石油依赖。

“康博士,”陆文韬忍不住开口问道,“你这个技术买断价……说实话,似乎有点过于便宜了,能说说你这个定价的考虑因素吗?”

他这么问,其实是怕康驰的技术是不是有坑……

而康驰听后,也非常坦诚地解释道:“这个定价有两个考虑因素。”

“第一,我认为这项技术,最大的作用其实是调控国际油价,以及保障国家石油战略安全,真要在国内大规模开采,我反倒是不建议的,除非你们能拿下别家的页岩油开采权,去采别人家的……”

“第二,我认为电池技术,很快就会有新的突破……新能源战略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能因为这项采油的技术出现,就停下了脚步,甚至改变了方向……”

“哪怕我们页岩油确实不少,但终有消耗完的一天,一旦科技树点歪了,以后想要纠正过来,可能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我研究采油虫,只是考虑到我们还有三亿多的燃油车在路上跑,还有各种军用装备、飞机等等,它们不可能因为新能源,或者可控核聚变的技术突破,就直接报废。”

“要彻底淘汰这些燃油车,必然还有一个漫长的周期,而我想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渡期内,用这项技术尽量减少石油开支,把省出来的钱,用在该用的地方,比如科研教育等领域……嗯,不瞒你们说,我就是缺钱搞研发,所以才想到研究这种技术的。”

“……”

听了康驰这番非常真诚的话,领导们都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同时,对他也有些肃然起敬。

作为一个科研人员,他能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如此理性看待自己的科研成果,

甚至可以说有点小贬低,

这绝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其实这个问题,康驰也是这段时间才突然想到的,

随着他造出来的东西,影响力越来越大,有时候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科技走向……

说严重点,如果他没控制衡量好,华国的科技树说不定都会被他点歪,

那后果就有点严重了。

所以每一项技术的推出,康驰都好好衡量一下,把它摆对位置才行……

“所以康博士是否认为,如果我们对你下订单,数量也应该控制在两千台以内?”

“是的,我觉得这个数量,应该已经可以拿到非常大的石油定价权了,如果还不行,那就再多造点……”

“明白了,我这边没问题了。”

……

很快,康驰便走下了演讲席,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到了隔壁的休息室休息,

而领导们,则在会议室继续讨论。

其实无论他们最终选择哪种方案,都能达到康驰心目中的预期,那就是通过这个技术,至少赚一千亿!

区别只是一个不用自己造,比较轻松省事,

另一个则需要自己再单独成立一家设备制造公司,更费时费力,

但好处在于,一旦这家重工设备企业成立后,康驰完全可以把它打造成自己的设备制造中心,以后大部分设备,都可以直接由这家公司完成制造。

至于大汉硅业,虽然也有设备研发中心,但其实偏科得有点厉害,比如方强,让他造单晶炉还可以,换个加强不锈钢冶炼炉就有点懵逼了,还得康驰亲自过去指导一下……

总之,康驰其实还是比较偏向于卖设备的,

用别人的钱来养自己的团队,虽然前期可能辛苦点,但一旦团队成长起来了,那他以后就省心了。

而他也有非常大的把握,叁桶油会选这个方案!

他们财大气粗,没道理为了省这点钱,自己再去搞个设备制造中心,

而且没有康驰在,指不定给他图纸,他也造不出来呢……

直接把订单甩给康驰,多省心啊!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