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下的是一盘大棋!(2 / 2)

这就形成了上下官僚利益共同体的关系。

这种格局是汉代到隋唐的基本状况。

这就导致了朝廷的权力很大,但执行的难度却极高。

当然,每一个时代,不代表朝廷就一定是对的。

有时候执行不下去反而是好事。

但此时此刻呢?

李衡需要政令出成都!

所以他需要新的执政团体,这个执政团体不单单是核心执政者,更重要的是中间层和基础。

如果中间和基础薄弱,整个国家就会头重脚轻。

想要一步步执行国家最顶层的战略,就必须有强大的中层和基础队伍。

“你自己看看?”李衡拿起一封信递给鲁芝。

鲁芝接过来看完,神色略微诧异:“这是杜郎君给您写的信?”

“是的,魏国需要五千万张纸。”

“这不可能的,就算益州所有的造纸所全部日夜不停地忙碌,今年恐怕也造不出那么多纸。”

李衡说道:“我担心的不是造纸的产量,而是这件事传开之后,益州各郡的反应。”

“郎君的意思是?”

“是的,我的意思是,这可能是魏国的齐纨鲁缟之策。”

“齐纨鲁缟?”鲁芝反应过来后反驳道,“这种策略风险极大!”

“但只需要把消息放出来,就会有人铤而走险了!五千万张纸!能换取多少粮食?而且仅仅只是今年,明年呢?后年呢?”

说到这里,鲁芝也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才说道:“这是假的。”

“不,这可能是真的。”李衡说道,“这个消息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传到益州,纸张交易现在非常顺利。”

“然后呢?”鲁芝说道,“郎君不是已经禁止私人造纸了么?”

“那是因为利益不够,一旦他们知道利益足够,甚至愿意冒着杀头的重罪,而且那个时候,以谯周为首的益州人士,必然以筹备军粮、充实国库为由,开始向朝廷施压。”

“朝廷不会答应。”

“人都是喜欢走捷进的,一旦京师开始传闻可以用造纸兑换巨量的粮食,就会出现以此作为军资,北伐的声音,会有更多人支持北伐。”

“这不是好事吗?”

“如果他们真的支持北伐就好了,到时候北伐却成了大多数人谋取个人利益的口号,大汉距离亡国就不远了!”

听完李衡的分析,鲁芝整个人震惊在原地。

这些都是他没能想到的,却都从这个青年口中说了出来。

“造纸术保密,私人恐怕不能知晓。”

李衡又摇头:“哪有不透风的墙,甚至我怀疑孙吴已经掌握造纸术。”

“可有破解之策?”

李衡沉思片刻,笑起来:“有啊!我们不是在铸钱吗?”

“能破局吗?”

“能。”李衡镇定地说道,“纸张的经济任务其实已经完成了,接下来更大的用处是政治任务。”

“在下愚钝。”

“京师学堂需要纸,寒门读书需要纸,抄录经典,普及识字,都需要纸,而且是大量的纸,益州需要大量的纸,关中和陇右也需要,若是我们能拿回凉州,就更需要,以后的荆州何尝不是。”

“郎君这是想利用纸来……”

鲁芝诧异地看着李衡,李衡没有说出来,只是点了点头:“会有那一天的。”

鲁芝震惊得久久不语,等回过神来,才转移了话题,说道:“最近地方上许多大族都派人到京师来了,纳商司的大门已经快被踏破,都是来希望郎君您能批准被他们造纸的。”

李衡随手拿起一本账册,笑道:“那是自然,毕竟江州的李福,跟着我们混,这几个月赚得盆满钵满。”

“更重要的恐怕是希望能拿到盐引!”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