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汉工部尚书(2 / 2)

副手自然也是位高权重。

李衡说道:“费司马,下官对大司农寺了解甚少,若是因为下官的军功,就认知大司农丞,实有不妥。”

费祎说道:“你不仅有军功,造纸所、水力纺织机、曲辕犁,都是你做出来的,这些不仅仅改变了关中战场,还足以大大充实国库。”

李衡说道:“那就更不妥了,这些都是将作,应该属于少府。”

他这么一说,诸葛亮和费祎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们这才意识到,目前朝廷还没有一个适合李衡才能的官职。

斡官长中的“斡”,名词的意思是“小车轮”,动词的意思是“旋转、运转”。

所以,斡官主要负责均输(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并通过买卖、转运盐、铁赚取利润,此外还征收酒税。

顾名思义就是管理商业的。

因为李衡提出了以商业在魏国和吴国扶持亲汉派。

所以这个官职,是最合适的。

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

李衡提出的经济战争,其中的商品,并非传统商品,而是新型的商品,这些商品的制作尚未精细化、规模化。

也就是说,还需要他进一步完善。

那制作方面的官职是哪个部门呢?

少府寺。

费祎的意思是希望他能直接到高位去做统筹,毕竟他已经立了大功,并且有丞相的支持。

“若是你想要做这个官,我支持你。”诸葛亮说道,“不过斡官长还不能帮你达成那些事,少府的官职,你选一个。”

“少府目前没有适合的。”李衡说道。

诸葛亮说道:“没有就增加一个,单独为你增加一个新的官职!”

李衡愣了一下,没想到丞相如此支持他。

“那就工部尚书?”李衡说道。

“工部尚书?”费祎听后笑道,“这个官职听起来还不错。”

工部尚书是隋朝才有的官职,这个时代的工部职能几乎全部在少府那里。

“好,就工部尚书!秩千石”诸葛亮说道,“造纸、水力纺织所、曲辕犁的制作,全部由你来统一管理。”

说完这些,诸葛亮说道:“我会禀明陛下的。”

秩千石就相当于九卿的副手了。

一下子提到那个位置,李衡心中压力立刻大起来。

“多谢丞相!”李衡起身说道,“下官不会辜负丞相的重托,不过下官还有一个请求。”

“什么请求,你且说来。”

“下官想要几个人跟着下官一起回成都。”

“你点名。”

“陈仓新城的董宏、薛良,天水郡的鲁芝和赵骧,还有陇西郡的马颙。”

“可以!”诸葛亮大手一挥,他心中立刻知道李衡为什么想要带这些人回成都。

董宏和薛良自不必说,鲁芝和赵骧都是投降过来的,他们需要依靠,鲁芝吏治能力强,赵骧是赵氏的,对陇右的经济输出,是需要赵氏协助的。

而马颙,诸葛亮虽然不知道李衡为什么点名要他,但还是答应了。

“多谢丞相。”

“对了,你说的第二点,充分释放一周世家豪强手里的人口,这一点你先不要提。”费祎提醒道,“先把目前的事情做好。”

“是。”李衡说道。

他知道费祎担心他做这些,惹怒了益州本地的利益集团。

这不是开玩笑的。

诸葛亮用这种手段平衡住了局面,若是这个时候把内部矛盾给戳破了,哪怕是关中战局稳定了,成都却失火,那大局一样会崩塌。

但是,李衡却有自己的想法。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